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抗大校风校训 弘扬抗大精神

2024-10-24 00:00:00李殿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4期

[摘 要]抗大精神历久弥新,与抗大的校风校训有直接关系。抗大的校风校训集中体现了抗大精神的本质核心,其中包含: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等。新时代学习发扬抗大精神,要聚焦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来;要坚持自信自立,把发展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发扬三大作风,聚焦本岗位的实际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

[关键词]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风校训;抗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4)04-0056-04

2024年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成立88周年。有军就有校。抗大的前身是1927年在井冈山龙江书院成立的“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中央苏区时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长征途中改为“红军随营学校”,长征胜利后以此为基础,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193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到延安。

毛泽东对抗大寄予厚望,亲自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学校的教育与建设工作。他鼓励抗大全体教职员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有一个黄埔军校,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要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要力量,即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他还告诫大家:“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艰苦奋斗”。 [1]P17“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 [1] P24之后,为了满足前线干部需要,节省其从敌占区到延安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十二个分校。

抗大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基础,抗大的栋梁;一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或战士,他们经过抗大培养后,又回到各部队、各地区带兵打仗,建立根据地;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爱国华侨青年,他们经过抗大培养锻炼,又播撒到全国各地,成为抗日战争中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抗大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培养了10多万军政兼优的人才,其中许多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同时,孕育了抗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献身革命、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80多年来抗大的影响经久不衰,抗大精神历久弥新,这与抗大的校风校训有直接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2]抗大的校风校训,也称教育方针,就是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3] P55,和1937年4月为抗大制定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 P47,又称“三句话八个字”的“三八”作风。国防大学的前身就是抗大,历届领导班子曾多次研究,认为应制定一个明确简练的校风校训,讨论来讨论去,都认为没有哪一种提法和概括比得上毛泽东题写的这“三句话八个字”。因此,就把它作为国防大学永久的校风校训。毛泽东的“三句话八个字”涵盖办校方针、目标、宗旨、要求,其实质是回答了抗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校,怎样办好抗大。这不仅是认识抗大的切入点,也是学习发扬抗大精神的根本点。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4],当然也是抗大精神的精髓。其中包含三个关键词: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政治指的是方向,而且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应该坚持不动摇、贯彻不彷徨。正确的政治方向内涵外延非常丰富,但基本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新时代的理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根本方向。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理论,是人民大众自己解放自己、当家作主人的理论。过去的理论都是少数人掌握并为少数人服务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是绝大多数人掌握并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理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5] P483,“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得学,理论武装这一条必须抓好” [6]P32。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大的优势也是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各个政党、团体、社会组织提出了多种救国救民的方案,也进行过伟大的探索和艰辛的斗争,都没有成功。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军队更是这样,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允许枪指挥党,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们的军魂,是我们的根本原则。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区别于其他政党其他军队的根本标志。从政治理论上讲,无论掌握了多少理论,都不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如果境界再高一点就是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什么敌人也能战胜,什么缺点错误也能改正,就会从各种困惑中走过来,就不会出懒汉懦夫,更不会出变节叛徒。抗大走出来的学生脑子里装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肩上扛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话,干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为了人民的事业可以奉献一切直至生命。四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积极地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既要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主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持实事求是,不信花言巧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本国国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人民推动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实践出真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改正错误,善于提高自己。革别人的命也革自己的命,用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的必备条件。在艰苦奋斗方面,抗大本身就做得很好。正如美国记者斯诺描述的“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培养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第一要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视困难,分析困难,迎着困难上。要有压倒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抗大第四期学员李炜回忆说:当年毛主席风趣地说能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才算抗大的学生。毛主席还讲:“在我们的征途上摆着一样东西,其名曰‘困难’,我们告诉它,我们是从抗日军政大学锻炼出来的,不怕你!它说它有很大的本领,能使我们没衣服穿,我们不怕;能使我们没饭吃,我们不怕。它说它还有飞机、大炮、坦克,但我们都不怕。我们克服了一切的困难,再问它还有没有,它说没有了,便只好缴枪”[1] P392。我们便是这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二要有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毛泽东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共产党人,从来都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的。当年,许多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时豪迈地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掉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寻求真理,提高本领,抗日救国。毛泽东称赞他们:“你们从很远的地方辛辛苦苦来延安学习,我看已经有了决心。什么决心呢?第一个决心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牺牲发财,第三个决心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1] P394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精神,何等的境界。第三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朴素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体现在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上,始终要有浓厚的公仆心理、有深厚的群众感情、有强烈的人民意识。始终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心连心。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始终与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我们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就不会蜕变,就能战胜困难,战胜对手,战胜我们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和缺点错误。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这里的关键词是灵活机动。对于战略战术不能教条、不能僵化、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形势任务、时间地点、对手战法、装备、人员编制等诸多要素,随机应变。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真正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和运用战略战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军事素养。毛泽东对抗大第一期学员讲:抗大是军事学校,“所以你们要做一个军人,要学习军事,要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们这里的战略战术不是呆板的,而是灵活的,就是无论敌人用什么方法来进攻,我们都有一种办法对付,敌人用这一种方法打过来,我们用另一种方法打过去。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等到敌人技穷了,我们便可战胜它” [1] P391。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不搞那种照搬西方的教条主义,不搞那种照搬苏联的教条主义,不搞那种照搬过去成功经验的教条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活用兵法。“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用兵之道,存乎一心。毛泽东强调,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求我们军人必须成为“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具有“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本领。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师都有以奇制胜的标志性战役。115师不与敌正面对抗而是设伏打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129师步枪打不到敌人飞机,就打机窝,夜袭阳明堡一举击毁敌机24架,取得阳明堡大捷。120师在雁门关不打敌人正规作战部队,而是打敌辎重部队打后勤补给,取得雁门关大捷,这些都是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载入史册的战例。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这八个字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展示了新型院校的精神风貌。它像一股拂面的春风,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生机活力;像一道晨曦的霞光,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无限希望;像一曲和谐的乐章,既有严格的韵律、又有欢快的节拍,既有有序的节奏、又有动听的乐曲,紧张而有序,清新而活泼。学起来有味道、想起来有哲理、做起来有力量。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良好的内部关系,构建和谐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共事,互相支持。讲原则、讲纪律、讲友谊、讲感情、讲风格。以和谋事、以和共事、以和成事。二是紧张有序,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干事业,干啥研究啥,干啥干好啥,要有干事的样子、干事的状态,干出点成绩让大家看看。三是从严管理,提高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律办事。一言一行都要中规中矩、合理合法。四是要生动活泼,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包括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生活环境。尤其倡导解放思想,畅所欲言,鼓励学术争鸣,提倡百花齐放,营造一种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氛围。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依然有不少深层次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克服诸多困难挑战,要完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特别需要弘扬抗大精神。

