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16 00:00:00王丽云
中国新通信 2024年16期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广大教师为了促进数学教学实现赋能提质、拓展增效,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具体运用方法展开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数学教学;育人价值;实践方法

一、引言

“双减”政策开创了数学教学追求创优争先、生本定位、提质增效的新局面,教师踊跃为数学教学融入新设计、新手段、新资源,建构出高体验、高价值的人文教学新生态。为了促进小学生主动化、探究式学习的实效化开展,教师着意引进多媒体设备,借助高品质的教学课件,创设出高层次、素养型的教学信息环境,引导小学生进行教材研读、知识提取、能力淬炼。可见,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数学教学物质基础高度,有助于打造高品质的科技育人环境。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可行性

1.多媒体设备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动画技术支持、认知情境搭建、感官能力激活、人文情境感染,充分满足小学生的直观认知需求与形象思维偏好。多媒体设备能够弱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感,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活动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2.多媒体设备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科技感、先进性以及时代感,是数学课堂实现与时俱进、赋能创新、智慧提质等教学目标的有效抓手,有助于打造高层次的教书育人生态环境。多媒体设备能够为数学课堂提供基于思维导图的集成性知识模块,有效提升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体系性与可拓展性。

3.多媒体设备能够支持教师深度践行人文思想,有效完成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提升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定制化以及互动性,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多媒体设备还能够支持教师践行建构主义理念,大幅度提升课堂活动的科技魅力与生活气息,借助虚拟化知识情境及生活化的知识场景,让学生体会知识探究过程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

三、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首先,将多媒体设备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为小学生的知识学习以及数理应用实践提供高水平的科技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让小学生在高体验感的科技情境、直观生动的知识氛围、趣味感十足的互动体验中,专注于数理规律的高阶思维活动,成长于个性化探索与团队协作攻艰克难的过程中。多媒体设备能够以探究式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认知启发,提升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与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团结协作能力。

其次,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反作用于教师的能力淬炼、理论验证与职业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探索手段、高品质的资源环境、高效的教学环境,助力数学教学提质增效。教师能够基于多媒体设备科学淬炼计算机操作能力,在高频率的教学课件制作活动中提升个人信息化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教师立足多媒体的科技助力,能够有效推动数学教学实现与时俱进、生本定制。

最后,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建构科技型施教空间、高品质信息交互、实效性育人环境,加速科学育人战略的务实推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还能够为小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应用、优质趣味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智慧整合,从而科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多媒体设备应用于数学教学,更能够激发生命律动、淬炼认知潜能,实践落位课程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课程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满足“双减”政策提出的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要求。

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方法

多媒体能够直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信息化水平、交互活动品质、教学课件价值等,有助于架构高层次、高效化的教书育人环境,值得教师深度优化落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建构高趣味性知识情境,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氛围感染、情绪激活、思维导引,提升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以科技手段打造的教学情境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简易度、实效性,易于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兴趣、表达欲望以及进取观念。因此,多媒体设备支持下的教学情境拥有突出的生本感召性、趣味启迪力,能为数学教学提供主体基础。

在教育部审定的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数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数字信息”,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围绕“生活中的数字”这一主题制作课件,创设出集数字信息、生活情境、知识启迪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小学生树立基本的数字观念。教师以此课件进行教学,小学生能够在其中看到“卧室有1个门,小鸟有2条腿,三脚架有3条腿,泰迪狗有4条腿,众星捧月平盘有5个把手,装甲车有6个轮”等,从而沉浸于这些基于简单数字的知识情境之中。为此,教师应在展示每一件生活实物时都要突出“数字信息”,借助生活素材一点点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字意识”,帮助小学生在数字信息课程的学习中实现深度沉浸、积极感知、欣然悦纳。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浓厚的数字氛围中高效集聚“数字信息”,从而提升个人的数字意识。所以,多媒体设备可凭借其创设的集趣味化体验与沉浸式感知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助力小学生专注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轻松愉悦地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成为小学生知识学习、课程发展的“启动键”。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储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笔者以“认识图形”这一教学主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艺术、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的艺术应用(如建筑设计中的图形运用)和自然界中的图形(如植物叶子的形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展示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交通标志、家具设计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图形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图形的组合和变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进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

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画、视频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认识时间”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真实的钟表图像或动画视频。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钟表的结构特点,如钟表上有12个数字,有三根针,其中一根是短的,另外两根是长的。教师还可在屏幕上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钟表上的数字和指针。通过播放钟表指针移动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时是几点?”等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除了展示信息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教师便可采用多媒体设备实时收集学生的回答,并给予即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正确知识。

问答环节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作为讨论的基础,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此外,教师还可设计与时间相关的互动游戏,如“找找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时间的表示方法,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提供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在互动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这一难题。多媒体技术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以“克和千克”这一知识点为例,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1000克等于1千克,但对于1000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少,学生往往缺乏直观的感受。这时,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1000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对比。如通过动画展示1000粒米的重量大约是1000克,而一袋标准面粉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这样的视觉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点击屏幕选择不同物品的重量,或者通过拖拽操作来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这种互动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五)建构高水平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建构高水平的课堂效果,全面优化情境质量、资源层次、活动水平、交互效果,从而在既有条件下为小学生建构最优化学习环境。多媒体设备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全方位、层次感、优质化的建构支持,帮助教师打造高价值、高效能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媒体设备支持下的数学课堂能够承载教师的育人智慧、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和高质育人。

在教育部审定的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章《购物》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展示“人民币知识”与“人民币的简易加减计算”。为此,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人民币”的教学课件,为小学生展示硬币、纸币两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形式。通过教学课件,学生可以看到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片,帮助小学生迅速对“人民币”的面值与形态建立初步感知。另外,教师还可基于“1、2、5”三个数字之间的有效组合,帮助学生习得“人民币”在消费时的找零计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人民币基础知识的认知,还能通过消费场景中常见的数字组合运算练习,提升他们在日常消费时付款与找零的计算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财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开启了数学课堂走向科技创新、人文进阶、资源优化的变革进程,督促教师促进数学教学实现智慧减负、课件赋能、提质增效,助力小学生知识的高效积累、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科学架构高水平的课程教学生态,建构高趣味的知识情境、高品质的教学资源、高层次的探究活动、高价值的育人体验、高水平的课堂效果,打造出高品质、高价值的教书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在科技魅力吸引、趣味认知体验、优质资源支持中主动参与、多维交互、集思广益,从而实现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的快速提升。 因此,将多媒体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宇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 (24) : 126-127.

[2]强海波.小学数学引入多媒体画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教学设计[J].教书育人, 2023, (34) : 54-56.

[3]巴永惠.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3, (11) : 86-88.

[4]王梅英.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以“简易方程”为例[J].新课程, 2023, (23) : 163-165.

[5]任成安.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 (11) : 88-90.

[6]吴炜琨.素养导向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 (30) : 116-118.

[7]刘敏.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 (09) : 69-71.

[8]徐微.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3, (09) : 28-30.

[9]袁娜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 2023, (25) : 90-91+115.

[10]王晶.基于多媒体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 (08) :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