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极端的文化和历史否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盲目崇拜外国,全盘否定我国近现代革命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功绩。近年来,面对中央对这种错误思想的有力整治,它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暗中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勾联,进行隐形渗透,对青少年的发展和进步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传播手法等多方面,以全面理解和应对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脉络
历史虚无主义这一观念随时代变迁呈现出独特的风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民族尊严受损,民众受苦,部分人士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质疑。这一时期,历史虚无主义从外部涌入,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论争中,它与民族虚无主义相结合,极力鼓吹全盘西化,曾一度引起关注。改革开放后,历史虚无主义乘社会变革之机死灰复燃,其形式更为复杂多样,挑战了革命传统,美化旧有统治阶层,质疑近现代历史,甚至借题发挥,全盘否定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模式。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之魂”。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理论层面上对历史研究进行了深远规划,坚决抵制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限制其生存空间。如今,历史虚无主义转向更为隐蔽的形式,以侵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为目标,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策略性的传播。在认知层面,它巧妙地将自身观点融入其他潮流,利用舆论热度制造模棱两可的观点,模糊公众对历史的记忆。在价值观上,通过对比手法,含蓄地灌输“中国不如他国”、“今不如昔”的观念,动摇民族复兴的信心。在生存空间上,它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声或雇佣水军推广观点。总之,历史虚无主义虽已从显性转为隐性,但其核心目标并未改变,对中共领导及其贡献的错误否定,不仅在误导青年人的价值判断,模糊他们对于宏观历史脉络和党性历史理解的认知,更深层次地动摇了他们的历史认同,对他们的成长信念和未来理想构成潜在风险。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内容
从产生方式来看,今天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一种主观任性的姿态随意裁剪和取舍历史,过滤掉对它具有威胁性的历史史实和历史事件,只保留有助于其施展身手的历史材料”。历史虚无主义在其否定历史的过程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特性。它并非随意攻击,而是精准地瞄准了特定的历史象征。
虚无主义者在处理历史事件时,尤为青睐那些对民族崛起具有深远影响的时刻。他们采取一种非历史的视角,对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进行片面解读。“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列宁指出,随机挑选和呈现的事实无法形成有深度的事实分析,只能算作无意义的游戏。例如,在讨论抗日战争时,他们刻意放大一些争议点,制造我军在战争中“消极避战,只顾自利”的假象。同时,他们在评判不同历史阶段时,故意夸大分歧,企图割裂各时期之间的连续性,而非承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他们深知对历史文化的否定是最深层次的虚无。在民族自信日益增强的当下,他们推崇西方文化,轻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魅力,充当西方文化的传声筒,进而攻击中华民族积累千年的精神文化财富,搞文化虚无,诸如此类。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形式
在传播形式上,历史虚无主义运用“特定时间、特定载体、特定平台”这三大手段,使得其传播更为潜伏且精巧。选择关键的时间点来散播,有时在历史标志性日期或事件周年之际,人们倾向于采取一种逆向的视角来审视历史,试图挑战既定事实。例如,在长征胜利纪念之际,某些论调可能会歪曲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旨在混淆视听。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单一的媒介,而是通过电影、戏剧、学术著作等多种载体得以展现。在影视作品中,创作者可能刻意虚构,制作出与实际历史相去甚远的奇幻剧情,意图重塑观众对历史的理解并植入特定的价值观。学术界也不乏此类案例,个别学者依赖非主流来源,如个人口述或外来研究,对主流历史提出质疑,如对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研究,有人基于偏颇的个人叙述和回忆,对地主角色进行同情解读,间接批评了改革政策。
在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借助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以及哔哩哔哩等平台利用算法分析,依据用户的个性化偏好和兴趣进行内容的定制化推送。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精心设计的“揭秘”文章往往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迎合公众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大量分享和转发,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而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他们则通过制作调侃或非正式的视频内容,吸引观众注意,从而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
侵蚀青年的奋斗精神
我国在历经不懈奋斗后,已成功迈入了为“第二个百年目标”而砥砺前行的新篇章,为当代青年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舞台。在这个关键节点,青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然而,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演变,同龄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以及理想实现的挑战,令部分青年陷入困惑与忧虑,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借此机会,利用自媒体的便利,以娱乐化、夸张化的手法解读历史人物,试图瓦解青年的奋斗信念。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挑选部分人物的经历,放大偶然因素的作用,却忽视了个人奋斗和遵循历史规律的重要性。这些内容旨在传播一种消极的“躺平”观念,并试图迎合青年人既向往轻松又期待奇迹的心态,通过美化一些历史人物,将他们塑造成幸运的象征,以此动摇青年人的坚守。
侵蚀青年的价值立场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轨迹着重于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深化对祖国和政党的深厚情感,同时将个体的进步与民族振兴的大势紧密结合。在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网络扮演了青年学习和构建正面价值观念的核心角色。作为“数字原住民”,这一代青年的生活深受网络影响。不过,网络环境的监管空白反而为历史虚无论在青年群体中蔓延创造了条件。它与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相互交错,通过游戏、短片和网络文献等工具,在看似轻松的娱乐形式下,无声无息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思想世界。
游戏设计者有时会反其道而行,如将岳飞等英雄描绘成屈服的形象,或将秦桧、魏忠贤等奸佞美化,挑战传统的历史观。短视频制作者则通过解构历史人物如李鸿章、黄世仁,打着揭示“真相”的旗号,试图为他们翻案。网络史学作者更是借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估,微妙地质疑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潜在地动摇青年人对主流历史的认知。
侵蚀青年的文化认同
当前时代,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巨变,同时遭遇新冠疫情的深度影响。中国在抗疫斗争中展示出的体制效能和成效,正在重塑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社会的看法。据《环球时报》关于“中国青年对西方观念变迁”的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平等视角看待西方,而过分仰视西方的态度则逐渐减弱。中国青年对本国历史、文化和体制的自信心日益增强,成为一种普遍态势。尽管平视西方已成为主流认知,但也要注意到部分青年过度崇洋以及对国家进步的盲目乐观,这可能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提供温床。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外部意识形态,可能无意识地引入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西方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加速扩散。那些过度推崇西方的青年,可能受此影响,在处理如妇女权益、民主模式等问题时,倾向于西式思维,忽视了中国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他们对本土文化和环境的质疑升级为悲观,削弱对国家发展的信任,甚至可能催生反叛情绪,误入歧途。另一方面,面对中美实力对比和疫情应对等重大现实挑战,历史虚无主义采取形而上的解读,将主观假设当作事实。
