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粮食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如粮食价格低迷、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短缺且生产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及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力度小等。为切实解决八步区粮食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稳定当地粮食生产水平,需要采取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价格、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加强农用地管理及继续落实涉粮补贴政策等措施。
关键词 粮食生产;粮食价格;耕地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22
粮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是客观要求,也是稳定社会及民心的重要基石[1]。
1 贺州市八步区粮食生产现状
1.1 粮食种植面积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按照“稳面积保产量、强技术促单产”的工作思路,及时制订粮食生产计划,落实粮食生产责任,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2023年,八步区粮食播种面积3.313万hm2(包含双季稻),完成目标任务3.195万hm2的103.69%,总产量18.020 4万t,完成目标任务16.910 0万t的106.56%。其中,大豆种植面积410.133 hm2,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夏播总面积30.933 hm2,完成全年大豆种植任务409.000 hm2的100.28%,超额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20.000 hm2的154.7%;花生种植面积3 781.667 hm2,比2022年增加164.667 hm2,增幅4.55%。
1.2 水稻品种引进情况
八步区引进110多个水稻品种,开展小区示范展示和大田推广工作,筛选出适合在八步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15个,即美香两优晶丝、广8优又丝苗、又香优龙丝苗、又香优郁香、又香优15香、青香优19香、特优809、恒丰优3341、上优香8、野香优818、丽香优纳丝、昱香两优馥香占、良相优868、更香优星星丝苗及乾两优馥1f96676c3b796e4539b33769f5e2a069275b8779467d659555c699c688a94169香占。这15个水稻品种均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
1.3 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情况
八步区积极引导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以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为主,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立粮食生产高产示范点,实施粮食高产示范创建项目。示范项目在信都镇、仁义镇、铺门镇、莲塘镇、贺街镇、步头镇、大宁镇、桂岭镇、开山镇及南乡镇等10个乡镇实施,截至2023年12月底,建立33.333 hm2以上相对连片水稻高产示范片4个,百亩以上相对连片水稻高产示范片共61个,累计完成实施面积1 424.800 hm2,完成任务的101.8%。其中,将利成合作社种植示范点和巫氏禾田机械化育秧示范点,作为八步区春耕生产现场会示范样板现场点,为推进粮食机械化生产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4 农机推广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底,八步区建成9条水稻机械化育秧生产线,育秧能力33.333 hm2·h-1;拥有谷物联合收割机214台,日收割能力超66.667 hm2;培育16个粮食烘干服务主体,拥有烘干设备69台,批次烘干能力1 465 t。八步区还建设了一个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将成为贺州市首家集水稻育插秧、烘干、大米加工和仓储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能力。
按照“农业发展,农机先行”的理念,八步区积极引进各类农机具。截至2023年12月,八步区新购置水稻插秧机8台、大米色选机8台、粮食烘干机19台、水稻收割机9台、大中型拖拉机17台、旋耕机42台、碾米机3台及植保无人机22台。2023年,八步区实现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29 042 hm2、机种面积8 917 hm2、机收面积25 000 hm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96%。其中,水稻机耕面积25 060 hm2、机种面积8 544 hm2、机收面积24 916 hm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88%。
1.5 农业技术培训情况
八步区组织技术干部积极参加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线上培训,掌握栽培技术知识,并积极深入村寨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把技术传授给千家万户。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14日,八步区开展进村入户培训9期次,培训人数1 086人次,下乡技术指导1 263人次,接受指导农民5 629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 698份。
1.6 耕地“非粮化”整治情况
八步区多举措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底,八步区耕地“非粮化”整治面积1 206.149 hm2,完成田长办公室下达的年整治任务1 206.667 hm2的99.96%,其中农田种植林木整治面积188.139 hm2,农田种植果树整治面积972.712 hm2,农田挖塘养鱼整治面积13.043 hm2,农田种植草皮整治面积2.075 hm2,其他整治面积30.115 hm2。2023年,八步区新增牛蛙养殖12家,现已完成其中11家的整治,剩余一家已清理50 t牛蛙,仅剩25 t待清理。截至2023年11月底,通过各级的不懈努力,八步区复耕复种面积1 080.225 hm2,实现年内新增粮食种植面积764.800 hm2,增加了八步区粮食种植面积。
1.7 粮食生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八步区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全面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八步区落实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资金252.00万元,补贴面积1.285万hm2,补贴农户5.60万户;落实耕地地力补贴资金3 574.00万元,补贴面积2.579万hm2,补贴农户10.80万户;落实稻谷补贴资金1 014万元,补贴面积1.061万hm2,补贴农户4.78万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2.86万元,补贴机具167台,涉及农户126户,拉动农民投入538.00万元。
2 贺州市八步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价格低迷
八步区粮食价格低迷的原因有两个:1)国外粮食售价不高,影响国内粮食价格,而八步区粮食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息息相关,因此价格也较低;2)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若价格大幅度升高,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会影响其他产品的物价,因此粮食收购价格较低[2]。
