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米消费渠道变化与思考

2024-10-19 00:00刘石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3期

摘要:近年来,国内大米市场消费方式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米消费放缓,社区平台、电商直播等新零售模式配送以其便捷、低价的优势成为居民大米消费新趋势,与传统的零售模式形成正面直接的竞争关系,新旧业态加剧矛盾。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行业规范,大米消费渠道变化面临着监管困难及不便于储备应急等风险,新形势下需要通过优化法律条款、强化新业态监管力度、创新储备应急模式以及优化仓储物流布局等,推动形成大米消费产业健康发展新格局。消费端也要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强消费者引导,倡导品质化消费,营造积极、良好的消费氛围,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关键词:大米消费;渠道;消费模式;挑战;风险

中图分类号:F04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40306

Changes and thinking of domestic rice consumption channels

Liu Shilei

( China National Grain & Oils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834 )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new situations and new features in the domestic rice market. The income level of residents has increased, and rice consumption has slowed down. The distribution of new retail models such as community platforms and e-commerce live broadcasts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rice consumption for residents with its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and low price, which has formed a direct and positiv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ditional retail model,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formats has intensifi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strict industry norms. The change of rice consumption channels faces risks such as difficulties in supervision and inconvenience in emergency storag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onsumption industry by optimizing legal provisions,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f new formats, innovating emergency storage modes 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The consumer side should also continue to promote supply-side reform, strengthen consumer guidance, advocate quality consumption, create a positive and good consumption atmosphere, and promote consump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 rice consumption; channels; consumption pattern; challenge; risk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创新,人们信息交流和商品流通的渠道发生变革,对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消费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国内大米市场消费方式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供需上表现在企业稻谷库存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激烈市场竞争及需求持续低迷下,企业采取降价走量方式加快库存消化、确保市场份额。销售方式上表现在受新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影响,市场消费需求分流,传统大米消费渠道挑战接踵而至。

1 国内大米市场消费现状

1.1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米消费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3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2023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消费已由最初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的健康型转变,食物消费结构也进入新的转变阶段,人均大米消费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但蔬菜、水果、蛋、奶、水产品等食物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1.2 新电商、新业态分流大米消费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传统商业生态,线上交易逐渐成为人们采购生活物资的主流方式,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汇。社区平台、互联网配送以其便捷、低价的优势已成为居民大米消费新趋势[1]。平台通过其较强的话语权压低上游供货价格、资本补贴下游销售价格,把大米作为其引流产品,零售价多已低于企业大米出厂价,通过低价促销粮油产品来吸引流量,销售量优于传统市场,分流了大米市场消费需求。

网络平台的补贴促销极大地压制了市场价格,使大多数加工企业从市场采购原粮加工难以盈利,导致加工企业间销售分化差异大,传统销售批发市场受到挤压。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效的信息,研究用户消费习惯,预测市场动向,实现精准营销[2]。社区团购、电商直播所代表的新零售模式与传统的零售模式,形成正面直接的竞争关系,新旧业态加剧矛盾。

2 大米消费渠道变化的潜在风险

2.1 缺乏严格的行业规范,马太效应明显

目前社区团购已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主战场,优惠券、秒杀活动等刺激消费与订单量的方式层出不穷,并且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通过提供高额补贴进行“价格战”,其实质为一类营销策略,但此类方式已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在形成规模用户和市场后便会停止,继而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市场垄断,可能反过来对消费者进行“收割”。同时,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让大米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经销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大米属民生基本领域,不可持续的竞争模式长远来说会加大消费者生活成本。

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行业规范,新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模式也一样。好的电商生态环境需要有效的行业规范指导与必要的监管手段配合。如网上购买大米可能与实际品质差距甚远,甚至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无法直观地对商品的实际信息进行考量,且目前电商领域,有效的商品追踪溯源系统还未完全建立,商品的退换货机制也有待完善[3]。

2.2 面临监管困境和储备应急风险

新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模式具有单次销售体量小,商品批次多、来源渠道复杂、销售频率高等特点,其交易、货物、物流、支付等信息也并未实现监管互认、信息互换、执法互助,客观上决定了监管较为困难。

