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歌历经唐诗、宋词和元曲的辉煌灿烂,到了明清时期依然名家辈出,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精彩之作。这些精彩的篇章有诗,有词,还有曲。
文化讲坛
别具魅力的明清诗歌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这可能就是才子唐寅为明朝时期的诗歌,略带谦卑的表白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应该就是学者赵翼为清代的诗歌,充满自信的宣言吧?明清的诗歌,无论是诗、词还是曲,都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以及独特的韵味。
明清的诗歌,有无法挽回的让人痛心的遗憾。无论是诗人数量,还是诗作的数量,明朝诗歌都是相当庞大的,但遗憾的是,未能出现像李白或苏轼那样的文学大家。其实,明诗是有机会出现大家的,例如被誉为“明朝诗人之冠”的高启,他才高八斗,诗作取材广泛、博采众长。他的七言古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笔力雄健,音韵铿锵,舒卷自如,颇有盛唐气象,是一首歌颂祖国统一的赞歌。然而可惜的是,由于他的孤高耿介,引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恨,最终被杀害。清代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总结时期,诗、词、曲皆有名家名作涌现。其中,词人纳兰性德更是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大家。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灵性,艺术造诣极高,可惜天妒英才,年纪轻轻他便染病离世。
明清的诗歌,充满了对世事不公的愤慨与抨击。明代的解缙,不仅是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大学问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七言绝句《桑》中写道:“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丝汝,却教桃李听笙歌。”这首诗描绘了桑树为了养春蚕和秋蚕,一年中两度被采摘桑叶,可谓是受苦最多的树木。真正为国为民造福的是这些默默奉献的桑树,然而,享受着笙歌和赞美的,却是那些桃树和李树。这不正是对那个时代无私奉献者默默无闻,而哗众取宠者广受赞美的真实写照吗?
明清的诗歌,如同开不败的鲜花。相较于明清的散曲而言,明清的戏曲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戏曲总体来说属于戏剧的一种体裁,而那一曲曲唱词,往往就是一首首真挚深情的诗歌。明代戏曲的代表作要属汤显祖的《牡丹亭》。《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走在梨香院外,偶然听到两句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不觉心中一动,又听见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黛玉越觉有味,再仔细听时,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泪如珠落。清代戏曲的代表作有孔尚任的《桃花扇》,这部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表现了百姓的亡国之痛。在结尾的《哀江南》套曲中,有这样的唱词:“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慷慨苍凉,长歌当哭,历来受人称道。
明清的诗歌,有挡不住的社会变革的呼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变革的迫切性。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坚信,只有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才能让社会环境重新焕发生机。
明清的诗歌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具有别样的风光、别样的情怀、别样的魅力。
经典课堂
讽刺辛辣,入骨三分
——《古风·大车扬飞尘》《朝天子·咏喇叭》比较赏析
李白的《古风·大车扬飞尘》与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都是讽刺文学的经典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风·大车扬飞尘
李 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朝天子·咏喇叭
王 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我们仔细揣摩,便会发现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
都生动描写了宦官的嚣张跋扈。李白在《古风·大车扬飞尘》中,通过“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这样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宦官在京城大道上肆无忌惮地飙车,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的场景,李白仅用这区区十个字,便写活了宦官们的嚣张气焰。而明朝的王磐,也在《朝天子·咏喇叭》中描述了宦官把持朝政,作威作福的事实。喇叭和唢呐的声音,象征着宦官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都熟练运用了夸张手法。在《古风·大车扬飞尘》中,李白夸张地描绘宦官们的住所“连云开甲宅”,以及斗鸡者“鼻息干虹蜺”,通过这些夸张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宦官们的奢靡生活和斗鸡者的骄横神态。在《朝天子·咏喇叭》中,王磐通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样的夸张表达,刻画了官船仗势欺人、横冲直撞的形象,同时揭露了宦官们欺压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
都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在《古风·大车扬飞尘》中,“行人皆怵惕”这一侧面描写,通过行人的惶恐进一步烘托出斗鸡者的嚣张神态。而在《朝天子·咏喇叭》中,“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一句,同样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出宦官们祸害军民百姓的丑恶嘴脸。
不过,两首作品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体裁不同,风格迥异。李白的《古风·大车扬飞尘》是一首古体诗,其语言典雅,讽刺意味辛辣;而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一首散曲,语言风趣,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悲痛。
内容不同,写法有别。李白的诗不仅嘲弄了宦官,还讽喻了唐玄宗对斗鸡游戏的喜爱,从而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在写作上,诗人采用了描写街头见闻的形式组织全篇,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相比之下,王磐的散曲则专注于讽刺宦官,在写法上通过“喇叭”“唢呐”借物喻人,揭露宦官作威作福的丑恶行径。
小练习
1.在白居易笔下,宦官(太监)又是怎样一副装模作样、骄横无理的形象?请用《卖炭翁》中的原句回答。
2.上面两首名篇,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2.提示:根据自己的爱好回答即可,理由可参考上文。
古今漫谈
十六岁殉难的夏完淳,与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相比毫不逊色。
“孝”“义”并行夏完淳
眭 川
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处于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环境当中,谁还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成长呢?答案就是抗清少年夏完淳,至少他也是其中之一。天资聪颖、出类拔萃的他,九岁就写下诗集《代乳集》,后来,当国家面临困境,他便跟从父、师起兵抗清,走南闯北,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
十六岁的夏完淳和父亲不幸被清兵围捕,千钧一发之际,夏父将所著的《幸存录》手稿交给夏完淳后,便跳入了波涛滚滚的松江。夏完淳在后来的《六哀》诗中,用“从容蹈东海,景耀长回烛”的诗句,倾吐了对父亲的哀思。
夏完淳虽四处奔波,却时时翘首南望,渴望看到故国的旌旗,并酝酿着重新投入故国的怀抱。只有经历过战争考验的人,才能够形成救万民于水火的胸怀;只有经历过民族仇恨洗礼的人,才能够写下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
夏完淳被清兵逮捕后,在狱中泰然自若,笑看生死。历史的风云、民族的大义,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坚强可以让人无畏,无论经受生活怎样的磨难,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博爱可以让人无私,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始终心怀天下,不以一己之私挂怀。夏完淳在其《狱中上母书》中便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他向母亲表达了自己忠贞不屈的赤子之心:“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夏完淳虽在其文中多次提到自己没有尽养母之责,并责己不孝,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他选择了后者。
夏完淳用血与泪铸出了我们熟知的千古绝唱《别云间》,这是他即将被解往南京时所作。他有一颗金石般的心,抱着视死如归、绝不苟活的决心,但他毕竟是血肉之躯,金石般的心也有柔软的一面。面对即将永别的故乡,他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让他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
当夏完淳昂首挺立于断头台前,浩然正气充斥于他的体内,可赞、可敬、可泣。“孝”和“义”融于一身的少年英雄夏完淳虽被杀害了,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将永驻人间。(选自《少年作家》,文章内容有删改)
小练习
1.第一段“至少他也是其中之一”可否删掉,为什么? 2.文章在讲述夏完淳故事的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不宜删掉。作者加了这一句,让表达更为严密。
2.揭示人物可贵的品质,让文章观点更鲜明,感情更充沛,主题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