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秋时分的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整齐划一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路两侧的金桂、栾树、女贞等硕大树冠拱成了悠长的林荫廊道,一排排的红叶石楠形成了天然的篱笆屏障,树底下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波斯菊、赤红的芍药、紫色的牵牛花等等,三三两两的行人中,有土生土长的村民悠然地散步,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到处拍照打卡。凉爽的秋风沁人心脾,掩映在绿树、青瓦、白墙中的甘港,令人油然而生一种老家的亲切感。
不远处的草坪上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望,不时发出议论:“哎哟,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草坪婚礼,真是开了眼界。”“哎呀,没曾想到,我们村里也能举办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西式婚礼。”
婚礼的主办方、甘港村村民朱小燕、刘爱萍夫妻俩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来来来,大家都来吃糖。今天是我儿子朱赤、儿媳柏凌雪大喜的日子,喜糖管够!”
朱小燕的二弟走上前去:“哥啊,我和你弟媳也没有啥拿出手的,就给孩子包了个红包,让孩子自己想买啥就买啥。”
朱小燕连忙推辞:“兄弟啊,我跟你说啊,这次婚礼的礼金一律不收,还有就是也不举办婚宴,晚上你和弟媳来家里吃饭,我把几个嫡亲的兄弟姐妹喊了一下,就在家里摆三四桌。”
西装革履的新郎朱赤走了过来:“二叔啊,我和柏凌雪这次回来举办这个婚礼,就是想破除那些迎来送往的陋习,您啊,攒点钱自己好好养老,就不要破费啦。”
说着,朱赤又抓起话筒用家乡话跟前来道贺的亲友们打着招呼:“各位长辈们,亲友们,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和柏凌雪回来举办婚礼的目的,是因为这是我的衣胞地,礼金就全部谢绝啦!”
据悉,这是今年甘港村举办的第二场草坪婚礼,整场婚礼办下来总共花费不到两万元。
“我也打听了一下,城里的酒店现场布置费用至少在三四万元,还有宴席、酒水等,没有十五六万根本办不了。”朱小燕说。
“而且,儿媳很懂事,彩礼也就意思了一下。”朱赤的母亲刘爱萍也满脸喜悦地说道。
2
甘港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全村现有常住户905户,女性人口1098人。2023年三业总产值15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2万元,集体积累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万元。经济发展上去了,该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村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法德同行,致力打造法治甘港、平安甘港、和谐甘港、文化甘港。2024年,全村846户创建成为东台市级“美丽庭院”,即庭院美、妇女美、家风美、家居美、厨厕美,创建成功率93.5%。
朱家婚礼的现场,甘港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朱来兵、妇联主席陈程,手里拿着一沓子宣传材料,见人就送上一份:“大家要多学习了解,你们看看,朱小燕家到了年底,笃定能评选上文明家庭了。”
“朱主任,我家孩子早就结婚了,没赶上村里这个草坪婚礼的趟儿。要不,我和老太婆也重办一次这草坪婚礼,年底百分制考核给我家加分不?”有村民戏谑着问,引起围观的人一阵哄笑。
“加,肯定给你加。当然,不只是举办草坪婚礼才加分,只要是积极响应国家新型婚育政策的,都加分。”朱来兵笑着回应道。
村民所说的百分制考核,是甘港村从思想建设、文化宣传、家风、道德、家居环境等方面,对全村家庭户实施年度考核评比。“类似于村规民约吧。”朱来兵说,“每一项都是村民代表议事会上提出来的,每年考核的内容都会有更新变化。从去年开始,就增加了新型婚育观建设这一条,10分呢。”
甘港村的文明家庭,不仅住户门楣上会有显著的标识牌,更会在年终获得奖励。“这些年,我村的旅游业越来越兴旺,不少村民家搞起了民宿和餐饮,其实文明家庭在经济上的奖励并没有多少,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争先恐后的,谁也不想被别人笑话。”陈程补充说。
这位年轻的村干部谈起村里的婚育工作,如数家珍:“仅2023年,我们就向村民和游客发放宣传新型婚育观念的宣传单7000多份,在景区内设置‘甘甜港湾’互动墙,有婚恋观宣传栏、脱单漂流瓶和婚恋留言卡三个版块,以及打卡海报,鼓励村民和游客拍照发朋友圈分享,集赞多的还可以到游客中心领取纪念品。”
在村卫生室,村医马兰芳也正在对前来看病问诊的村民发放家庭生育文化资料袋,袋内装有人口计生政策、奖扶政策、孕前优生、科学育儿、生殖保健等宣传资料。
“不光是村这一块,我们还积极与学校联系,建立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观,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五烈镇妇联副主席彭慧介绍说。
村民卢崇桂的妻子,在女儿小卢两三岁时就离家出走了。而卢崇桂常年在镇上打零工,无力陪伴女儿。针对卢崇桂的特殊情况,在镇妇联的指导下,甘港村妇联建立了专门的帮扶小组,确立专门的爱心妈妈,并积极与学校沟通联系,从小卢上幼儿园开始,先后有7任爱心妈妈接力,助推小卢成长发展。2018年,小卢顺利考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江苏省东台中学,202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徐州医科大学麻醉专业学习。
说着,彭慧拨通了小卢的电话:“姑娘,最近学习如何?天气转凉了,要及时添件衣裳。”
电话那头传来了小卢清脆的声音:“谢谢彭妈妈!这么多年,你们对我太好了,目前我已经大四了,明年6月份就要毕业,现在正在做毕业设计。我想早一点出来工作,一方面是减轻爸爸的负担,另一方面我也要学着你们回报社会。”
3
甘港村不仅为适龄婚育青年“寻港”“入港”,为特殊村民幸福之家“筑港”,更为天伦之乐“守港”,通过七夕、重阳节等活动,邀请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夫老妻”分享关于婚姻、家庭的经验和感悟,开展村级“好家风好家教典型”“好儿媳”“好婆婆”“好丈夫”“好小姑”“好妯娌”等评选和宣传活动。
该村八组村民杨扣林,原先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年收入十几万元。在婆婆顾美英突发中风半身不遂时,她毅然辞去工作,回到村里专职伺候婆婆六年。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就在老人的床前搭了一张临时床铺,晚上用一根绳子把婆婆的一只手与自己拴起来,只要婆婆稍微一拉,她就立即醒来。顾美英在病情恶化离世前已经神志不清,但嘴里依然念叨着儿媳杨扣林的名字。“哎,其实也没有什么,人总会老的,我也会老的。”谈及此,杨扣林摆着手笑着说。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甘港村党委书记刘怀仁对此深有感触。“我在这个村已经干了31年,原来的工作中心是抓经济抓发展,保障老百姓的钱袋子。”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刘怀仁满心喜悦,“这些年,村里的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起来了,村班子思考更多的是村民的素质要跟上来,尤其是外来游客越来越多,和谐的婚姻观、家庭观,也是甘港村的幸福指数的象征。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甘港村‘婚恋友好、生育友好、家庭友好’氛围已经蔚然成风。当然,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林四海: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石上花开》《一树繁花一亩宫》《吹过村庄的风》等。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