从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来讲,要聚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来。要看到我们“党之大者”“国之大者”,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了,比现在现代化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这是何等伟大的壮丽的事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团结统一的核心,就是习近平同志。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正确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核心。在这两个根本问题上提高自觉性、增强坚定性,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祖国就会繁荣昌盛,人民就会更加幸福。否则就会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被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亡党亡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的启示、现实的需要、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苏东剧变是前车之鉴,现在一些热点和动乱地区是现实的教训。这是党之大事、国之大事,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不可松懈麻痹。

从艰苦奋斗的作风来讲,要发扬三大作风。一是调查研究之风,了解实情。二是联系群众之风,和群众心连心。三是艰苦朴素之风,不铺张浪费。勇于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敢于同各种困难和困惑作斗争。在困难中磨炼意志,提高水平,在战胜对手中成就事业、建功立业。

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来讲,要坚持自信自立,把发展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根据事情的本来面貌和是非曲直表明我们的态度,制定我们的方略。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跟着别人的节奏跳舞。既要有战略判断力、筹划力,还要有战略定力和掌控力,不怕事、不惹事,能应对任何事。

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校训来讲,就是聚焦本岗位的实际工作,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用自己行动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用自己的光辉业绩做抗大精神的优秀传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 [5] P489。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2]学习小组.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习近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 弘扬延安精神[J].求是,2022(24).

[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习近平论强军兴军[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Study on School Spirit and School Motto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LI Dianren

(Chin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has endured through the years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school spirit and motto. The school spirit and motto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embodied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which included:a firm and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a hardworking and frugal work style, flexible and agile strategic tactics, and a good style of unity, tension, seriousness, and liveliness. To study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focus on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of “two establishes”, strengthen the “four consciousnesses”, firmly hold“four confidences”, and achieve “two upholds”.We should be confident and independent, keep the destiny of development firmly in our own hands, and concentrate on running our own affairs well.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three major styles, focus on the actual work of this post, and contribute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spirit and school motto; spirit of 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责任编辑:肖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