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2024-10-14 00:00:00梁精才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9期

摘 要 造林工程作为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全面提升林业造林工程的总体质量,推动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那达林场为例,简单介绍该林场的概况及其造林现状,详细剖析当前林场林业造林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前期准备工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完善林地保护设施及强化抚育管理工作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问题;改进措施;广西崇左市那达林场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67

广西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林业大省(区),在造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及碳汇增量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21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55%,居全国第三位;森林面积达1 429.65万hm2,居全国第六位;全区111个县(市、区)中有65个县(市、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0%,其中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县(市、区)有15个[1]。然而,在林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造林工程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广西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此背景下,研究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那达林场(以下简称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通过对那达林场造林工程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有助于掌握林业造林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通过提炼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望显著提升造林工程质量,提升森林资源的稳定性和生产力,进而推动林业事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围绕那达林场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力求揭示问题根源,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1 概述

1.1 林场简介

那达林场始建于1958年12月,地处桂西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107°34′、北纬22°08′~22°20′,林地范围从城区向南延伸呈块状分布,总场设在崇左市城南区友谊大道旁。那达林场地貌以低山和丘陵为主,林地最高海拔478.6 m,最低海拔129.1 m,平均坡度15°。那达林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间1 645.4 h,年平均气温22.7 ℃,年平均降水量1 070.9 mm,无霜期346 d。林业用地土壤主要是由砂岩、第四纪红土母质、石灰岩等发育而成的赤红壤、红壤、石灰土等;其中以赤红壤面积最大,全场均有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0%~2.84%,pH值4.5~6.0,呈酸性或微酸性,土层厚度以中厚为主,腐殖质层厚度一般小于5 cm,土壤肥力中等。长期以来,那达林场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林木良种推广示范,建立了速生桉基地、绿化苗木基地,有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林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截至2023年,那达林场下辖凉亭、那达、水引、岜宁、那悟及岗弄6个分场,土地总面积6 704.34 hm2,森林覆盖率达50.31%,活立木蓄积量29.03万m3。

1.2 造林情况

那达林场作为崇左市江州区的重点林业单位,近年来在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23年,那达林场计划造林任务目标为446.67 hm2,实际完成造林面积560.80 hm2,超额完0dea1fed9e974335d74746b62752ec10成了造林任务,造林完成率高达125.55%。造林地点涵盖凉亭、那达、水引、岜宁、那悟及岗弄等6个分场。在造林方式上,那达林场采用多种模式,包括萌芽更新造林、迹地人工更新造林、荒山造林及林下套种等。其中,桉树萌芽更新造林面积523.17 hm2,迹地人工更新造林(尾叶桉)面积15.30 hm2,荒山造林(竹子)面积2.33 hm2,林下套种油茶面积20.00 hm2。总的来说,那达林场在2023年的造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超额完成了造林任务。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资金投入等,那达林场的造林工程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一系列质量问题,如林地准备不充分、植树质量不达标、护林设施不完善和抚育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造林工程的效果,也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主要质量问题

2.1 林地准备不充分

林地准备是开展造林工程的第一步,关系到造林能否顺利进行及林木生长初期的成活率和后续生长质量。在那达林场的林业造林工程中,部分林场存在多个层面的质量问题,其中首要问题是林地准备不充分。1)林地清理工作不彻底。在造林前,需要对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包括清除杂草、灌木和其他杂物等。然而,由于人员配备不足、技术水平有限或管理疏忽等,林地清理工作往往未能彻底完成,导致那达林场新植树木与原有植被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资源,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2)整地工作不到位。整地是为了改善土壤条件,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土壤翻耕深度不够、施肥不足等问题,导致土壤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2]。

2.2 植树质量不达标

植树质量是林业造林工程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长状况、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然而,在那达林场的林业造林工程中,部分林地存在植树质量不达标的问题。1)种苗品质不合格是导致植树质量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种苗是造林工程的基础,如果种苗品质不过关,如选用的种苗活力不足、抗逆性差、遗传品质不良,将无法保证林木良好生长[3]。2)种植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植树质量不达标的重要因素。在种植作业过程中,种植深度不合适、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倾斜、根系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2.3 护林设施不完善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那达林场的护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极大地增加了林木受损的风险。1)在防火设施方面,那达林场各分场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离带和林区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情,难以迅速进行扑救,可能导致新生林木遭受严重损失。此外,防火设施老化失效,如防火瞭望塔、防火器材储备不足、水源设施不完善等,也极大地降低了那达林场对森林火灾风险的防控能力。2)在野生动物侵害、人为破坏等方面,存在部分林地围栏、标志牌等物理防护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阻止动物啃食、践踏林木幼苗和非法砍伐行为的发生[4]。此外,通往造林区域的道路交通设施老旧或不完善,影响了造林材料的运送、人员的进出及护林员的日常巡护工作。

