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我院行面部微整形手术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基础体征、麻醉相关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开始后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对患者基础体征影响小,术后患者定向力恢复快,苏醒质量高,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
关键词:面部微整形手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基础体征;安全性;麻醉
面部微整形手术(拉皮、面部脂肪填充等)是一种针对颌面部美观度开展的整形手术,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颌面部的皮肤及轮廓,提升美观性,自临床应用以来深得爱美人士的青睐[1~2]。但面部微整形手术毕竟是侵入性操作,其麻醉质量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丙泊酚静脉麻醉是目前面部微整形手术主要选择的麻醉方式,但容易造成气道梗阻,诱发呼吸抑制,呼吸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3~4]。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近年国内临床逐步推广使用的一种苯二氮卓类麻醉药物,具有药效发挥快、半衰期短、无蓄积以及对呼吸循环基本无影响等特点,因此近年常被用于各种手术的辅助麻醉,且收效较好[5~6]。本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我院行面部微整形手术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我院行面部微整形手术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女29例,男5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9.33±4.12)岁。观察组女31例,男3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9.48±4.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有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指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7]分级为Ⅰ级;年龄18~60岁;精神、意识状况良好;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处于妊娠、哺乳阶段或近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存在严重精神认知疾病;有长期抗抑郁药、镇痛药等服用史;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中途失访。
1.2 方法
入室后,为两组患者做好基础体征监测、开放静脉通路、经鼻吸氧等常规准备。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待患者入睡且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8]降至2分以下时,开始为两组患者不间断泵注瑞芬太尼和静脉麻醉药物。待MOAA/S超过3分时,再分别予以丙泊酚0.25 mg/kg以及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5 mg/次追加注射。对照组予以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0.1 µg/kg诱导,同时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量3~5 mg/kg·h。观察组予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 mg/kg+瑞芬太尼0.1 µg/kg诱导,同时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静脉泵注,维持量0.25 mg/kg·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基础体征:在诱导前5 min(T1)、手术开始后即刻(T2)以及术毕苏醒时(T3)监测患者基础体征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2)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包括定向力恢复时间和Steward苏醒得分[9]。Steward苏醒评分包括清醒程度、呼吸道通畅程度和肢体活动度3项,各项均为0~2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苏醒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基础体征比较
两组T1、T3时HR、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时HR、MAP和SpO2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面部微整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美化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面部皮肤松弛、面部轮廓及五官,近些年在我国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呈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作为侵入性操作,面部微整形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10]。如何做好面部微整形手术的麻醉处理,对保障手术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由于具有可控性较好、药效发挥较快、代谢较完全等特点,常被用于面部微整形手术的麻醉,但用药量较大,且易造成呼吸抑制,故而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1]。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为一种新型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对γ氨基丁酸A受体的作用抑制神经元兴奋,从而发挥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同时,本品还具有超短效镇静、长时间输注无蓄积、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对呼吸循环的作用相比丙泊酚较轻,因此用于面部微整形手术患者的静脉麻醉较为适合[12~13]。刘永贤等[14]研究认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面部微整形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有助于保障麻醉效果,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基础体征的影响。马垚等[15]对80例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药后,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HR、MAP等各基础体征相对更稳定,还可有效减少多种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开始后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说明在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患者中予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相对丙泊酚更可行和安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由丙泊酚、咪达唑仑两药研制而成,不仅能够发挥二者的麻醉效应,同时避免了丙泊酚单药使用药量过大的问题,因而用药后能够取得更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维持患者基础体征平稳,加快其定向力恢复及苏醒。另外,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呼吸循环的副作用较小,且不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也不具有活性,相比丙泊酚静脉麻醉,更有利于减少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麻醉安全性相对更有保障。综上所述,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对患者基础体征影响小,术后患者定向力恢复快,苏醒质量高,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仲元奎,梁方,崔璐,等.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微整形注射在重塑颜面部轮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2):26-30.
[2]郭晨.右美托咪定减少面部整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新疆医学,2022,52(1):59-62.
[3]肖兴鹏,郭荣,何璇,等.面部整形手术麻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J].新医学,2018,49(2):113-116.
[4]傅佳.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6):12-13.
[5]杜海伟,李丽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谵妄影响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4):63-65.
[6]胡洪凭,张月霄,张洪凯,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颅内栓塞介入取栓术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3):424-429.
[7]李长坤.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4):458-462.
[8]肖兴鹏,李思琦,郑岚,等.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鼻部整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1,30(8):508-511.
[9]谢颖超,何妹仪,王景泉,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8):1226-1228.
[10]马达,何运平.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镇静深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5):108-112.
[11]李慧.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2):1464-1467.
[12]徐沁姣,周磊,杨帆,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中持续镇静的量效关系观察[J].重庆医学,2023,52(6):883-887.
[13]殷微,马垚,刘佳丽,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面部整形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9):1-4.
[14]刘永贤,谭素红,黄源,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68-69.
[15]马垚,周易,张秋实,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面部微整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1,5(5):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