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精神与建筑类职业院校课程融合探究和实践

2024-10-19 00:00:00岳现瑞 蒋艺 谭丽丽 庞玲 伍艺 蒋燕
公关世界 2024年20期

摘要:本文通过充分研究鲁班精神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分析总结鲁班精神的关键元素,结合目前建筑类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鲁班精神元素与建筑类职业院校课程融合的思路和实施方案,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鲁班精神与建筑类职业院校课程融合的关键要点,架构在鲁班精神、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鲁班精神;三位一体;课程思政

引言

2018—2022年,“工匠精神”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工匠精神,培育民族情怀”。报告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的重视。从大国重器到民间传承,中国的工匠们始终以专注和坚守书写新时代的篇章。在新征程上,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一、鲁班精神及其精神元素分析

作为建筑类职业院校,秉承着鲁班精神的传承与应用,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结合当前社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需求并结合鲁班故事,将鲁班精神归纳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这8个字。

(1)敬业。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1]。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正如老子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基业长青的事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4)创新。“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陶醉、痴迷,但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其中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2]。

二、鲁班精神“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1)研究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国家政策,探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适合建筑类职业院校鲁班精神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2)基于鲁班精神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专业群中选取专业拓展课《桂风壮韵建筑基础》、基础课(数学或体育)、活动实践课(雅韵课堂)为例,开展该模式下的鲁班精神课程思政建设和探索,通过试点实践研究,逐步推广到专业群其他课程。

(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模式——学分银行。

三、鲁班精神“三位一体”实施方案

建筑类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教材中增加“鲁班精神课程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中国传统读书人最高理想为主线,充分提炼、挖掘专业核心课程所蕴含的鲁班精神思政元素,实现鲁班精神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步推进,实现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大格局[3]。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也是读书人的个人成长路径“鲁班精神课程思政”元素,具体细化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进行分类,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设计出鲁班精神课程思政的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相关的落脚点,通过案例、知识点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有效地传递给学生[4]。

每个思政元素的教学活动过程都包括:内容导引、展开研讨、总结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鲁班精神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是针对课堂教学而专门设计的,以编制的《桂风壮韵》教材为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结语

鲁班精神课程思政任重而道远,实施的关键是各教学团队与鲁班精神思政教师结成课程建设队伍,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研讨教学组织计划,凝练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逐步形成可供职业学校推广课程设置模式。同时,通过鲁班精神课程思政项目的实施,能带动一批教师团队,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提高学校总体办学水平。

本文系1.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工程造价专业群课程思政的探究和实践——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项目编号:GXZZJG2021B040);2.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中等职业学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德育工作“123”融合路径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22B037);3.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鲁班精神”在建筑类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为例》(项目编号:2023B182);4.2023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四能四岗八段: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工匠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23B05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2]李庆丰.大学教学改革应重视对课程知识选择的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03):27-31.

[3]丛超.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职教通讯,2021,(09):34-38.

[4]李如瓛.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02):42-47.

(作者单位:1.广西城市建设学校 2.南宁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