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全球安全倡议吸引力的“金标准”

2024-10-21 00:00
世界知识 2024年19期

凌胜利: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六个坚持”,明确了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理念指引、基本前提、根本遵循、重要原则、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难题、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实现世界长治久安贡献了中国方案。

面对国际变局,全球安全倡议正当其时

就在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之前一个多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可以说,外部突发事件的刺激是全球安全倡议问世的重要背景,尽管不是全部原因。更为重要且宏大的背景是,国际安全形势持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大国博弈回归且不断加剧,地缘政治对抗更加激烈,包括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跨国疫情在内的非传统安全挑战也更加突出,并与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在一起。而与此同时,对全球性安全问题的多边治理机制失灵,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加强安全治理的呼声空前强烈,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意愿、能力和影响力都在增强。

此外还有一个背景不能不提,那就是非国家行为体对全球安全的影响逐渐增大。比如,在乌克兰危机当中,马斯克所领导的巨型跨国企业通过“星链”这样的先进通信工具直接影响军事行动的发展进程,成为直接的当事方之一,马斯克本人也经常就危机解决路径发表看法,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比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还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传统的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安全治理模式面临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安全形势,针对多种安全议题、多元安全主体、多样安全机制,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需求更加迫切。

面对国际安全的历史性变局,特别是世界各国对捍卫和平、维护稳定的迫切需求,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理应有自己的系统性主张,影响和引导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走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正当其时。相对于近年来对全球经济治理影响不断增强的态势,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还需更加有所作为,提出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而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这也有助于我们统筹安全与发展,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中,全球安全倡议是第二个提出的,但其落实工作相对于另两个倡议来说更加系统和实际。现在距离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已经过去了两年半,中方落实倡议的努力也在不断取得进展。个人认为,有关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传播。2023年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显示了将这一倡议细化到可操作程度的主观意志。与此同时,对全球安全倡议的支持越来越多地反映在我们和世界各国发表的双边联合声明以及国际上众多多边会议成果文件里。这些努力显著推动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传播,增加了国际共识度。

二是实践检验。从沙特与伊朗和解到乌克兰危机,再到巴以冲突,中国针对不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所采取的外交行动、提出的政治主张、发布的立场文件,无不闪耀着全球安全倡议的思想和理念光芒,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理解和认可。

三是机制建设。我们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在内是不同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在外是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等机制“搭台唱戏”,今后可以根据相关条件成熟情况,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实践的功能性国际合作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安全思维的总体性,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国内国际安全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反映。

实效将决定外界支持全球安全倡议的广度和深度

今后一个阶段,我们推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既面临广阔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从机遇面看,国际安全局势的动荡性、对抗性、碎裂性、脆弱性、复杂性还在不断加深,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呈现出更加尖锐难解的特点,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可供中国发挥作用的场域大为增加,并且没有边界。而中国在诸多国际安全问题上拥有不小的道义优势,至少和西方国家相比,比如说在中东、非洲地区,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身上没有历史包袱,更没有历史欠债,和地区内部不同国家、不同派系均保持比较好的关系,在不同问题上的立场相对公允,也就更有条件去开展外交行动,推动中方的意见和主张被更多力量所接受。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理念、原则和方案既体现了中国对和平发展的坚定立场,也符合人类社会对安宁祥和的普遍诉求。

从挑战面看,坦率讲有三个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结合谈论这三个问题,相应提出我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全球安全倡议落实工作的个人建议。

一是如何协调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关系,避免局部零和状况。比如,与印度、菲律宾等国家,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彼此领土海洋争议,对全球安全倡议在国际上的可信度会有直接影响,需要通盘考虑。

二是中国到底能就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外界事实上把它当作检验全球安全倡议含金量的一个标尺。比如在乌克兰危机上,现阶段中国尚难真正扮演斡旋者、调停者的角色,因为发挥这样的作用,必须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中国的方案无法同时获得所有直接当事方的积极回应。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缺乏谈判议价的空间,中方提供的解决方案也难以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巧妙发挥中国作用?是不是多走联合其他利益攸关方共提方案的路径?

2024年7月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落实进展报告2024》封面及报告中所附全球安全倡议核心要义(“六个坚持”)示意图。

三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要形成系统性的战略规划,这是目前尚未及开展的工作。全球安全,或者说国际安全是个很大的“筐”,可以装进去的问题包罗万象,而中国再有能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可投放资源不是无限的。是不是可以有一个突出重点、明确序列、逐层推进的战略规划,基于我们自身和全球共同利益最大化相互结合的需求,在不同地区围绕不同的安全议题,设计中方的具体政策及实施路径,调动各方的充分参与和协调合作。

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归根结底要看维护和平、塑造稳定、改善安全的实效,需要由点及面地形成一些示范效应。实事求是地讲,世界各国都没有理由反对我们的全球安全倡议,但大家在感叹中方仗义执言说出了大多数国家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心里话的同时,更关心这个倡议到底能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这种实效将决定外界支持全球安全倡议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