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是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协同创新,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转变管理模式、增强服务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科研体制机制等方面阐述科研卓越管理的基本内涵,强调专业性科研管理队伍、高层次科技人才对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的积极作用,提出以研育人输出技术技能人才、加强横向科研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和协同创新集群式发展的科研卓越管理体系建设路径。
关键词 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08
Exploration into the Path of Building an Excell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Jiuq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Youyuan, CHEN Weiqian, DU Zhongpei
(Jiuq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Jiuquan, Gansu 735000)
Abstract Excellent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omot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enha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cellence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forming management mode, enhancing service concept,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and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and mechanism.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role of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team and high-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the output of high-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t proposes a construction path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xcellenc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cultivating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hrough research, strengthening horizo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to solve enterprise technical problems, promoting the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luster development.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excellent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truction path
高职院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聚集高地,技术人才培养、技术输出和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也是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1]。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强科技作为“四强”之首,是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强科技行动,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就要做到重点解决甘肃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其次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是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解决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必然要求,不仅能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促进政校行企协同、产学研创一体,还能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
1 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的意义
从社会层面来讲,职业院校是技术人才输出和科研成果输出的重要阵地,无论是高素质技术人才,还是高水平科研成果,都需要科研卓越管理作为保障。从学校发展层面来讲,科研和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是学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从科研管理层面来讲,近几年学校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及转移转化、学术交流和技术服务的数量和频次都发生了倍数增长,对学校科研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层面来讲,科研和社会服务是教师成长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称晋升不可或缺的条件。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是时代和发展的需求,是更好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
2 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的内涵
2.1 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
2.1.1 转变管理模式
新时代和学校发展的新阶段对科研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科研管理从附属于教务管理到独立管理职能,其承担的使命和扮演的角色也在与时俱进。科研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模式,从事务性管理向参与性管理过渡,从“满足服务要求”到“主动挖掘服务”过渡。管理人员要具备了解行业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熟悉科研管理全过程,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跟进重大项目进展和成果应用成效,在关键节点提高服务的时效性,最终达到卓越绩效目标[2]。
2.1.2 加强顶层设计
酒泉市从过去作为战略要地保障国家安全到现代布局“国之重器”支撑国家发展,始终在全国、全省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酒泉“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前所未有地突出了酒泉市在河西地区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和关键作用。学校的科研发展要紧紧围绕和服务区域发展,抓住区域发展的红利,统筹区域内科技资源,精准分析学校的科研优势和短板,做好学校科研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阶段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分解任务点,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2.1.3 完善制度建设
卓越管理强调制度化管理,每一项科研事务都有章可循,但不僵化、教条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建立制度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满足新变化和新要求。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到成果认定、激励机制再到经费管理等具体操作办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都应该综合考虑、充分调研,既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又能服务于学校科研发展大局。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要牢牢树立按照制度办事的意识,定时回顾和修订制度,保持制度的生命力。
2.2 高水平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队伍是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者和资源整合者,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队伍主要存在专业性不强、科技视野不开阔、待遇低、职业规划和晋升空间不足等问题[3]。高水平的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对科研管理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将管理队伍建设列入重点任务清单,并为管理队伍培训、学习交流等提供强有力的财力和制度保障。其次要通过各种激励政策激发管理人员的内生动力,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提供可观的绩效津贴和职业晋升机会,让管理人员愿意长期从事科研管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最后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有科研经历,才能具备职业敏锐性,才能更精准地提供服务。
2.3 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卓越科研管理需要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引进或培育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通过团队建设培育一批科研骨干,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入科研队伍。各类顶尖人才、杰出青年人才、领军人才等对科研队伍建设的贡献,远不止于个人本身的科研贡献,应该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树标杆、带团队、精准帮扶带动学校整体科研队伍的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通过“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方式,为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和助力。
2.4 高质量成果产出
卓越科研管理服务于卓越绩效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积累是科研绩效重要的衡量指标,但是科研成果更应该突出“质量”。人力、财力、平台等资源有限,在科研资源配置时应当有重点、有针对性,向高水平、高质量、强应用方向发展。科研资源配置要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和学校专业发展,充分考虑人才队伍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不能贪功求大,急功近利,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引导科研人员锚定方向、潜心研究、耐得住寂寞、等得了时间,避免“零敲碎打”地申报成果。
3 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体系建设路径
3.1 以研育人,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的首要职能就是育人,持续为社会输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科研育人的理念与认识。科研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一部分,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同等重要。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科研育人工作方案,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科研育人新格局。其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学实践、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文化活动、科普竞赛等促进“科研育人”理念进课程、进课堂、进实践,更好地促进科研体验的内化,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4]。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5]。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等引入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同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明白学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2 加强横向科研,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横向科研是职业院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6]。横向科研大多是企业委托,贴近企业生产需求,契合最新技术,是以技术问题为导向的科研,目的就是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强化省市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以科技特派员为引领,深入企业,发现研究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增加企业认可度和校企合作的黏性,又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形成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
3.3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是科技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职业院校科技成果产出数量逐年上升,但仍然存在实用性不足、经济价值一般等问题,“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职业院校科研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处置和收益分配政策,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写在大地上,课题做到企业里,成果用到产业中。一是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以项目为载体孵育师生创业。二是建设专业的成果转化队伍。成果转化是一个交叉的领域,需要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专家、金融法律专家、技术转化专家、生产管理专家等多方面的人才提供专业服务。三是优化项目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从学术价值评价向学术价值和转化价值评价并存转变,引导教师致力于转化潜力大的成果,提高成果转化供给质量[7]。
3.4 协同创新,集群式发展
建立政、校、企多方协作机制,对标国家、省、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与认定标准,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多方合作及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聚焦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群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全省 “一核三带”和“四强”战略行动的能力;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省河西走廊职业教育集群、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等,整合区域内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实现集群式发展;探索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元育人机制和体制,实现区域内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结合。
4 结语
职业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8]。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是学校内涵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阐述职业院校科研卓越管理的基本内涵,给出卓越管理核心建设要素,提出科研卓越管理体系建设路径及策略,为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及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必向卓越管理方向发展,且更加切合生产实际,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双高’视域下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与实践”(2022B-489);202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项目实施‘科教研’团队建设破解专业发展困境及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专业为例”(2023GSZYJY-050)。
参考文献
[1] 吴一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构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4(5):59-66.
[2] 刘宏颀,林艳,刘勇,等.在科研管理中实施卓越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学基金,2007(5):292-295.
[3] 潘睿劼.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3(21):119-121.
[4] 姚建建.职业院校科研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职业院校科技,2024(2):104-108.
[5] 伊雯雯.“双高”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7):109-112.
[6] 张德荣.职业院校横向科技项目的“有组织科研”探讨——以苏州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9):263-265.
[7] 孟祥利,曹源,王巨汉.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院校科技,2020(9):94-96.
[8] 李增军,张露颖,于志宏.基于“四个融合”的地方职业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4(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