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帮助小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可优化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为教师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帮助,助力小学体育健康教学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统合策略;研究与分析
一、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成效,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可为小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创新小学体育学科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意义
小学体育学科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可以为小学生提供锻炼课程,帮助小学生获得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些年来,线上课程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与意义。如:利用网络线上课程教授小学生体育学科的基本常识,将动作技能进行分解演练,提升体育学习的感官体验,利用慢放或回放等方式加深小学生的体育动作学习,及时纠正错误等,这创新了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和教育路径,推动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激发了小学生的上课热情与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加持下,保证锻炼次数与锻炼效果,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除此之外,两者融合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态度,扩大他们的体育知识面,提高体育学习成效。
三、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未更新
就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而言,仍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传统,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信息技术无法与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充分融合,降低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需要完善的教学基础设备,其中就包括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如:教师专用电脑、运动场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视、仪器表盘等;以及软件设施,如:资讯发布与传播渠道、网络教学与互动平台、资源共享网站等。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小学仍然使用传统落后的信息化设备,这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化、数量不足、不够先进、多样性不足等问题,不足以支撑起当前的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小学体育教师无法完全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日常教学实践工作,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出现这一问题,有些是因为学校方面不够重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没有给予足够的财务支持;有些是因为学校的财务状况不佳,无法承担起更加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这些问题导致了小学体育信息化配套设备的不足,无法有效助力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学资源不足,大部分教师的体育教学资源从互联网上获得,极少学校打造了校园网,这体现了许多小学没有打造体育教学资源库、没有普及网络线上课程的问题,导致教师只能求助于网络、同事,或者使用配套教学光盘等有限的体育教学资源。
(三)小学体育教师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有限
小学体育教师能否全面掌握和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是评价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教师的应用能力比较强,那么就能顺利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流程,完美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收获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否则,将会出现教学流程混乱、环节衔接出错、缺乏教学重点、课堂质量低下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有限,具体表现为无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法有效整合体育网络教学资源。
长期下去,将会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困难。教师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提高工作成效。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逐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率
为了真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帮助小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效增强身心素质,最先要进行的举措就是逐步更新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率,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体育健康教学的发展。
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和经验借鉴,教师可以在课后休息时间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适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当中,将个人的学习成果与他人的优秀经验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改进,打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揣摩小学生的心理,迎合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爱好,才能真正调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与积极性。
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期参加各种各样的小学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倾听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促进认知升级,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成功或错误案例以及与会收获,从多个角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真正融合信息技术于自己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合理运用并完善体育学科配套设施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也同样如此。为了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小学体育的融合进程,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行筛选和分析,明确不同设备对体育教学的作用,设备的教学优势在哪方面,将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体育教学工作融合起来;接下来,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对各种信息化设备的运用能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工具结合起来,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意识,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师应该对校园内的各种体育器材和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总结,明确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信息技术下的体育教学能够持续进行,体育课堂能够不断优化。
(三)建立常态化机制,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若是不能持续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灵活地将信息技术和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那么体育课程整体效率的提升就无从谈起。为逐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和学校都应该有所作为。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在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当代小学生的体质特点、发展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工作。
就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应当为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打好组织、平台、物质的基础,组织基础指的是学校要倡导教师将信息技术用于体育教学创新,适时对信息化体育教学的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提出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帮助校内体育教学良性发展;在平台方面,校级管理者应当在校内构建起信息化教学研讨会,让相同学科、不同学科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拓宽交流平台,与其他学校进行相关方面的交流,更大程度上推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在物质方面,体育器材、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维护都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应当充分考虑体育教师在完善教学设备方面的诉求,完善必要的教学设备,确保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顺利融合。
(四)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如果生搬硬套式地将体育知识从书本塞进大荧幕,那么,从学生看来只不过是知识教学的书本更大了一些罢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表现力、内容丰富。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在不脱离教学主题的情况下,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物融入课堂中,将体育知识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例如乒乓球游戏的学习中,教师在正式讲解知识以前,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奥运会的精彩比赛,当学生们在声音、画面的引导下进入紧张的气氛以后,教师可以像解说一样将课本中的知识渗透进去,如“握拍姿势”的教学,可以固定选手开球前的姿势,给学生们分析基础的握拍方式及选手特殊握拍方式的优势,正反手技巧则可以播放比赛进攻、防守的视频。
在动作训练方面,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体操类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队列和队形、基本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等,在这些练习中教师经常会因为学生的动作不标准而感到头疼,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自己的动作,对比播放的标准动作,逐步调整自身动作,加深对动作的熟悉程度。
(五)借助信息技术,加深师生沟通
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整体课时较少,体育教师能够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有限,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专业的体育人士,所以学生们一方面缺乏运动,另一方面又缺乏专业运动知识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QQ、微信等形式建立群聊,解答学生和家长在运动中遇到的问题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科学、更健康地参与体育活动,也可以缓解学生们敬畏教师而不敢在课堂提问的状况,让教师和学生间有相互交流、加深理解的机会。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体育课堂,例如家长普遍反映学生在寒暑假缺乏锻炼,经常宅在家里好几天不出门等,体育教师可以在放假前给学生们布置体育作业,让学生们每天坚持运动,在各项运动中选择方便的活动进行打卡,促使学生养成日常运动的好习惯。
(六)培养学生体育健康认知能力
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们也普遍会接触网络世界,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缺乏运动知识和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带动模仿危险动作,养成不良的运动习惯等。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发挥自身教育作用,利用信息化设备对网络上流行的动作进行分析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惊险”动作潜藏的风险等,对于优质的体育视频则可以借机教育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器材设备,掌握体育技术知识等。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和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离不开教师的大量学习和实践,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成功案例与失败经验,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网络学习方式,创设轻松自然的体育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兵.小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104-105.
[2]李小红,房施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1):80-83.
[3]李震.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0):160-163.
[4]王晓霞.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以蹲踞式跳远为例[J].考试周刊,2021(A4):76-78.
[5]郭海刚.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5):57-58.
[6]王勇,王峰.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融合[J].田径,2021(07):71-72.
[7]李亚龙.“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家长,2021(14):10-11.
[8]张伟.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21(04):60-61.
张勇(1982.12-),男,汉族,山东昌乐,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