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协同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背后的故事
9月26日下午、9月29日上午,相隔两天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相继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两部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公交乘车卡、住房公积金卡、社会保障卡,读书卡、医院就诊卡……你是否数过自己办过多少张卡?伴随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在川渝的同步落地,一人持有多张公共服务类卡将逐步成为历史。
实现“一卡通用、跨省通用”,并非易事。日前,记者走访立法机关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探寻本次协同立法背后的故事。
川渝为啥要通用一张卡
川渝为何要通用一张卡,并且为一张卡立法?
“广大群众对各类公共服务类卡过多过滥,且互不通用、使用不便反映较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媛介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两地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群众对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川渝互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社会保障卡因其承载的看病就医、医保结算功能,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基础。”重庆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制作,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其承载的信息真实有效。截至2023年6月底,我市已发放实体社会保障卡3636.58万张。较高的持有率和较高的权威性,让社会保障卡成为了一卡通的绝佳载体。
当前,国家及省级层面均在尝试出台相关制度性规范,探索以法治化手段推动解决社保卡“一卡通用、跨省通用”问题。
2020年8月印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显示,全国已有79个地区开展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建设工作。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已开展一卡通立法实践,探索出台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比如,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同步施行。
李媛表示,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地方立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川渝两地社会保障卡“一卡多用、跨省通用”,有利于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服务便捷化、一体化的需求期盼,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历时7个月调研达成共识
2022年,重庆率先启动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的前期工作,制定《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出现在重庆市政府立法调研项目目录。2023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又将其列入立法预备项目。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作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立即开展了立法前期调研、论证、起草及征求意见工作。
重庆市人大社会委也提前介入立法,牵头研究论证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人大社会委也同步开展了立法调研、论证及文本起草工作。
实现“一卡通用”和“跨省通用”,工作千头万绪。
2023年4月至11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建专题调研组,开展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专题调研。
在历时7个月的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收获颇丰。重庆市人大社会委工作人员介绍,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大足、潼南等区县以及上海、江苏等省市开展实地调研,并委托重庆毗邻四川省的部分区县和重庆市律师协会同步开展立法调研。
同时,调研组多次召开市级部门调研座谈会和区县片区座谈会,听取了14家市级部门(单位)和相关区县、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次会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川渝部分市区开展联合调研,共同研究立法体例、主要制度设计、立法进程安排及川渝协同方式等重点问题。
7个月后,重庆和四川均形成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调研报告,达成了重要共识。
轮流改稿机制推进立法进度
由于川渝两地及各自行政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立法启动时间、文本成熟度等立法基础有差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需要协同的主要内容,两地仍然需要进一步“对齐颗粒度”。
为此,2023年11月21日,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齐聚四川遂宁,就协同立法开展座谈研讨。
会上,双方结合实际困难和问题,围绕立法规范、协同立法重点事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当时川渝各有一个版本的草案文本,对于具体的协同条文,大家还有不同意见。”重庆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欧修权回忆,座谈会召开了一个下午,双方意见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
当天晚上,川渝两省市人大社会委相关负责人又坐到一起,继续讨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协同立法的合作事项。
会商一直持续到深夜。
“通过深入研讨,双方决定以一个版本为基础,然后在该基础上轮流改稿,比如第一次由重庆改稿,然后四川则在我们修改的基础上又改,如此反复。”欧修权说,确定轮流改稿机制之后,协同立法更加顺畅了。
此后,川渝立法团队在轮流改稿的过程中,多次探讨至深夜,充分论证各自体例的逻辑优势,此项协同立法工作初显成效。
关于条例名称,川渝两地议定保持一致,分别为《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
通过多次协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在条例立法目的,一卡通法律地位、应用范围,政府职责、川渝两地协同机制等方面达成一致。在关于立法进度方面,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地方立法列入2024年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项目,同步审议,同步通过、同步施行。此外,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在法规内容上可根据川渝两地情况,个别条文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同步立法避免一人多卡
“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各项功能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欧修权介绍,目前,川渝两地在人社领域的服务项目已基本实现互通,医保结算功能也在全部三级医院和大部分二级医院实现互通,其他功能在各区、市、县之间略有不同。因此,川渝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协同立法坚持渐进式、开放式、并行式原则,对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中未写明的其他应用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可以明确由省级政府负责编制并动态调整。
这一理念在表决通过后的《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中得到印证。
《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和《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同步规定,国家或者本市确定应当使用社会保障卡的公共服务领域,有关部门不再发放功能重复或者类似的民生服务卡、证、电子二维码。
这一规定从立法层面要求遏制发卡过多过滥的情况,避免“一人多卡,一事一卡”,且在川渝两地通用,社会保障卡将真正变成民生服务的“一卡通”。
同时,在川渝协同事项作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川渝两地均明确要求推动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保费用结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实现跨省通用。具体的应用领域和事项将依托两地的人力社保部门进行共同编制,报两地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至此,川渝以法治方式强化顶层设计,固化成功经验,加强互联互通,更好地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法治化支持和保障。
“川渝协同立法在民生领域,特别是社会建设领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全程深度参与此次协同立法工作后,欧修权展望,川渝立法机构在常态化协作、制度化推进过程中,将进一步拓展协同范围,共同制定更多法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