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2024-10-25 00:00:00许亚军
高考·中 2024年10期

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十分明显的理论性特征,教师若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学内容讲课,不仅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反感。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思想政治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形象生动的教育内容,使学生保持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案例教学法于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步骤以及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望能够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受诸多教师的关注。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强烈的理论性特征,这使得一些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但容易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反感,甚至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限制作用。而案例教学法对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较为重视,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1]。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为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一种教学方法,而且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方式显现出来,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更清晰的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一,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有着固定的阐述语句,但仅通过背诵和定义是无法对这些理论进行掌握的。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示,如教师引入“未成年犯罪”这一问题或案例,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会得到提升,同时,这种具有敏感性的问题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二,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十分广泛,甚至会涉及其他学科,学生在思考案例时需要用到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这样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建构出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2]。第三,一味地以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反而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反感。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思想政治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也能够看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对思想政治课程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这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思想政治课程有着极强的理论性特征,而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各种各样,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复杂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第一,思想政治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极为广泛,大多是从大量的历史、现实事件中总结而来的,学生想要理解这些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不仅需要理论上的了解,更要能够将其与自身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准的案例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结合,加深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第二,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多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会主动去讨论,并积极延伸到自身生活中相关的思想政治问题,在面临类似案例的事件时,也能够自然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3]。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程的每节内容都蕴含着不同的知识,而不同的知识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应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学目标,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并确保案例的选择能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思考,如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党性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便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先进人物,如雷锋、焦裕禄,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来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像案例中人物那样践行自身。此外,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近期发生的社会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学案例产生近距离体验的感觉,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教学案例的思考。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时,要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使学生了解教学案例的本质,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对此,可通过建立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将思考的结果归纳,并将自身置于教学案例中,以自身所学知识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在此期间应当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或解决方向, 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

提高。

(三)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讨论是广泛的,虽然能够根据教师所设想的知识进行延伸,但过度延伸反而会导致思想政治课程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后要总结成果,将案例教学中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总结出来并加以强调,将其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关联,引导学生对正确的知识进行延伸思考[4]。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具象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教学案例与自身生活相结合。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能会是学生中已然发生过的类似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复杂思想政治知识进行细分,并调用自身思想政治知识体系中能够与眼前案例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也能够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当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时,学生对学习会充满学习兴趣。教学案例与生活贴近,学生在如此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思想政治知识如何运用,从而将思想政治知识更好地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这能够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与做出政治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在教学案例的思考分析中,会不断探寻案例的本质,这样学生自身的洞察力也会得到提高,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应用也会更为贴切。

以人教版教材选修5中的“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教学为例。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后,便可引入知识产权案例,如苹果与三星的专利之争。教师首先介绍苹果与三星专利之争的背景、争议内容,并引导学生对二者专利争夺是否符合“尊重知识产权”原则进行分析。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后,教师为学生制定出开放性的问题——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与互联网之间的冲突,引导学生对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冲突进行思考,并积极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详细的分析和具体的问题引导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产权形成概念上的了解,更能够思考知识产权与不同领域的碰撞,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选择具有深度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选择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仅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更要深度挖掘案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因素,使学生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通过深度理解,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师选择的案例所蕴含的机制和社会关系,学生自身的深度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且案例分析的广度要求学生能够将案例与其他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进行对比和联系,开阔案例分析视野。通过广度分析,学生能够形成更全面和更综合的政治认知,同时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对政治现象的全局把握能力。

以人教版教材必修3中的“文化与社会”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此课的时候,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是由不同的文化所组成的。教师可选择多种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并根据“文化在哪里”“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作用”等问题,使学生对文化与社会的关联进行深度分析。选择具有深度的教学案例,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师引导的方向,更能够以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去深究文化与社会的关联[5]。

(三)选择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之间进行共同研究,不同的学生可将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分享给他人,且建立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倾诉的对象变为同学,而非教师,学生对教师的天然畏惧会削弱,学生之间的探讨会更得心应手。而教师在其中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探讨过程和结果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探讨结果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激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新视角的兴趣。

以人教版教材必修3中的“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为例。教师可给学生展示一些濒临失传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吹糖人。吹糖人是在明末清初时十分盛行的一种社会文化。吹糖人通过熬好糖稀,用麦秸秆挑上糖稀,对麦秸秆进行吹气,让糖稀鼓起来,再通过各种手法来塑造糖稀的造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吹糖人已极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技艺在逐渐消失。在案例展示后,教师可将吹糖人的技巧、历史、造型等工作划分给不同的小组,如第一组研究吹糖人的技巧,第二组研究吹糖人的历史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对吹糖人技巧进行传承和创新,更能够以社会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碰撞的冲突。除此之外,教师也可根据案例教学布置相应的任务,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对吹糖人技巧进行更好地传承,使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该问题,寻找创新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选择具有社会热点的案例,使案例教学与时俱进

选择具有社会热点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与当前社会建立紧密的关联。具有社会热点的案例,能够使学生对案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会更容易理解,从而投身到对案例的分析中去,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以人教版教材选修5中的“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教学为例。教师可选择2023年8月30日湖北荆州未满12岁男孩杀害4岁女童的案例,并将男孩因未满12周岁并不构成刑事责任,案件被撤销,该男孩的个人档案中也并不会被查到有犯罪记录的结果分享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本质,并以法的本质分析在案例判决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平、法律变动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如现行的法律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造成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有恃无恐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何解决这种现状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讨论出一条解决现状的策略。这种具有社会热点的案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案例中蕴含的

本质。

(五)对案例教学定期评价以不断优化

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价,能够确保案例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改进的方向。通过评价,教师首先要观察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案例表现出的理解,并判断学生是否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应用在分析中。除此之外,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过程,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也极其重要。这些都是评价的标准,能够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合理的评价。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互相评价,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看法,从而为案例教学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评价方法的使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情况,也能够根据其实施效果及时地改进案例教学法。

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更能够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培养社会参与意识,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秀霞.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3):55-56.

[2]张苗苗.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原则与限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3):88-91.

[3]李晓莉,庄欠彩.案例教学法在高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高考,2023(6):149-152.

[4]李鸿雁,杨海宽.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5):86.

[5]秦学娜.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教研版),2021(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