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热议多年的“延迟退休”正式落地。
渐进式延迟退休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政策。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70多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国民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50年代人均寿命不到50岁,现在已达78.6岁;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超过60%,相比增加的学习时间,人才的工作年限明显偏少;2023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1%,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是老龄化的关键因素,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就我国而言,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后人口增长较快,1970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低生育水平已经持续长达30余年。2021年中国总人口到达峰值,2012年起劳动适龄人口逐年减少。人口总量负增长、劳动适龄人口加速减少、老龄化进入加速时期,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
“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的显著特征。“未富”,如居民收入整体偏低、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偏大、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水平偏低等。“先老”,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仅用时20多年,老龄化开始晚但进展快。中国已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老龄化程度也高于同等收入国家。“未富先老”,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发展新常态相交织的结果,反映中国老龄化的程度明显超前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不期而遇的老龄化,一方面将减少劳动力供给,对消费需求、产业结构、经济潜在增长率产生重要影响,过早削弱经济增长的动能;另一方面将增加全社会用于社会保障、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增加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
老龄化是压力,只有把压力变为动力,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才能破解“未富先老”难题,形成新的经济良性循环。
从供给侧发力。一是发展银发经济。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产生的巨大需求,注定了银发经济的朝阳产业属性和成长的可持续性,银发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流产业之一。二是释放农业劳动力和大龄劳动力。中国劳动年龄(16至59岁)人口总数为8.7亿,农业中占23%,远超发达国家的3%,而1个百分点的劳动力就是870万。同时,为大龄人提供适宜的工作机会,如延迟退休年龄、专业人才弹性退休。三是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一个要素替代过程,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意味着资本替代劳动,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发展需要从高度依赖要素投入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驱动,发展人工智能,提高潜在增长率。
从需求侧发力。一是挖掘消费潜力。中国人口接近占世界的18%,居民消费却只占世界的12%,将消费占比提高到18%的水平,意味着消费可以增长近40%。老龄人的生命周期变化快、消费需求变化大,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可挖掘的消费潜力很大。二是加大公共服务建设。要“老有所养”,加快健全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要“老有所为”,支持适龄老年人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经验表明,在发展的较高阶段,通过让人人享有基本和充分的公共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三是加大再分配力度。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高,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整体消费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刘易斯拐点,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必须用新的发展方式替代旧的发展方式,用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替代传统动能。中国有超大规模人口、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创新创业活动,应对老龄化挑战,要牢牢把握这一国情。要着眼于增量的挑战、结构的潜力、总量的机遇,从人口红利转变为改革红利,以新质生产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