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天生都有一颗审美的心。
他们以自己的感官探索率先踏上认知世界的美的历程,行无羁,思无邪,看山山青,看水水绿,天上的星星眨着眼,耳边的风儿会唱歌,就连原野上的一蓬花草,豆架间的一串虫鸣,都能拨响一根根纤细敏感的心弦。
如何呵护孩子们对美的热切的向往与追寻?
学科中的美育,常常被纳入技能化、程式化、应试化的套路,甚至演变为孩子们新的学习负担。无论春日踏青郊游、假期结伴旅行和参加社团文艺活动,老师们总是习惯性地要插入一些学习任务:或撰写命题作文,或留下观察日记,或提交活动成果,而且,一律纳入考评。如此这般,试问有多少学生还能葆有轻盈的心境和蓬勃的兴致,去投入审美的场景、享受忘我的愉悦?
这审美的愉悦从何而来?正是来自主体对审美对象整体性、超越性、共情性的觉知。
生活本身并没有细分什么专业,也不局限于什么学科。回归生活,把握生活的全貌,以整体视角打开自我生命的图景,恰是儿童美育的深刻意蕴。审美也是对功利和私欲的超越。它呈现的是个体与世界的相遇,直觉对形象的发现,情感在场景的迸发,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在摆脱sCex7rCkOHwhlI5QspISnBq7hqj0NBCDuijSdMxx+xA=了碎片化、功利性、工具性的自由观照中,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行为,实现欣赏者美的享受、美的表达。共情,也是审美体验的重要一环。在因缘巧合的遇见中,在真挚温热的碰撞中,主体灵光乍现,开启了意念穿越时空的想象和精神澄明通透的悟觉。笔者曾在一位作家的随笔中读到:“当下一簇野花出现在路旁,……我经历了它们——看着它们,感受它们,随着它们一起在风中摇摆。”正是在这种情感的同频共振中,人们更深入地沉浸于那一份丰足的美妙和感动。
教育的意义在于成人,成就一个完整的人。审美的修习,恰是教育意义最坚实的承载。童年与世界的最初相遇,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先天链接,生命成长与心灵成长的初始方式,恰是在自然的美的感知、濡染中生成的,恰是从审美的体验、教育中奠基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审美教育便成了儿童心智、情感发育的第一段学程,成了儿童认知世界、形塑自我的第一座航标。而拥有审美自由,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时不可剥夺的权利和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支持。
放手吧,请尊重这一自由,别扰了孩子们审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