2.4 抚育工作不到位

抚育工作是造林工程的延续,是保证造林效果和提高林木成活率、生长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在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中,抚育工作不到位是另一个主要的问题。1)抚育工作不及时。林木生长需要持续的抚育管理,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抚育措施。然而,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经费短缺等,那达林场许多林地林木抚育工作往往无法按照要求正常进行,导致林木生长环境恶化,影响了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2)抚育措施不科学。在实施抚育作业时,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规程进行,如施肥种类、用量和时期不当,或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时机选择不准确,这些都会降低抚育效果,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3 改进措施

3.1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林地准备不充分问题,加强前期准备工作是提升造林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具体可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着手。1)强化林地清理工作。根据造林任务量合理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确保林地清理工作能够在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调林地清理的标准和重要性,传授正确的清理方法和工具使用技巧,确保清理工作彻底到位。此外,林场内部要建立清晰的林地清理作业流程和验收标准,确保清理范围、深度和程度均达到造林要求,有效减轻原生植被对新植树木的竞争压力。2)提升林地整地质量。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制定详细的整地技术指南,包括但不限于适宜的翻耕深度、土壤改良方法(合理施基肥、有机质添加等)、土壤保湿保墒措施等[5]。那达林场林地坡度普遍小于20°,针对大规模造林工程,可适当引入机械化整地设备,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整地质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2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针对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植树质量不达标问题,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改进措施。1)在种苗选择阶段,加强种苗品质控制。那达林场通过与区内信誉良好的种苗繁育基地合作,确保所采购的种苗均来源于经过认证的优质种源,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成活率。在种苗采购前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生理指标测试等,确保种苗无病虫害、活力强。在种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妥善做好包装和保温保湿工作,避免因运输条件恶劣而导致种苗品质下降。2)在种植阶段,规范种植操作行为。在植树前,统一组织专业的种植技术培训,让林场员工熟练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包括种植穴规格、种植深度、种植角度、覆土厚度等关键技术要点。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对树种选择、种植密度、种植时间、种苗处理(剪根、消毒等)等均做出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予以落实。此外,建立植树质量跟踪监测机制,对造林后的成活率、生长状况等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3 完善林地保护设施

针对那达林场护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完善林地保护设施是提升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1)加强防火设施建设。那达林场应重视并加强防火设施的建设,包括规划并建设有效的防火隔离带和林区消防通道等,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进行扑救,减少新生林木的损失。此外,对现有防火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更新,如增加防火瞭望塔的数量、补充充足的防火器材、完善水源设施等,提高林场对森林火灾风险的防控能力。2)强化防护设施与管理。对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增设围栏或其他物理屏障,防止动物对林木幼苗造成侵害。同时,在林区道路入口等地方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和禁止标志,提醒和制止非法进入、砍伐、狩猎等行为[6]。对通往造林区域的道路进行修缮和拓宽,确保材料运输和人员进出便捷高效。必要时,新建或维护林道,提高林区内外的交通连接能力,便于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3.4 强化抚育管理工作

强化抚育管理工作是那达林场提升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1)制订详细的抚育计划。根据不同树种和林地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抚育计划。计划应包括抚育的具体时间表、操作规程及预期目标。2)增加投入和人员配备。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聘请更多的专业抚育人员、购买抚育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等,以确保抚育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3)加强抚育技术培训。为了提高抚育工作的质量,那达林场还应加强对抚育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林场抚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4 结语

在林业造林工程中,那达林场可通过加强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林地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环境基础;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保证植树作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林地保护设施,提升林场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防御能力;强化抚育管理工作,确保林木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抚育管理。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那达林场林业造林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十个省份[EB/OL].(2023-05-16)[2024-02-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044025434842249&wfr=spider&for=pc.

[2] 张宗平.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3(13):28-29.

[3] 卢春英.论造林质量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新农业,2023(2):33-34.

[4] 刘辉.谈如何提高造林质量[J].现代农业研究,2017(5):45.

[5] 芦秀秀.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J].农村科学实验,2022(1):139-141.

[6] 王旭东.试论林业工程造林质量提升对策[J].种子科技,2021(3):123-124.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