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文章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创新态势以及融合程度,发现江苏省体育产业存在创新机制不完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产业融合度不高、人才支撑力不足等问题。为推动江苏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强化人才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体育强国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对于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作为体育大省,近年来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立足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其创新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营销策略,以期为江苏省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一、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良好
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人均GDP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这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同时,江苏省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体育基础设施完善,拥有众多知名体育品牌和优秀体育企业,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江苏省民众体育意识较强,体育消费需求旺盛,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江苏省还拥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诸如武术、太极拳、龙舟赛等传统体育项目享誉国内外,这些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为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二)创新态势初显
近年来,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初显。首先,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江苏省体育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领域、新业态。一批体育企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互联网+体育”的新业态不断涌现。
最后,江苏省大力发展体育科技,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增强了体育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三)融合发展起步
江苏省积极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新业态方兴未艾。省内外的游客在参与体育赛事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实现了体育消费与文化消费的双赢。同时,体育健身与健康养生产业加速融合,催生了一批体医融合的新产品、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此外,体育场馆多功能开发利用,体育设施嵌入社区服务,极大拓展了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江苏省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跨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机制不完善
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合作网络尚未建立,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创新主体间缺乏有效互动。同时,体育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偏低,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缺失,难以形成持续创新动力。此外,体育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缺乏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服务平台。
(二)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此外,体育消费市场培育滞后,体育消费理念陈旧,制约了体育消费的进一步释放。
(三)产业融合度不高
江苏省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间缺乏有效联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思路不清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此外,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的广度深度不够,融合发展缺乏协同效应,新业态新模式还处于培育阶段。
(四)人才支撑力不足
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不足,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人才匮乏。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能力欠缺,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同时体育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等紧缺,掣肘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此外,体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实际脱节,高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对接。
三、推动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营销策略
(一)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江苏省应着力完善体育产业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的体育产业创新体系,明确各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形成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良好局面。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体育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体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搭建体育产业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一批体育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此外,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搭建体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交流合作等专业化服务。
其次,完善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和处置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推动体育科技成果在产业化中的应用和推广。
再次,鼓励体育企业加强协同创新,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联盟,共同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同时支持体育企业与文化、旅游、健康等领域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
最后,江苏省还应完善体育产业创新的金融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体育产业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体育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体育产业创新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合理分担创新风险,从而提高体育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体育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体系,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以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加快建设体育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的创新支持服务,从而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二)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消费市场
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是推动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加快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制定出台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出台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文件,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以营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体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最后,要加强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推动体育消费理念更新,丰富体育消费内容和方式。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消费需求。同时拓宽体育消费渠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体育消费模式,以提升体育消费便利性和体验性。此外,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健康等新兴消费业态,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从而不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
(三)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要立足江苏省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找准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科技等产业的契合点和融合路径,推动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首先,着力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体育文旅产业,推出一批体育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讲好江苏体育故事,传播江苏体育文化,从而提升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促进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体育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和养生需求。同时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与医疗康复机构合作,研发生产康复器械和辅助用品,从而促进体育健康产业发展。
再次,推动体育产业与科技、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发智能体育装备,发展线上体育培训和竞赛,创新体育消费信贷产品,从而提升体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最后,要加快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破除行业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行业监管和市场秩序规范,营造公平竞争、协同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强化人才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江苏省要立足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实施体育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产业人才队伍,从而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着力加强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体育产业相关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以提高人才供给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其次,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完善体育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加大对优秀体育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体育产业发展集聚高端人才资源。同时实施体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开展体育产业高级研修班和专题培训,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此外,加强国际体育人才交流合作。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与国际体育组织开展人才交流项目,引进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体育人才国际化水平。
再次,健全体育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认证等制度,从而为体育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建立健全体育人才流动和合理使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合理流动,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能,从而为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最后,加强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和素质提升。加大基层体育指导员培养力度,完善基层体育指导员管理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鼓励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相关工作,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同时建设高水平职业化体育经纪人队伍,规范体育经纪人管理,发挥经纪人在体育赛事、运动员商业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加强体育产业人才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体育产业人才终身学习机制,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而提高体育产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水平。
结语:
体育强国战略为江苏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省应立足自身优势,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强化人才支撑,从而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江苏省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