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研究

2024-10-23 00:00:00郭晓东
今日财富 2024年30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政府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我国企业面临着新的变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以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效能以及市场实际竞争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不仅能够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还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竞争力。

企业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就越大。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所以,企业需要关注时代发展的基本特点,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帮助企业实现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此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及综合实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界定

(一)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最大限度将职工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且激发大家的潜力与积极性,让职工与企业获得共同进步和发展,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战略管理

所谓的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从整体视角对资源调整进行决策,最大限度完成艺术化管理。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分析,是对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融合关系

(一)先企业战略规划,后人力资源规划

当前市场整体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实际表现具有复杂性特点。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行科学的战略部署和计划,以此来促进企业可持RkF0CcHCB806yTFfNBPdkx4xnmfpLGRxgR9XV8id470=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战略规划在先,深度挖掘、筛选、规划人力资源,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还要完善内部人力资源基本结构,提高职工的整体素养,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

(二)XPt8wn70pHQOqJLsZnppSpCQET30MXcLWq/okzr/Pps=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

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对于企业整体战略制定具有十分关键作用,不仅可以科学深入了解当前人力资源整体发展现状,还可以充分掌握企业相应人力资源实际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证人力资源的科学性。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战略管理都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和落实。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预测、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评价、能力平衡等这些内容一旦得到科学的落实之后,企业战略也就会随之匹配,进而保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稳定。

(三)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匹配

企业内部具有大量资源,要科学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整合战略,就要立足实际,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整合起来,促进企业稳定及健康发展。两者之间,虽然说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程度越高,那么就越有助于促使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想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与企业战略之间契合匹配,那么就要遵守一些工作原则。

1.遵守集中性原则。企业要编制符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案与计划,需要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销售战略整合在一起,按照集中性的原则,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调整企业战略,整合人才匹配计划、配置措施,增强人才综合素养,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营销战略的融合。

2.遵循人才成长的原则。企业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想要达到“双赢”的目的,首先要提升职工的生产销售能力和技术能力,其次要满足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一旦做到这两点,企业不仅可以实现人才支持战略的目标,还可以获得外部市场的支持。企业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和企业战略的相互契合,可以通过多样化培训的方式,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职工的综合素养。

3.遵循成本管控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守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提高职工日常工作效率,保证劳动效果。同时,企业需要合理设置岗位,制定并执行奖惩制度、管理制度,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人才提升生产效益、经营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减少职工重复工作,满足战略管理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融合策略

(一)建设符合战略管理规划要求的企业文化

企业应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企业实施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进而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从新时代的角度看,现代化的职工与传统理念下的职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高素质的年轻群体,不仅权利意识较强,并且视野相对开阔,内在和外在的需求层次较高。具体员工劳动效率影响因素,详见图1。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符合企业战略规划,还要包含公开、公正、透明的价值观,符合人力资源战略方向。企业通过文化的熏陶,使职工潜移默化地树立爱岗敬业、追求成就感和在岗成才的理念,最终形成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围。

1.加强企业文化的引导宣传。企业要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内部培训、宣传等方式,让职工深刻了解企业战略目标。例如,将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制作成标语并张贴在办公区域,帮助企业职工树立标准化的文化理念。新时代的职工,个人自主意识较强,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个特点,通过“以德服人、以身作则”的沟通方式,将企业战略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达给职工。

2.增强竞争意识。一般的情况下,老职工经验较为丰富,但是缺少创新意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低。但是,新职工与老职工正好相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创新的源泉也是人,赖以生存的客户还是人。企业要秉承科学发展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企业文化理念,营造良好的内部竞争氛围,实施公开透明的薪酬激励制度,营造一个公开、公正的办公环境。

3.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高质量的团队。企业领导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定期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进而通过引进、培养、储备、调剂、激励等方式,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使职工找到归属感,打造一支契合度高、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团队。

(二)建立有效运作的企业内部战略管理人才市场

企业要通过战略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合理使用好企业的外部资源,设计一个长效、符合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充分地利用好企业内外部两个人才市场,有效解决现实问题,降低试错成本。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通过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和双向选择等人才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优化人力资源。企业内部人才市场运作不能是“完全自由的”,需要在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干预”工作。此外,企业还要通过心理素质培训的方式,降低职工的心理压力,优化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职工正确认知自我,为后续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将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企业还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口碑,通过优质服务,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效益,不断提升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

(三)完善人才管理工作模式,提升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的契合度

企业需要重视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结合企业实际,规划战略及人力资源。首先,企业要深入了解自身战略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状况,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探究成因,最终找到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共同点。其次,企业要在“先规划战略,后规划人力资源”基础上,根据战略规划,定制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控制成本,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完善、优化、创新人才选拔和录用机制。企业要积极转变用人观念,确定需要的人才类型及录用要求,注重激发和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设岗”的原则,优化薪资结构和绩效管理模式,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引导员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职业规划。企业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要能通过制度措施留住核心员工,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柔性,维持企业未来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力。企业要重视职工职业规划引导,帮助职工在进入企业之后快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增强企业职工的归属感。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发展战略,帮助企业职工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设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

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要求,要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一般情况下,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主要涵盖德、能、勤、绩等方面,具体落实需要满足企业“产品、市场双开发成长战略”的发展需求。

1.企业可以引进分层绩效考核方法或者是平衡计分卡。不管是使用哪一种方式,都要和企业经营战略绑定在一起,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员工,明确绩效考核内容,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企业要对照自身的经营战略,分析当代年轻员工特点,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落实分层绩效考核标准及方法,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本企业特色的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人力资源评价体系有必要更好地针对当代年轻员工相对较高的需求层次,按照不同的阶段,适度增加“非经济类”评价指标比重,同时相应地压缩经济类指标占比。平衡记分卡系统主要是从客户、内部运营、财务、学习的视角,将企业战略计划的落实和实际操作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实际战略反馈与指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保证企业战略计划有效执行。此外,系统还将部门职能、职工任务、部门上下级衔接关系通过平衡卡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避免出现滞后性的问题。

2.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企业需要根据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原则,完善激励制度,重视精神及物质双重激励,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需要建立“能力决定晋升、绩效决定薪酬、态度决定去留”的基本绩效考核机制,使机制具有公平性与合理性。在职工激励方面,可以是工资激励,可以是股权激励,也可以是奖金激励、福利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等方式,通过绩效考核、晋升制度等,帮助职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秉持“服务至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长期下去,企业人力资源和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得到有效融合,企业的销售额得到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将逐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将得到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结语: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企业发展战略相互融合,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本文围绕企业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战略,自上而下地分析战略改变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出的新要求,明确企业战略指导下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具体策略。在打造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用好激励制度,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企业战略实施和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是一套组合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企业需要在和谐、专业、学习、创新的文化氛围中打造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