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打造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和集散地

2024-10-17 00:00郑玮
支点 2024年10期

10月8日清晨,当荆州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古村河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李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撒网-打捞-交易,李伟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他家的鲜鱼上午就能运到湖北最大农贸市场——地处荆州高新区的荆州市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通过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夜幕降临,1200公里之外,洪湖清水鱼已经端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农贸物流通达全国之际,洪湖鱼还被荆州企业“一鱼多吃”。通过精深加工,企业将鱼肉做成红烧鱼块、剁椒鱼头等预制菜菜品,直供餐饮终端,鱼糜则做成食品工业原料,鱼的废弃物加工成鱼排粉饲料,既实现了淡水鱼产业的深度价值挖掘,也完成了产业链的全闭环。

近年来,荆州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全链升级,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作为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板块,农产品加工业已成长为荆州市四个千亿产业之一:荆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600家。荆州还诞生华中地区唯一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荆州高新区,区内的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唯一国家级淡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根据最新的战略规划,农业大市荆州将聚力打破农业“大而不强”的瓶颈,要做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和集散地。

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全国前五

俯瞰中国地图,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湖北中南部冲积出富饶的江汉平原,平原腹地便在荆州。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荆州自古以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中国粮仓”,农业资源种类繁多。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从国介绍,荆州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其中,淡水产品产量连续30年位居全国市州之首,荆州也被称为“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全国人民每吃5只小龙虾,就有1只产自荆州。

因恰好处于“中部之中”,荆州在打造全国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方面,拥有“得中独厚”的优势。

9月初,荆州西部的两湖绿谷小镇里,全国各地的农贸物流车川流不息,每辆车被商户装载满满当当后,再从复兴大道出发,在清晨曦光中,荆州好货被送往全国各地。

“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年交易量已经达800万吨、交易额超过51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农批市场前五。”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蒲海燕向支点记者介绍,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周边二、三级农批市场的采货中心,拥有蔬菜、水果、干货等6大市场,商户2万多家。

如今,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产品集散离不开冷链“保驾护航”。

一条马路之隔,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面,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内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白色大型冷库初见雏形。

该产业园是荆州打造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的重点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有智慧冷链仓储集配区、加工车间分拣区、综合展销交易区等6大板块,一次性存货可达30万吨,进出库货值过百亿元。

供销冷链(荆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驰介绍,园区是央企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在江汉平原布置的冷链“支点仓”,建成之后将成为华中地区体量最大的高端冷链物流园,预计实现年流通额30亿元以上,有望成为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冷链物流骨干网节点。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5月上旬试运营,运营期间正好赶上小龙虾大量上市和加工生产季,荆州和周边天门、潜江、仙桃不少商家通过冷链仓储拉长了销售周期,仓库里冻品小龙虾占比80%,有效赋能周边小龙虾企业。如今,项目一期总吞吐量达8000吨,总产值3.2亿元。

不论是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还是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两者均在荆州高新区实现了“货到荆州活”。

荆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熙胜表示,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重点打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冷链物流、预制菜产业园、研发和跨境电商“四大片区”,现已建成两湖淡水品批发市场、两湖农资农机市场、锦欣水产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4家。待项目全部建成后,荆州高新区预计实现农产品年交易量1600万吨,也将完成从“农业小镇”到“产业新城”的蝶变。

农产品加工成为首个千亿产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这就意味着,荆州不仅要打通农贸物流堵点,实现横向一体化,还要着眼生产加工环节,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延链、补链、强链、融链,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

实际上,去年荆州农业就已交出靓丽成绩单,规上农业企业加工产值达1033.2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35.65%,成为荆州首个超千亿级产业。

走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记者看到,厂区车间洁净明亮,一批现代自动化设备正在加速运转,伴随着香味四溢的鸭肉制品,工人们正在快速打包新品,这些产品将通过山姆、沃尔玛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依托荆州洪湖有独特的荆江土麻鸭品种,我们现在能把一只鸭子‘吃干榨净’。”小胡鸭办公室主任陈海艳介绍,公司2020年投入35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引入灌装、解冻、打包等现代化装备,生产效率提升了30%-50%,公司也实现了鸭腿、鸭翅、鸭脖、鸭杂、鸭架、鸭舌等全产品体系布局。去年,公司加工荆江土麻鸭500万只,销售达8亿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

目前,小胡鸭现有连锁经营门店3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荆州、武汉、湖南、安徽、深圳等地,公司还开发了“王松小鲜卤”子品牌,社区店已有70家左右。