侵蚀青年的道路选择
随着科技与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中,部分元素呈现出快餐式和戏剧化的倾向,似乎只为迎合短期流量和商业利润。此外,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对历史真实性的忽视,企图通过贬低高尚价值观,混淆青年人对于理想抱负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深刻认识。
近年来,随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在年轻人中的走红,这场战争及其中的英雄们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者挑战崇高目标的焦点。他们利用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阅读特性,以恶意的“沙雕连”标签对长津湖战役和冰雕连进行攻击,企图借此引发关注,误导年轻一代对历史和英雄命运的理解,滋生消极情绪,并影响他们对个人奋斗路径的选择。
更进一步,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扭曲经典作品的解读,使年轻人忽视了历史的严肃性和深度,忘记了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历程。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趋势,年轻人可能会偏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无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艰辛、付出巨大代价的成果”这一深刻道理,从而在理解国家道路时产生偏见和动摇,缺乏对历史的尊重,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选择和人生道路。
以历史立信
为了确保青年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时能够健康成长,强化历史认知和建立历史自信至关重要。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影响部分青年,是因为错误的历史观念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他们的判断,使他们对历史事实和价值立场产生了质疑,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个人奋斗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策略,通过引导青年深入研习历史,来强化他们的认知基础。
首先,教育青年应以批判性思维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既要全面展示历史的全貌,又需妥善解答他们的疑惑。对于被历史虚无主义过度解读的人物和事件,应通过严谨的史料分析和多角度论证,揭示真实的历史面貌,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的关联,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培养青年理解和接受科学的历史观,如正确党史观和唯物史观。鉴于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多元媒体,教学应采用创新形式,例如利用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将这些观念融入日常学习中。同时,要明确阐述这些观念的理论基础,避免误解为简单的经济决定论,确保其教育的有效性。
最后,要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滋养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掌握历史事实和方法后,鼓励他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让他们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对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将正确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深层的信念,并在思考历史问题时以此为指导,形成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心理防线。
以信念引航
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躺平”等标签来影响青年人的心态,试图将他们困于消极的宿命论和价值观真空。因此,面对这种侵蚀,我们必须以引导青年坚定信念为关键策略,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坚韧的斗志,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砥砺前行,勇敢面对所有难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追求,不仅是党员的灵魂支柱,同样也是青年奋力进取的强大动力。这种信念犹如内心的“基石”,它使青年能够将自身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赋予他们在逆境中坚定不移的毅力。因此,我们要把信念教育贯穿于青年的成长过程,支持他们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的理想,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辨别真伪,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迈进。
首要的是,我们可以借助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点燃青年的激情。这一梦想自近代以来就代表着民族的最高期望,也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使命。通过讲述党的百年斗争历史和民族复兴的憧憬,信念教育能够唤醒他们的爱国情感,推动他们积极投身到奋斗之中,从单纯的“期待好运”转变为积极的“奋斗者”,以此抵御来自历史视角的消极言论。
其次,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初心、砥砺前行的真实故事至关重要。党在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无数辉煌,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这些生动的例子和真实的历史,能帮助青年理解成功的定义和实现途径,让他们在学习党的历史成就和经验中坚定信念,沿着正确的道路忠诚奋斗,不断接近人生目标,自然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以教育养成
娱乐在青年人的世界里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不仅是娱乐的源泉,也是知识探索的途径。面对青年的需求与挑战,我们需要在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的基础上,携手社会各方力量,对那些试图借娱乐市场炒作历史虚无主义的行为进行精准干预,以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成长和追求的理想环境。
首先,我们要强化思想教育的核心地位。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应深入挖掘历史、国际视角和现实生活,用情感饱满的方式传授知识,鼓励青年从个人体验和社会实践中解读社会变迁,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品位,远离浅薄的娱乐诱惑。
其次,要激活红色文化的活力。革命文物和遗址承载了无数先烈的英勇事迹,是历史的记忆。我们应抓住科技发展赋予的机遇,使这些珍贵资源在线上世界焕发生机,激发青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洗礼,摒弃低俗趣味。
最后,我们要引导娱乐市场的健康发展。“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娱乐产业应以提升社会价值为目标,通过监管机制引导资本关注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确保娱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始终围绕着丰富青年精神生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向进行。同时,我们要巧妙地运用娱乐的寓教于乐特性,使之成为历史智慧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有力工具。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希望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项重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洞察其深层原因,并且应着眼于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制定有效的对策,使他们能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自主防范这种影响。这样,青少年的活力将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系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