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2024-10-16 00:00:00杨志伟
中国新通信 2024年16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互联网+”

一、引言

在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而互联网时代,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处于引导地位,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价值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正面临深刻变革,尤其是在化学教学领域,“互联网+”与初中化学的融合,有效促进了师生交流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为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了良好基础。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充分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包括微信、QQ、钉钉,以及微课在线教育资源,能让教学沟通朝着即时化与个性化发展。课前教师不仅能推送预习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预习中,反馈学习中的困惑,还能依据学生困惑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制定精准化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传统课堂中的复杂实验教学,借助微课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教学难度,以直观生动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呢个提升课堂互动性与实效性。

其次,“互联网+”背景下,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基于信息技术优势,教师可将精心制定与准备的教学资源上传于网络教学平台中,让教学资源能实现跨区域与跨学校共享,真正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平台能依据学生学习进度与反馈为学生智能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学习路径,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支撑。

通过此形式,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平台资源进行预习、复习甚至是巩固学习,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终身学习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打破初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让教学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在开展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于课堂中,将抽象与枯燥的化学知识以直观形式呈现出来,真正调动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欲,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中。通过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与兴趣导向,能让学生在动态化与互动化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对复杂化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促使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实现全面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常见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助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发现并解决常见问题。

(一)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明显不足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效率。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明显不足,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对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仅是将其应用在了辅助课堂教学上。

另一方面,教师未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二)教师普遍缺乏信息化素养与意识

当前,很多教师还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他们缺乏信息化素养和意识。虽然学校开展了关于网络教学的培训活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仍然对网络教学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使用网络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当教师想要借助互联网开展课堂教学时,会采取简单的网络技术进行辅助,而不是自己制作课件、视频。教师对网络技术了解不深,无法运用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同时,很多教师在互联网技术上也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不够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借助网络技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然而,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程度上存在不足。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学习。然而,由于网络上的资源十分丰富,而初中生在获取信息的能力上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的知识与课堂内容并相符。

而且初中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有着天然的兴趣与热爱之情,但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对化学学科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所以,教师要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一)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知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借助大量语言描述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和化学原理,虽然这些内容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但由于语言过于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讲解“氧气”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模拟氧气产生的实验过程。讲解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间的差异点,然后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上述实验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如果出现不同实验情况该怎么办?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化学知识,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素养和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提高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素养和能力进行提升,使自己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学习《氧气》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氧气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制作课件。由于氧气属于分子状物质,因此制作课件时教师要展示分子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氧气。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制作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或动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感兴趣。

(三)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等网络手段对实验进行模拟探究

化学中有许多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也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之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都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实验现象和原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对实验进行模拟。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新型教学手段,它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性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

例如,讲解化学平衡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制作成三维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三维动画中分别对不同物质的质量、密度、状态等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直观了解化学平衡。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并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四)打造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化学知识更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例如,讲解《浓硫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浓硫酸的性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一套课件,在课件中展示浓硫酸的各种性质,为了让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教师可以将浓硫酸与空气和水进行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处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混合物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最后,教师对学生记录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五)建立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建立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到互联网上,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该过程中,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保证初中化学高效课堂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建立高效课堂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束语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这不仅是当前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则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资源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因此,教师也应积极地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指导,并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化学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玉琼.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试题与研究, 2023, (21): 25-27.

[2]李林.基于“互联网+”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J].中国新通信, 2023, 25 (11): 194-196.

[3]李宏才.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中国新通信, 2023, 25 (09): 227-229.

[4]黎文平.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 (18): 47-48.

[5]孙维娜.基于“互联网+”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 2020, (16): 71-72.

[6]班桂梅.借力微课成就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教育界, 2020, (11):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