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事业所需、群众所盼,也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无论在什么岗位、遇到何种境遇,都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我做起。
不可否认,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少数“躺平式”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这些人不但自己贪图安逸、庸懒散拖,还整天满腹牢骚、专爱吐槽,四处散播负能量,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党员干部选择“躺平”,诚然与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用人导向偏差、激励机制不公有关,但是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呢,是一味抱怨,还是默默努力?是随波逐流,还是奋起担当?是浑噩度日,还是有所作为?当我们一时难以改变环境、改变他人时,不妨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很多党员干部在表态发言时常说,“把自己交给工作,把进步交给组织”。其实,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不能因为一时一事所遭遇的不公和挫折,就心灰意冷、黯然神伤。况且,干工作原本就不是为了谋求晋升,如果执念于此,总觉得组织对不起自己,早晚要误入歧途。
少点抱怨,多点努力。“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天天抱怨和哀叹,于事无补、于己有害,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躺平”的借口罢了。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消解一切积极向上的动力。人们常说,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保持阳光心态,放低做人姿态,多看多学他人长处,身体力行传播正能量,多为单位和集体提供正向情绪价值。改变大环境也许太难,那就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小气候”,让更多阳光照进来。
看淡职务,看重作为。“把平凡的工作和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平凡就是伟大。”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的心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好干部在哪个岗位都能出彩。我们要珍惜每个岗位,勇于担当尽责,追求精益求精,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问心无愧。不管别人如何,自己始终敬畏使命,不动摇、不懈怠、不止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持之以恒、用心用情做下去。正所谓“功不唐捐”,脚踏实地往前走,终能到达别人未曾到过的远方。否则,将来回想起在某个工作岗位的经历,碌碌无为、乏善可陈,找不到几件为人称道之事,岂不虚度光阴、悔之晚矣?
网上有一段话被广为传诵:“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同样,每一名党员干部也都应该懂得:你怎么样,我们的干部队伍就怎么样;你有担当有作为,我们的干部队伍就会意气风发、开拓进取。拒绝“躺平”,挺膺担当,就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