目前社区团购等新电商多采用供应商—共享仓—中心仓—网格站—自提点的多级供应链,供应链环节多、弹性差,均存在物流与供应链效益低的问题。而食用大米需求的主要特点是频次高,周转快,多级供应链势必影响产品损耗与质量进而引起成本问题,不便用于应急储备。而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积极承担着保质量、保供应、保价格的重任,但现如今承担应急储备的加工企业和批发市场在新电商影响下经营困难,因此在重大储备应急层面,协调新电商与传统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营至关重要,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落脚点[4]。

2.3 新电商产品质量难以把控,不利于消费升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进入了消费体质扩容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让百姓从“吃得饱”转变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为新发展格局中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但从大米的供给端现实来看,我国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尤其是新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价格战中引入的低质量大米,已经被贴上“粗制滥造”的标签,降低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对高质量大米产品形成挤压,属于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导致的局部短缺现象,供给端的失灵影响了需求端的消费升级[5]。新电商的大米供应商多为小型加工企业,加工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低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凸显,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无法对所购大米进行“望闻问切”,对于质量的判断多依据购物评价,此种途径为刷单作假行为提供了空间,通过虚假评价营造质量优质、好评如潮的假象,伤害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3 新形势下防范潜在风险的建议

3.1 优化法律条款,强化新业态监管力度

按照经济学思路,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常态,新技术、新业态对旧业态的冲击造成相关行业的利益损失是竞争中的自然现象,法律不应干预;法律干预的前提是新业态经营者采取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涉及重大民生。社区团购等新电商价格战中低价营销行为是适用于价格法的规制的,但现实中的行政执法原则上需要以法律明文条款为依据,因此需要结合新电商平台的特点,对现有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条款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对新电商等特殊平台下的价格补贴行为予以规制[6]。

政府层面看,目前新电商系统掌握居民大量的数据资源,为了防止此后消费者利益受到整体性的长期损害,可建立针对新电商、社区团购等平台的全流程追溯系统,加强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监管力度与效率[7]。另外,基于新业态系统的虚拟性与非直接接触消费的特征,可构建线上信用管理体制,制定评级标准,让消费者方便获取企业、产品信用信息,确保消费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后需要完善消费品质标准体系,优化商品供给,提升市场准入门槛,实现以标准促进质量提升[8]。

3.2 创新储备应急模式,优化仓储物流布局

目前大米等成品粮的储备应急大部分依靠加工企业,因此继续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米加工企业,并在运输、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仍有必要性。同时鼓励电商、社区平台等新平台业态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组建新型储备园区、基地,推动形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大米收储的流通新格局[9]。另一方面,可围绕产业和市场集聚地,整合物流设施,提高仓储物流的辐射空间范围,提升仓储物流规模化运作程度。

3.3 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因此,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市场供给与需求不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而消费升级是在动态平衡过程中不断实现消费需求与有效供给相匹配的过程,因此在大米加工生产的供给端,需要继续进行供给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和适配性,助力消费升级[10]。从消费端看,居民消费在时间上具有“消费黏性”,对于消费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因此需要持续加强消费引导,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消费信息,倡导品质化消费,营造积极、良好的消费氛围,推动消费转型升级[11]。

参 考 文 献

[1] 焦翔,沈光宏,杨彬森,等.城市居民品牌大米消费认知与购买行为研究:基于苏南5地市的692份问卷调查[J].中国稻米,2022,28(1):23-27.

[2] 段蔚.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团购的经济法规制[J].法商研究,2022,39(2):77-89.

[3] 郭雪松,陶方易,黄杰.城市居民的食品风险感知研究:以西安市大米消费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4(11):19-28.

[4] 曹宝明,黄昊舒,赵霞.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的演进逻辑、现实矛盾与优化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2(11):25-33.

[5] 季芳.生鲜农产品电商直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及对策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48(1):33-35.

[6] 周剑平.电商直播监管的难点与对策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8):72-80.

[7] 邓学飞,孟新华,吕敏.平台经济下直播带货税收治理问题研究[J].税务与经济,2022(5):45-52.

[8] 赵璧,高巍.消费升级背景下江苏省粮食行业供给优化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3):14-18.

[9] 韩建军,侯纪伟,程玉,等.中国省域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风险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56(4):706-714.

[10] 曾晶,青平,霍军生,等.基于区域级BPI的中国作物营养强化优先序:以富铁大米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20(10):4-20.

[11] 宋科,虞思燕,杨雅鑫.消费升级再审视及历史回顾: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纵横,2022(12):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