“现在小胡鸭已经成为湖北省上市后备企业,正在冲刺上市。”陈海艳介绍,公司正计划投资3.5亿新建小胡鸭食品工业园,并联合武汉轻工大学,投资3000万元建设湖北省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度赋能产业链。

同样围绕荆州水产品做文章的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则瞄准了水生蔬菜赛道。公司从小藕带中挖掘出“大产业”,藕带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5%。2017年,华贵水产对莲藕深加工,发展出藕丁、藕圆、藕条等细分产品,还将湖北经典菜品排骨藕汤进行标准化生产,卖出了2000万袋排骨藕汤,销售额达3亿元。去年,华贵水产实现销售额18亿元,和绝味、周黑鸭、莱菜等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并成为盒马、大润发、麦德龙、锅圈食汇等品牌供货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认为,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力量,而农产品加工离不开品牌化发展之路。

万农水产就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型,万农水产董事长李成利介绍,公司依托“两湖”“洪湖”等系列品牌,开发出100多个SKU(最小存货单位),从水产动物蛋白食材加工向水产动植物蛋白食品全链路延伸,同时推出洪湖莲藕粉系列及水产中药养生茶包(芡实、荷叶茶)等产品,深耕大健康产业,去年实现销售额5亿元,真正实现养殖+加工+品牌一体化发展。

小胡鸭生产车间(支点记者 郑玮 摄)

杨从国介绍,目前,荆州已拥有156个“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4个,8家企业产品入选“荆楚优品”目录,荆州鱼糕成为全国200强农产品公用品牌,洪湖莲藕、荆州鱼糕登陆央视品牌强国工程。

瞄准百亿级预制菜市场

在农业商贸和精深加工同步发展之际,荆州农业还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湖北上市公司九州通在荆州投资成立洪湖市万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布局鮰鱼及水生蔬菜产业链;福建上市公司安井食品收购荆州企业,成立洪湖市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发力预制菜市场;中国500强企业湖北联投“重仓”荆州,和华沛农业发展集团合资建设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投资20亿元瞄准了预制菜赛道;荆州本土也培育出2家农业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华贵水产和小胡鸭。

荆州由此切入预制菜赛道,着力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实现农业产业倍增效应。

王凤忠认为,预制菜是农业向工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对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2022年,荆州市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69家,总产值120.76亿元,已经由产品型发展阶段过渡到集群式阶段。

作为荆州预制菜重点项目,湖北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和中国食谷·华中国际预制菜加工展示交易中心受到更多关注。

湖北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总经理孙少兵告诉支点记者,园区将打造集楚菜食品加工、冷链仓储与物流、城市配送于一体的华中楚菜食品加工供应链服务平台,为楚菜食品提供展示、检验、社交平台。为此,园区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2栋三层现代化加工车间,总建筑面积46459平方米。车间内配备了先进的加工设备,无论是生产还是包装,都能高效完成,满足企业的各类深加工需求。

中国食谷·华中国际预制菜加工展示交易中心作为2023年湖北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帮助荆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迈入预制菜赛道。

园区运营方荆州楚闽食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玉帅介绍,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将建设国际国内冷链食品展示交易区、预制食品展示展销区、冷链仓储分拣区,引进国内外精选食品及预制菜,与本土菜品形成产业聚合,丰富壮大预制食品产业,最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国食谷”。

中国食谷·华中国际预制菜加工展示交易中心(支点记者 郑玮 摄)

“我们公司生产的预制菜已多年向龙头餐饮企业供货,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新宏业食品副总经理李育庆表示,公司的整虾加工预制菜,已做到了行业第一,年加工超1.5万吨,产值达10亿元。

尽管在农业结构优化和链条布局上取得一定成果,但荆州农业“大而不强”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

杨从国表示,荆州是农业大市,但大而不强。荆州市农业局数据显示,全市农产品加工率约70%,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仅15%,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比值0.98:1,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中国农业500强企业中,湖北农发集团、新洋丰、湖北省粮油集团、安琪酵母、良品铺子、周黑鸭、京和米业等11家鄂企上榜,荆州为零;荆州市过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仅10家,过5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还相当滞后。

“农业加工企业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不够,就容易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李育庆也认为,荆州需要及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帮助企业抓住预制菜风口,找准产业发力点。

对标山东寿光、河南漯河等农业、农产品加工发达地区,如何真正发展为农业强市,荆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