摘 要:读后续写教学旨在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英语原文的语言、思路、情感、内涵等进行拓展创作,将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合理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促进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文章分析了英语读后续写的内涵,研究了高中英语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困境和意义,探究了通过开展素材积累、词句解析、逻辑梳理、风格分析等读后续写教学活动,提高英语读写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针对写作部分的考试形式提出了一些要求。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而其中一种形式是要求考生阅读故事性短文,并根据其中情节续写故事,使之完整。另外,《课标》强调英语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此,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核心素养教育,开展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通过让学生积累续写素材,指导他们续写方法,使其进行实践练习,提高读后续写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读后续写概述
读后续写是一种读写综合的写作形式,要求学生在英语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中的故事情节、结构布局、思想情感、内在含义、语言风格等,运用联想思维、创新思维等进行内容拓展创作。此种写作形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创作出内容新颖、条理清晰、语法准确的续写文本。另外,读后续写强调了学生在写作时应立足于英语原文,不能随意想象创作,而要围绕原文主题,基于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故事内涵、语言风格等进行延展性创作。
二、高中英语实施读后续写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难以恰当运用语言
根据以往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反馈,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在续写文本时,难以准确、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有的学生偏向于运用较为高级的英语句型,将其生搬硬套到续写内容之中,试图提高续写文本的质量,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比如,有的英语句型与原文的语言风格不符,有的词汇并不适用于语用情境等。另外,有的学生在续写文本时,由于语言知识积累不足,但又想表达内心所想,便随意拼凑词汇、短语、句型等知识,最终导致文本内容逻辑混乱、语句不通。对此,教师需要注重语言实践教学,要指导学生在续写文本中正确运用词汇、句型等知识。
(二)学生难以突出原文主旨
学生除了在语言运用方法出现问题之外,在读后续写的方向和思路上也容易出现问题。读后续写的重点在于学生需要基于原文进行续写,而不是凭空想象。这意味着续写内容要沿着原文的方向展开,要延续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要表达出原文的思想观念、情感内涵等。但有的学生因为未能透彻理解原文的主旨、内涵,最终导致续写内容偏离了主题。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英语原文,再基于原文主旨进行拓展续写。
三、高中英语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开展读后续写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读后续写是对原文进行拓展表达,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应引导学生基于原文中的各种要素,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发散思维,指导他们对原文进行拓展延伸,使其能够围绕原文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续写创作。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基于不同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培养,如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迁移思维、联想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让学生在完成读后续写任务的同时,提高多种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读后续写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英语文本的意思,使其掌握英语语法的用法。而在续写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让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语用场景,运用与之相符的英语词汇、词组、句型等知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参与读后续写活动,结合英语文本进行实践练习,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1]。
四、高中英语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后续写教学措施
(一)拓展阅读内容,积累丰富续写素材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英语语言匮乏、乱用词汇句型的情况,可以结合丰富的课内外教育资源,开展续写素材积累教学活动。教师应先深入研究教材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再利用各种渠道探索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探究文中的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类知识。之后,教师出示拓展资料,让学生自行阅读课外文本,引导他们探索文中的生词、语法等知识,使其积累更加丰富的续写素材。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模仿英语课文的表达思路,运用新知识进行造句练习,使其掌握词汇、句型的正确用法,为之后的文本续写奠定坚实基础[2]。
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Exploring English”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Pineapple(菠萝≠松树+苹果)”课文内容,探索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源,让学生基于原文的中心思想,探究拓展文本中的英语语言知识,在丰富阅读量的同时,为读后续写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此篇课文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英语语言的感受。比如,“汉堡包”英语词汇中包含“火腿”这一单词,但是汉堡包实物中却没有火腿,作者由此联想到茄子与鸡蛋、菠萝与松树、菠萝与苹果等英语词汇与实物之间的差异,也由此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疯狂之处。另外,作者还在文中提到了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汇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由此能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英语语言的独特之处。
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语言应用、语言解析有关的课外文本,使其了解更多相似、相近的英语词汇,知道更多的语法知识。之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造句,比较课外文本中的语言知识,使其初步了解读后续写的思路,同时积累更多的续写素材。教师结合课外资源,创建拓展阅读和续写造句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积累意识,使其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为读后续写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二)深度解读文本,教授读后续写方法
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英语读后续写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指导,要让学生掌握文本深度阅读和读后续写的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围绕教材课文,创建关键词句解析、文本逻辑梳理、语言风格分析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阅读分析和读后续写任务,扎实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读后续写能力。
1.解析关键词句,确定续写主旨
