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2024-10-23 00:00:00赵新礼窦祥骥刘凯
科教导刊 2024年27期

摘 要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针对国内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文章以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我国石油行业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发展现状,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色,提出以创新驱动、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新模式,优化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实践育人”体系和“多元育人”范式,为国内石油院校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石油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石油工程;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06

Research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ZHAO Xinli, DOU Xiangji, LIU Kai

(School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School of Energy,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in China's petroleum industry colleges, taking the School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at Ch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troleum engineering major, a new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driven by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as well as a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discipline found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diversified education" paradigm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majors in petroleum colleges have been optimized,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major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n domestic petroleum colleges.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发展至海洋深水、陆地深层和非常规“两深一非”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领域,对油气工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近年来,在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同共建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合作力度加大,从油气贸易到资源开发,再到技术合作,都对油气工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油气行业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结合国际形势变局及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油气行业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立足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发挥学科优势,成功构建了以创新驱动、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新模式,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新模式。

1 国内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1.1 科学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石油工程专业涉及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在人才培育具体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但目前石油类院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例如项目负责教师结合横向课题研究,根据油气田甲方提出的技术服务需求,列出所做课题实验、数值模拟等内容直接让学生参与,以便完成甲方要求的任务和工作量,由于项目时间限制和经济制约等,未能使学生从油田现场出现的问题中凝练出背后关键的科学问题,从而驱使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实现理论由0到1的突破。此外,全球石油工业发展至“两深一非”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领域,油气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在非常规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科研空白,要求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结合石油工业发展面临的科研难题,聚焦工程难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切实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职责。

1.2 “实践育人”模式有待提升

实践育人就是在学科育人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当前,国内石油类院校对人才的培育及评价主要聚焦于理论课程的学习,考核主要侧重于应试成绩,未能充分实施行业所需的实践活动,或轻视实践过程考核,导致培育的学生很难解决实际的油气田开发问题,难以符合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期望。虽然国内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开展了生产认识实习、相关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但在实际开展时由于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实践中解决的是一些共性问题,甚至待解决的这些共性问题在多届人才培养过程中都没有变化,使得人才从事实践的差异性和个性难以突出。

1.3 石油工程专业“多元育人”阵地需拓展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需要立足专业特色,夯实学科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当前,石油工程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课程思政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缺乏明确的思政内涵,使得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融通性不足。石油工程专业课任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讲授主体,其学科能力与思政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石油工程专业任课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将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政理念融会贯通,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能力,抑或讲授方法不妥当,未能将“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进行有机融合,就会造成教学活动不理想,从而使得课程思政效果不佳。因此,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多元育人”阵地需进一步拓展,实现人才培育红专并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使其融会贯通。

2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探索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的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所谓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油气行业需要大力发展并形成新质生产力,使得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要求更高。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提出了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的创新驱动、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新模式,这既是客观条件所决定,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

2.1 建立创新驱动、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型生产力,国内石油院校在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势必更加强烈。同时,将科教融汇聚焦于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使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油气公司技术发展需求,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前配备学术指导教师,其在本科课程学习期间即可跟随学术指导教师开展行业相关研究,提前进入科研活动,以创新驱动为科教融汇实施赋能增势。本科生在跟随学术导师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在校时间充裕,因此在项目研究中不受时间限制,更加能够体现出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成为石油工程专业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的增长极,从而达到科教融汇的目的。

2.2 加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石油工程专业是紧密联系实践的行业,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要紧密加强同油气田公司的合作,校企联合培育人才,让企业直接参与石油院校人才培育全过程,使培育出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常州大学在石油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般设置两名指导教师,一位是校内学术指导教师,另外一位是现场导师,由油田现场或者油田研究院的行业内专家担任。校内学术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等活动,而校外现场导师则以油田现场生产实践来指导研究生分析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用学校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处理油田开发问题,这不仅实现了研究生提前进入油田企业从事现场生产活动,也为学生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前适应油田文化,是产教融合与校企实现共同愿景的“双向奔赴”,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推向新阶段。同时,油气相关企业可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院校联合成立创新联合体,针对企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中的理论部分,可依托石油院校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联互通。常州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在技术开发、安全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学科发展,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此外,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22年与地方企业共同成立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倾力打造“石油与天然气+新能源+人工智能”特色的新时代能源发展模式,积极践行国家“双碳”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能源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2.3 形成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新阵地

加强思想引领,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石油红色故事是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抓手。“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以铁人王进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为祖国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石油工程学院在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专业任课教师要以学科筑基、思政铸魂形成“多元育人”阵地。石油工程专业具有开展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阵地的坚实基础,以石油地质学科为例,20世纪初,国外专家对我国 “陆相贫油理论”进行了定性。而以李四光等为代表的石油地质学家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以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结合专业经验,在陆相盆地中找到了油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陆相生油理论,他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摆脱国外理论束缚,为新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后辈学习并发扬光大。此外,以钻井和开发为例,2024年3月4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经过200多天的艰苦努力,钻探深度终于突破1万米大关,不仅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也创造了目前钻探1万米深井用时最短的纪录。深地塔科1井万米技术攻关的成功,是新质生产力要求下摆脱国外技术依赖,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表率。任课教师通过油气行业实实在在的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为学生生动讲述我国科学家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创新,是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中学科筑基、思政铸魂“多元育人”的典范。

3 结语

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之下,国内石油院校在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应大力发展创新驱动、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机制,尽早开展本科生横向/纵向项目学术导师带领研究模式,实现源头颠覆性创新,打造科教融汇的 “双向奔赴”。同时,积极推动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通过研究生学术导师和现场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石油院校与油气企业之间成立创新联合体,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创造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环境,创造产教融合的氛围,培养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油田企业用人需要;努力拓展学科筑基、思政铸魂的“多元育人”新阵地,将国内石油工业代表性人物事迹、标志性技术突破、权威性技术成果融入专业课堂,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学生,全身心投入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建设,切实保障uWY3Rw8W3a4M92pWYmJkLDBdicOPZOWeWugwywrRri0=国家能源安全,尽早形成新质生产力,降低石油对外依赖,实现能源独立。

*通信作者:窦祥骥

基金项目:2023年常州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工科’及‘双碳’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GJY2023017);2023年常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油气藏工程”(QZX23020528)。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7). http://www.qstheory.cn/yaowen/ 2022-10/17/c_1129067786.htm.

[2] 何宇澈,林子夜,陈圆圆,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9(01).

[3] 浮历沛,韦梦,王卫卿,等.“双碳”背景下油气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25(6):144-148.

[4] 邢国强,邵冬冬,窦祥骥,等.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研究——以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10):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