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给我的力量

2024-10-25 00:00本刊编辑部
光明少年 2024年10期

诗,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力量的源泉。8月31日,巴黎雨夜,乒乓球运动员茅经典再次赢得一枚残奥会金牌。在接受采访时她谈到,自小接触乒乓球的她,少年时因运动损伤,腿部落下残疾。在她怨天尤人时,如《观沧海》一般气势磅礴、充满家国情怀的诗歌,成为她走出伤痛刻苦训练的动力。

少年,你在读诗时有怎样的感受?诗歌曾在怎样的情境下给予你力量和希望?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与诗歌相伴成长的故事。

“长风破浪”之诗:撑起家庭的脊梁

文 / 阿卜杜纳曼·凯赛尔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

诗歌,似有神秘而强大的魔法,鼓励我们在生命的浩瀚海洋里,扬起希望的帆,破浪前行;又似一泓清泉,涤荡心灵的尘埃,助力我们破茧成蝶,绽放璀璨的光芒。

我的家庭曾深陷泥沼,残疾的父亲,失业的母亲,患病的弟弟,这并非小说里虚构的悲惨情节,而是我家真切的困境。企业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市,手部残疾的父亲无奈下岗。母亲刚生下弟弟,为照顾家人只能留在家中,弟弟又患有先天性疾病,需住院治疗。如同暴风雨中的孤舟,我的家摇摇欲坠。

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在蒙蒙细雨中,我失魂落魄地走出家门,来到湖边。雨势渐大,转为倾盆,内心的痛苦使我对寒冷浑然不觉。远望湖水,浪涛汹涌,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我的心猛地一震,脑海浮现出一位诗人在狂风呼啸、浪潮翻卷中奋勇前行的画面,他脸上满是永不言败、坚持到底的信念。

我沉浸其中,雨慢慢停了,诗人的船也驶向远方。那一刻,两行热泪在我脸上滑落,我仿佛领悟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哲理。在人生的海洋里,无论遭遇多大风浪,只要心怀希望,坚定地向前航行,终会迎来天晴。心中的阴霾被驱散后,我飞奔回家,对父母说:“我虽年纪小,不知如何帮助你们,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能渡过难关。”父母一愣,但通过他们的神情,我感受到,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紧相连。也许是我的话给予了家庭力量,也许是命运垂怜,后来,在多方帮助下,父母重获工作。他们积极寻求医保支持,弟弟的医药费只需家庭承担三成。笑容再次绽放在父母脸上。

诗是情感的凝聚,更是力量的源泉。它让我明白,人生犹如大海行舟,风雨兼程,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穿越风暴。困境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指导教师:马晓江

作者写家庭困境时,“暴风雨中的孤舟”的比喻非常贴切、形象。末尾用议论笔触,揭示诗的思想底蕴,照应前文和标题,充满催人奋进的力量。

诗歌,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 / 刘瀚泽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小时候,我不喜欢与人交流,更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诗歌却改变了我。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学校要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既向往又紧张,我怕自己在比赛中出错,惹来别人的嘲笑。但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参赛。比赛当天,我站在舞台上,内心慌乱。这时,我想起了艾青的诗《春》:“……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诗歌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讴歌了烈士英勇的革命精神,它让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笃定与信心。

我找到了比赛状态,开始朗诵,觉得自己和诗歌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我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当朗诵结束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治愈我心灵的良药,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变得自信和勇敢。

从此以后,我喜欢上了诗歌,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想起那些激励人心的诗句,它们鼓励我重新振作。诗歌成了我的精神寄托、精神食粮,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诗歌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教会了我如何表达情感、如何与人交流。

未来,诗歌将会继续陪伴我成长,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面对生活的挑战。最后,我想说: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指引我们于困境中鼓起勇气、找到希望。

指导教师:常春凤

开篇写自己“不喜欢”和“更不喜欢”做的事,是“抑”,后来从诗歌中找到勇气、收获了掌声,是“扬”。作者采用抑扬结合的写法,让文章有波折、有看点。

放手一搏

文 / 费腾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还记得初中老师曾问过我:“为什么要读诗?”时隔多年,我想我有了自己的答案。时间回到那个盛夏,面对即将到来的合格性考试,我选择“破罐子破摔”。我从小就没觉得自己能学好理科,几次模拟考更充分印证了我的判断,分数惨不忍睹。

眼看考试时间越来越近,我怀着深深的无力感踏进家门。我一直有晚饭听广播的习惯,今天的节目是“走进诗歌,品读经典”。在一阵气势恢宏的管弦乐伴奏中,音色浑厚的男播音员的诵读声响起:《七律·长征》。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描述的是红军历经千难万险走完漫漫长征路。“三军过后尽开颜”——播音员洋溢着乐观情绪的收束,在我心头掠起一阵涟漪。

晚饭后,我翻开生物课本写着复习题,一行写在卷底的红字映入眼帘: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好像是生物老师写给我的”,心里这样想着,猛然记起广播里听到的《七律·长征》。晚上我毫无睡意,看向窗外的夜空,问自己:“如果合格考不通过,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怎么办?”这时耳边再次响起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不甘心,合格考是通向高考的一个小阶梯,我怎么能还没有努力尝试,就自我否定、妄下结论呢?赤脚的红军把险山恶水视为“细浪”“泥丸”。对我而言,一次小小的考试算得了什么?

在备考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翻出一套套从前下发的皱皱巴巴的试卷做着练习,放手一搏,就像当年红军长征一样。从二十分到五十分到七十分,我决心不能栽在这一次合格考上,努力突破“围剿”。

当看到写着“通过”字样的成绩单后,我终于感受到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也明白了读诗的意义,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信心与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向前,路就会不断延伸,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指导教师:叶莹

一代伟人的词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充沛,结尾处作者感悟到诗对成长的指导意义,增加了文章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