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更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就安全生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糖业)作为中粮集团旗下主粮板块之一,肩负着“为国谋糖、为国护糖”的光荣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凝聚了“五个两”安全文化理念,为中粮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树立“两如”安全生产意识,凝聚工作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粮糖业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安全生产,提出“两如”安全生产要求,即“防事故如防猛兽、抓安全如抓金山”,坚持把防事故作为重点工作,把抓安全视为抓经营效益,从理念上凝聚安全生产工作强大合力,激发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性。
学习安全方面,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各级党委“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必学内容,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推动各级人员从思想上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
宣讲安全方面,在每年安全生产月,组织各级开展“一把手”讲安全课、全员安全生产宣誓、集中观看安全生产主题宣传片等活动,并在企业微信平台上开辟安全专栏,向员工推送安全宣传片,不断普及安全知识,促进安全理念入耳入脑入心。
保障安全方面,中粮糖业实施安全生产“四进”,即安全生产议题进党委会、经营会、带班值班例会、班组会,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要求党委委员在基层企业调研时,必须同步开展安全检查。截至8月底,党委班子今年累计开展安全调研检查89家次。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四个关键”,即“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组织开展安全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安全示范岗等党建融合活动。
健全“两责”安全责任体系,筑牢责任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责任重于泰山”“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一把手”和安全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一位经理人、管理人员、员工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负责范围内的“第一责任人”。中粮糖业紧紧抓住安全责任这个“牛鼻子”,着力构建“人人尽责、层层负责”的“两责”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压力传导到“末梢神经”。
构建“人人尽责”的责任网格。中粮糖业编制了从总部到基层企业三级安全履职清单,逐个岗位明确安全履职内容,实现岗位全覆盖;基于甘蔗、甜菜、番茄加工等季节性生产特点,梳理出生产季、检修期、冬休期等不同时段的网格化履职要求,实现全年各时段全覆盖;结合各岗位风险辨识,以中粮糖业10条安全保命禁令为基础,编制了岗位安全生产禁令,通过负面履职清单减少现场“三违”作业。通过以上方式,中粮糖业初步建立起覆盖所有岗位的全员安全履职清单。
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清单。结合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按照区域划分网格,明确网格长与网格员,实行网格员负责管理,各级网格长层层监督的管理机制。2023年,中粮糖业党委谋划部署了“人人尽责抓安全,打好百日攻坚战”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组织各单位进一步梳理安全管理网格,更新完善责任网格1093个,压实“最后一公里”安全责任。
实施严密的追责考核体系。把安全网格化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各类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的必查项,通过现场问题,倒查责任链条断点,实施精准追责问责。同时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巡视、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将安全生产业绩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岗位晋升、学习培训、评先奖优等直接挂钩,推动履职落地。
强化“两个别把”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中粮糖业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强调全员要建立“两个别把”安全意识,即有敬畏,别把生命当儿戏;强执行,别把规章当麻烦。通过优化制度标准、推动教育培训、实施监督落实,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优化制度标准,完善顶层设计。中粮糖业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在原有安全标准化体系上,根据组织架构、风险特点、监管流程,精简优化制度,构建起符合中粮糖业实际的三级制度体系;针对面向基层一线的制度标准,重点围绕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处置方案开展专项提升工作,推动标准流程好懂、好记、好执行、好检查、好考核。
强化教育培训,推动制度宣贯。中粮糖业依托中粮集团安全培训教育学习信息化平台,对“一把手”、带班值班领导、业务部门员工、安全部门员工、一线员工等五类人员,建立培训项目、派发培训课程,实现线上分类培训。综合运用集中培训、定期举办讲座、轮流讲授安全课、事故警示等形式开展线下专题培训,提升五类人员安全管理能力。
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制度落地。中粮糖业依托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全年、全天候、全过程视频检查和文件抽查,减少现场“三违”行为,推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落地;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回头看”,查找体系运行系统性问题,推动体系化制度流程落地;开展安全生产“四不两直”检查、“交叉检查”,实现检查工作常态化,推动制度履职落地;开展中粮集团八类重大风险专项诊断评估工作,通过专家会诊,推动重大风险安全管控标准落地等。
善用“两个划分”工作方法,强化分类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中粮糖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提出了“两个划分”的安全管理方法,即“风险分区、作业分级”,通过分类施策、重点施策,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开展安全生产绩效评估,实施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将业态分为生产型、仓储型、会展型,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体系要素,建立中粮糖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评估标准。按照体系审核思路,对业务部、基层企业实施安全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企业划分为A、B、C三级,在科学分类、精准分级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管理。
强化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提升重点企业管理水平。对C级(较差)企业,组织开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5S”基础建设、重大风险专项诊断评估、双重预防机制“回头看”等,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加快补齐安全管理水平短板,提高中粮糖业安全管理水平低线。对A级(较好)企业,导入TPM(全员生产维护)、QCC(品质管制圈)等生产精益管理工具,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一级创建、安全文化标杆建设、对标世界一流标杆建设等工作,拉升安全管理水平高线。
实施风险分区、作业分级,强化高风险区域重点管控。找准高风险区域,将厂区划分为红、橙、黄、蓝四色区域,建立厂区安全风险“四色图”,实施红色区域企业班子领导安全包保责任制,确保高风险区域有领导管。找准高风险作业,通过每日例会开展作业风险研判,重点关注危险作业、承包商作业、变更作业等,建立当日高风险作业清单,动态安排企业班子成员全程盯守,确保高风险作业有领导盯。
发扬“两个骨头”工作作风,强化重点领域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中粮糖业聚焦短板弱项,发扬“两个骨头”精神,即“鸡蛋挑骨头”用心发现问题、“蚂蚁啃骨头”彻底解决问题,实施重点整治,持续推进风险管控水平提升。
深入推进“四化并进”建设,着力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坚持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储备糖库开展机械化散糖存储,彻底消除传统储存方式带来的高处作业风险;研发出的自动化卸蔗平台已在5家甘蔗制糖工厂全面复制推广,每年减少9.9万余次卸蔗过程的吊装作业和19.8万余人次高处作业;联合厂家不断实施叉车改造,从安全附件“六件套”到“十件套”,再到智能防撞系统等,提升叉车本质安全水平;冷库全面上线液氨“冰魔方”在线预警平台,实现制冷机组运行状态远程集中监管和氨泄漏动态远程风险智能监测预警,提升了重大危险源管控水平。
推进班组精益生产,着力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推行以5S、TPM、QCC等方法为抓手的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制定管控标准、提出改善提案、开展“一点课”、实施焦点课题等工作,开展动态考核评比与激励,激发一线人员工作责任感与创造力。截至今年8月底,已累计评选出有效改善案例5582件,“一点课”1064件,推动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综合保障水平。中粮糖业把重大风险应急管理作为突破点,对在建项目、特种设备等重大风险,开展坍塌、燃气锅炉爆炸等重大风险情景构建;把典型事故情景演练作为发力点,联合地方政府在崇左糖业、太仓冷库开展蔗渣堆场埋人、制冷机房液氨泄漏应急演练观摩活动,各基层企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演练295次,有效提升了基层企业初始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是幸福、是效益,保安全才能谋发展。中粮糖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完善“五个两”安全文化,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中粮糖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