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徐林祥教授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详细解读语文课标精神,深入分析统编语文教材,重视培养教师数字素养,适应了新时代高校语文教师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
徐林祥教授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已于2024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高等院校学科教育学教材、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不仅适用于高校语文教师教育,而且对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材编制、语文教学实施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除绪论外,由“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两大模块构成。其中,“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模块包括“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两章;“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模块包括“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分析”“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程资源”四章。相较于2016年版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所设计的三个模块、九个章节,第2版教材的内容更加整合。该书分篇章、多维度对语文课程与教材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阐释了语文与语文课程的含义、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语文课程的目标,揭示了语文学科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了学科教育学教材的德育功能。通读全书,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全书贯穿着“语文课程就是教学祖国语言的课程”[1]的理念。汉字不仅是汉民族记录汉语的文字,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汉语不仅是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语文课程的实质在于它是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课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我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正确理解并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中小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不仅具有掌握生存工具、奠定发展基础的价值,而且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纵向梳理,鉴古观今,详细解读语文课标精神
自清末独立设科以来,我国语文课程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该书对我国各历史时期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文件、语文教材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这种爬梳整理,不仅是为了理清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发展过程,更是为了鉴往知来,审视语文课程与教材嬗变中的经验与问题,从而把握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例如,该书第二章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便是建立在对学堂章程、国文国语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这四个时期课程文件回顾的基础之上的。同样,该书第三章对语文教材编制理论基础、语文教材结构类型与构成要素的论述,也是建立在对古代语文教材、现代语文教材考查的基础之上的。如此追根溯源,不仅使学习者了解语文课程文件、语文教材编制中的“变”与“不变”,进而把握语文课程、语文教材的演变规律,而且也使该书对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编制的阐释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显得持之有故、令人信服。
三、横向展开,切中肯綮,深入分析统编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对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是全面且深入的。从宏观上,该书阐述了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总体框架;从微观上,该书解读了教材文本的具体内容,揭示出语文教学文本对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价值。
对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该书侧重于对各类文体与单篇文本的分析。“文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文本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学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础。”[3]该书第四章阐述了语文教材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诗文的教学要点和分析思路,并附有该书编者撰写的文本解读的示例。该章还对初中写作教学、初中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详细的教学建议。
对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该书侧重于单元整体的分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在主编徐林祥教授看来,“语文学习任务群既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载体,又是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同时还是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4]该书编写者将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教材中的18个学习任务群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不仅分析了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要求,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既让学习者有一个总体了解,又能让他们明确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同时,还能根据教学建议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四、紧跟时代,面向未来,重视培养教师数字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随后,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这都意味着,教育数字化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对于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来说,数字素养是其必备的素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紧跟时代潮流,在第六章“语文课程资源”中,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别对语文课程数字资源的来源、开发原则、开发过程做了若干说明,并且还介绍了数字资源的经典学习模式:WebQuest。该书编写者敏锐地注意到培养语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从数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到数字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都进行了指导,旨在增强学习者数字化意识、培养数字化专业技能。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该书编写者迎接挑战,迈出了“将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不断探索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的坚定步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解读课标精神、分析语文教材,紧跟数字化潮流,守正创新,力求把育人的“金针”度于每一位学习者,是一本适合高校语文教师教育的教材,也是一部适合中学语文教师进修的读物。
参考文献
[1][2][3]徐林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26,30,147.
[4]徐林祥.语文教育回望与前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271.
[作者通联: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