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科技创新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静态监控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提升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的要求。文章围绕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需求,构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技创新基地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统。
关键词 科技创新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动态监控机制;信息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Dynamic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s
ZHANG Pengfei, LI Yiji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56)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roviding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by the country.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s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atic monitoring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need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constructs a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s, establishes a dynamic monitoring mechanism, and combin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to achieve a prototype system for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s.
Key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ynamic monitoring mechanism; information system
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第一梯队[1]。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我国,科技创新在新时代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中占据了核心地位[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进一步指明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突出了科技创新在塑造发展新优势中的核心作用。本文聚焦研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监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信息化原型系统,以期促进各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基地对于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估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和促进科技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衡量基地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精确反映基地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基地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驱动力,作为“风向标”为科技创新基地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各基地快速发展。因此,构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文件,但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政策文件和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机制,同时,为确保各指标客观、合理,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还考虑了以下因素。
①可比较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具有可比较性,评估人员可以通过指标对不同的科技创新基地进行公正客观的比较分析;②可量化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对各科技创新基地进行综合和系统化的评估;③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需全面覆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关键领域,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和研发实力等,以确保全面了解基地整体进展;④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实用价值,能够明确指导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路径并提供具体支持;⑤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基地变化及时更新,以精确体现基地的最新状况,保证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项一级指标、八项二级指标及十二项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细节如表1所示。
2 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动态监控是一种用于监测和管理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的有效机制。其对于科技创新基地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机制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实现对科技创新基地各方面活动的全面监控。它可以帮助科技主管部门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其主要特点包括:①实时性。动态监控机制能够实时获取数据,并及时反馈监控结果,使科技主管部门能够随时了解基地的运行情况;②全面性。该机制涵盖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及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能够全面评估基地的运行状态;③灵活性。监控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基地的特点和发展阶段;④预警功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动态监控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预警提示,有助于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⑤持续改进。监控结果可为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基地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较多采用传统的静态监控机制,即科技主管部门发放通知,各科技创新基地准备材料、报送纸质版材料和电子版材料。这种模式信息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理想,无法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5]。
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相关政策文件及国外科技创新基地监控机制的基础上,围绕5W2H要素列出访谈提纲,访谈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科技创新基地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构建了科学、全面的科技创新基地质量动态监控机制。监控机制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科技创新基地质量动态监控机制为科技创新基地将基地建设相关材料提交至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单位可实时查看并审核相关材料,审核通过的材料提交至科技主管部门。然后科技主管部门再次审核材料,并将基地建设改进意见实时反馈至科技创新基地。
3 设计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统
原型系统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验证和演示某一概念、功能或设计而创建的初步版本。它通常具有基本的功能和界面,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原型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快速开发。原型系统的目标是快速构建出一个可演示的版本,以便在开发早期就能够验证概念和想法;②简化功能。原型系统通常只实现系统部分功能或核心功能;③迭代开发。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变化,原型系统可进行迭代,逐步完善和扩展功能;④演示和沟通。原型系统可以用于向相关人员演示和沟通设计思路,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在后续开发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为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基地的日常运营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灵活方便的信息管理[6],推动理论成果转化,本文基于前期研究基础,采用Vue3.0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科技创新基地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统,旨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科技创新基地的高效和精准管理。
3.1 用户需求分析
本原型系统主要面对三类用户,分别为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科技创新基地。在基础需求上,三类用户都需要实时查看科技创新基地的基本信息和基地建设相关材料。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用户还需系统提供快速便捷的筛选、搜索手段,以便准确定位目标内容。在进阶需求上,科技创新基地可以向依托单位申请提交科研材料;依托单位对科技创新基地提交的科研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审核成功后直接将材料归档存储;科技主管部门可以查看所有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并审核相关材料。
3.2 功能模块设计
本原型系统主要包含2个一级功能模块和8个二级功能模块。其中,一级功能模块包含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和材料管理。二级功能模块包含基本信息管理、简介管理、运行状态监控等。其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
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如下:①科技创新基地管理。该功能主要负责管理科技创新基地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基地简介、运行状态、考核状态和基地研究方向等。其中,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基地名称、基地级别和主管部门等内容;简介管理主要包括基地简介和基地照片;研究方向管理主要负责管理基地人员和对应的研究方向;委员会管理主要负责记录基地内学术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的任职情况。另外,科技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内记录的运行状态和考核状态来动态追踪监控基地的建设质量,根据考核结果、考核种类等指标及时调整各基地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助其良好、平稳地运行。②材料管理。该功能主要负责材料的申报和审批。科技创新基地可以在系统内向依托单位申报科研材料,依托单位可以对科技创新基地申报的科研材料进行查阅、审核,审核成功后科研材料将直接存储在系统中,方便之后再次查阅。
3.3 原型效果
基于三类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思路,本文最终开发了科技创新基地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统,部分运行效果见图3(p11)。
由图3可知,在运行状态页面中,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各基地端可以查看对应基地中各活动的运行状态,包括类型、时间、地点等。科技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可实时查看科技创新基地的运行状态,掌握各科技创新基地的实际运行情况。其中,为了用户能够快速地筛选、搜索目标信息并实时查看待审核信息,在系统的上方和左侧分别设置了常驻的搜索框、筛选框和审核信息框(见图4,p11)。
由图4可知,在考核状态页面中,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各基地端可以查看对应基地中各项考核的基本信息,包括考核种类、考核时间、考核结果和考核文件。科技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可实时查看科技创新基地的考核状态,明晰科技创新基地的阶段性运行情况(见图5,p11)。
由图5可知,在材料审核页面中,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各基地端可以查看对应基地的材料审核详情,包括材料名称和材料详情、对应实验室、时间、审核状态等。
4 结语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根本需求,运用文献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构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并结合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科技创新基地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统。本文研究成果对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基地动态监控机制落地工作,助推各类科技创新基地高速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动态监控机制研究”(2022JDR0277)。
参考文献
[1] 刘传斌,刘畅,杨健安,等.高校创新基地建立对科技发展影响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4,42(1):216-224.
[2]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B/OL].https://cdst.chengdu.gov.cn/cdkxjsj/c108859/2022-05/06/ddd7aa12b6284831
b9f3d705cb992daf/files/a8ccf3dbecce4571b2f41390f72e7396.pdf.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01).
[4] 马宝林,安锦,张煜,等.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2):22-28.
[5] 张显明,陈新.科技创新基地整合发展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40-243.
[6] 高迪,魏旗鹏,王彩云,等.跨机构科研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3,44(4):78-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