在读后续写课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续写文本中清楚表达原文的主旨,找到正确的续写方法,可以围绕原文的关键词句,创建深度解读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根据提示信息理解文本的意思。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重要的词汇和句子,让他们从中找到文本的主旨,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旨进行迁移思考,让他们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想要描述的事例。最后,教师让学生围绕主旨进行续写创作。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使其掌握探究原文主旨的方法[3]。
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On the move”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A Game for the World(全世界都热爱的运动)”课文,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结合关键词句分析文本的主旨。比如:文本第一句表达“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说明此篇文本围绕足球运动展开;第二段第一句说明了足球受到广泛欢迎的根本原因,再一次强调了足球运动深受人们喜爱;第三段第一句表明了足球受欢迎的另一个因素,即氛围和创造力;第四段第二句讲述足球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赛场内外的人们能够快速凝聚在一起;最后一段借用著名足球运动员比尔·尚克利的话表达足球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解析文中关键语句,能够让他们找到此篇课文的主旨,即“足球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
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围绕主旨,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联想,找到文本续写的方向。比如:列举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的多场世界级足球比赛,说明足球在各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足球运动的比赛规则,展现体育精神,表明足球值得人们喜爱。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联想内容,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文本续写,使其能够写出符合原文中心思想的英语文本。
教师开展词句解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探究原文主旨、围绕主旨进行拓展联想的方法,从而避免他们在读后续写时出现跑题的情况,使其能够基于原文主旨进行拓展创作。
2.梳理文本逻辑,理清续写思路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续写文本,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对此,教师需要围绕教材课文开展文本逻辑梳理活动,让学生探索文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前后文之间的联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思维逻辑,确定作者思想或观点的表达方向,再让他们基于已有逻辑进行文本续写。另外,在续写之前,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或文本结构图,利用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续写的思路,以此提高其读后续写的效率。
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三册第四单元“Amazing art”教学为例。此单元“Live from the Louvre”文本是一篇直播讲稿,主播根据游览卢浮宫的顺序介绍了相应的艺术展品。卢浮宫有三百多个房间,展出了三万多件艺术品,这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续写创作空间。而在文本续写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梳理原文内容,厘清文本逻辑,让他们了解主播介绍展品的思路,再按照此种思路进行读后续写。比如:在原文中,主播从卢浮宫的入口进入,沿着各展馆的顺序进行参观游览,其间介绍了各展馆中更有特点的艺术品;在介绍艺术品时,主播通常先描述艺术品的外形、特征等,再表达对艺术品的感受,或者介绍艺术品的创作者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原文的语言逻辑,能够使其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
接着,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介绍卢浮宫的纪录片,如《以音乐讲述卢浮宫》《卢浮宫之旅》等,让学生了解卢浮宫展馆的构造、各个展厅的艺术品,以及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之后,教师让学生选择几个想要介绍的艺术品,指导他们绘制文本结构图,确定续写的内容和思路。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拓展知识进行课文续写。
教师创建逻辑梳理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使其理清读后续写的思路,提升其续写文本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探究语言风格,合理运用语言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要让他们真正掌握英语词汇的词形、词义、用法,以及英语句型的构成、运用要点和适用场景,使其能够正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文本续写。另外,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同时引导学生遵循原文的风格进行拓展创作,从而使续写文本能够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续文风格突兀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语言风格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性,进一步了解西方人的表述思路、表达方式,进而写出更符合西方人思维的续写文本。
以外研版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Meeting the muse”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Art&Technology(艺术与科技)”文本,创建语言风格分析活动,让学生深入研究此篇文本中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掌握句型、句法在具体场景中的运用方法,了解词汇、词组的适用场景等,同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从而写出与原文风格相同的续写文本。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中的语法知识。此篇文本介绍了科学技术与艺术作品的结合,文中提到了以往艺术作品的展出形式及遇到的困难,也提到了与科技融合后更为灵活、便捷的艺术呈现方式,其中涉及过去分词作表语、动词不定式等语法知识。对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描述过去情境的动词变形方式,以及描述现在情境时的动词变化,知道在哪种场景下运用过去分词作表语的知识。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语言风格,比如,先提出问题,再用案例进行解答,以此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教师让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围绕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案例进行文本续写。
教师围绕语言风格创建读后续写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扎实掌握语言知识,又能使其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同时能够根据原文风格进行模仿续写,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更好地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教育,提升学生读写结合学习的效果,可以围绕教材文本,结合拓展资源,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创建丰富的读后续写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指导性教学,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续写素材,掌握正确的读后续写方法,同时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等,进而促进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23(12):87-88.
[2]张勤.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3(35):77-79.
[3]张兆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探究[J].高考,2023(3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