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示范区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与思考

2024-10-24 00:00:00陈耀龙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9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中央重大改革任务加以部署推进。郴州市作为2019年国务院批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郴州示范区),近五年来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主题,做足做活“水”文章,积极构建“水立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在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

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

(一)积极开展示范区生态补偿

郴州市作为湘江、珠江、赣江等江河的源头区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郴州市积极开展和建立区域、流域、要素“三位一体”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补偿方面,主要是建立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制度,6个县市列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兴市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在流域补偿方面,主要是加快构建跨市、跨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如郴州市与衡阳市在耒水建立了市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耒水、舂陵水流经的县市区建立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东江湖流域市县之间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市财政安排了360万元用于东江湖生态补偿奖励资金,同时对东江湖流域桂东、汝城、资兴、宜章4个县市主要水系断面水质情况开展生态补偿考核。在要素补偿方面,主要是设立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湖南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6次提高了公益林补偿标准,极大地助推了各地林地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二)积极推行水环境质量奖惩考核

为进一步推动郴州市水环境质量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改善郴州市水环境,郴州市委、市政府以全省各县市区水环境质量指数(CWQI)、水质指数的变化程度(△CWQI)排名为依据,对各县市区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在全市进行水环境质量奖惩考核。以半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将每个周期内的处罚资金奖励给该周期内水质指数的变化程度排名前三的县市区。

(三)加大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力度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力度。截至2022年底,郴州市1177家企业纳入排污许可o4VlFg48vTFgSUvC6ZG9HA==管理系统,已开展8批排污许可证核发,514家企业获得排污许可证。全市累计实施市场交易869笔,累计交易金额1亿余元,累计收缴排污权有偿使用费7346.66万元。

二、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科学评估和核算水生态产品价值是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由于目前资源价值理论尚未统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尚未形成广泛认同的核算方法体系。同时,生态资产效益的外部性和其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长期被忽略,不利于科学决策,不利于为生态补偿提供有效的货币化补偿依据和标准,进而限制了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力量单薄

政府主导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目前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流域保护区等区域给予补偿的一种方式,政府购买则主要是由政府对重点生态区内禁采伐的商品林通过赎买、置换等方式调整为生态公益林,使“靠山吃山”的林农利益损失得到补偿,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由此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目前,郴州示范区在上述两种方式的实施过程中面临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力度不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生态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政府补偿奖励资金以国家、省级资金为主,市县两级由于财力有限,补偿资金量少,难以满足郴州示范区生态保护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下一步,需要科学量化郴州示范区水生态产品价值,动态编制郴州示范区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编制自然资源平衡表,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的权属、位置、面积等,科学核算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为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价值参考。

(二)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考核与保障机制

近年来,地方政府层面大多已从理念普及、考核引导、市场参与、监督反馈等角度开展了“两山”转化的一些探索,郴州示范区要继续探索将水生态产品总值指标纳入4县市党委和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推动落实在流域淡化经济发展类指标的考核,重点考核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环境质量提升、生态保护成效等方面的指标,将大气、水、土壤及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刚性指标列入考核指标。推动将郴州示范区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作为当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对任期内造成水生态产品总值严重下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责任。

(三)拓展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是水生态保护补偿。202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郴州示范区要继续依据出入境断面水量和水质监测结果等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不断加大补偿资金力度和补偿范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参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因素,完善郴州示范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统筹生态领域转移支付资金,通过设立市场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支持基于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建设。探索通过征收受益企业生态补偿费和社会捐助等方式,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渠道。通过设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生态公益岗位等方式,对主要提供生态产品地区的居民实施生态补偿。

(四)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协同推进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双轮驱动。

一方面,郴州示范区各级政府要在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制度安排、平台搭建、市场监管和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主体作用,从而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等,以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效率和效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各地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建立生态公益基金,合力推进郴州示范区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五)推进水生态惠民富民的价值转换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郴州示范区要制定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工作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工作举措,打造“旅游+农业”的新型业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成立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集种植、体验、展示、科普jzHKaJ5zPbfl4N6Kb+mjt72wMTvonNG4gZtS0dnzcf8=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推广绿色有机的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合理发展湖区农家乐、民宿等休闲旅游产业,严格控制湖区污染OWaZnj+Vj5z0Ogr7kw14hvXTuyNG0T5noVIPnQWCOQc=排放,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实现湖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切实将绿水青山孕育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将郴州示范区打造成全国“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基地。

(六)构建绿色金融助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绿色金融可以看作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催化剂。绿色金融助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以从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和绿色金融模式两方面着力。

一方面,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助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等来实现,加快水生态产品资产抵押、绿色风投、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的发展,设立水生态价值实现投资基金,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从事水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交易等。另一方面,创新绿色金融模式助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模式创新方面,可通过成立水生态资源资产管理运营公司,充分利用水生态资源特许经营权,集中运用收储、评估、管理、增信、交易等手段,积极发挥绿色金融的补充与引导作用。在市场端可以创新采用“水生态价值实现投资基金+专业社会资本”合作投资模式,为水资源生态产品作为担保物的标的进行抵押贷款,借鉴美国“湿地银行”、浙江丽水“生态贷”等模式,探索建立水生态银行与水“生态贷”。郴州示范区在湖南省创新推出首个鼓励银行以“取水权+项目其他权益”联合登记的“取水贷”,并于2024年7月完成“取水权”首笔登记。

本文系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郴州创建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czsskl2024017)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郴州市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