2.2 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八步区属于喀斯特地貌,虽然国家出台许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流转自己手中的土地,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但许多不平整的小田块无法流转。加之农民认为机械化种植会损伤秧苗而造成减产,宁愿采用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进行种植,因此八步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
2.3 农村劳动力短缺,生产方式落后
八步区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农村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无力进行粮食作物种植。加之部分区域因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无法使用农业机械,只能采用人力、畜力开展农业生产,严重抑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阻碍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实现。
2.4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
目前,八步区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1)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逐年减少,农田荒废率持续提高,导致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2)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大量中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因缺乏维护管理而荒废或问题频出[3-4]。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导致粮食作物种植因缺水受到影响,尤其是水稻种植受到的影响极大,从而影响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2.5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非粮化”严重
八步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往年持平,蔬菜、烤烟、荸荠、芋头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导致占用过多耕地面积,短期内复耕难度大。
八步区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面积。虽然国家出台“非粮化”整治方案,但是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复杂,加之农户的“非粮化”整治意识不强,导致整治效果不佳。
2.6 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力度小,宣传不到位
虽然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许多惠农强农政策,但是补贴项目过于细碎分散,难以有效缓解成本压力。例如,八步区每年分到种粮农户(散户)手中的稻谷生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每667 m2不足100元。另外,信息闭塞区域及留守村中不用智能手机或者较少看电视的老人不知晓有种粮补贴政策,导致其种粮意愿不高。
3 对策
3.1 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价格
八步区可采取如下措施解决粮食价格低迷这一问题:1)加快粮食生产产业化发展,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重点抓好粮食深加工;2)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如鼓励种植富硒大米、紫色大米等具有特色的高端大米,满足市场对粮食产品的多样化需求;3)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扩大农产品的用途;4)生产的粮食由八步区政府统一定价收购,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保证农民的收益[5]。
3.2 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1)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应及时与财政局会商,联合制定、印发粮食生产类的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方案,并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确保各类农业机械化项目顺利实施。2)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应举办农业机收减损、无人机喷药等比赛,以现场活动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微信、抖音、报刊等渠道对农业机械化补助政策、增产增效优势等进行宣传,提高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认知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农户的种粮积极性。3)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应强化指导服务,在粮食生产全生育期各时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各环节相关配套技术的培训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助力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3.3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6]。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农民高龄化等带来的“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八步区应创新服务模式,加强联合合作,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努力打造土地托管“升级版”服务模式[7]。1)在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为小农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等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一条龙服务[8]。2)大力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村集体以农田水电设施、办公场所使用权及增溢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合土地交由供销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服务,通过“保底+分红”的方式,保障农民、村集体、供销社在合作中持续获益。
3.4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1)申请财政资金投入重点粮食生产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区内的排灌工作,确保粮食生产有水可用且遇涝能排。2)提高农民对粮食生产区农田水利设施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在粮食生产区内若一些小水渠因洪涝发生淤泥堵塞情况,可以动员村民自发清淤,以保障水渠通畅。3)提高水利灌溉设施后期管护人员的待遇,并加强水利灌溉设施日常施维护方面的技术培训,保障八步区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区的灌溉用水充足,稳定粮食种植面积。4)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引进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用水效率。
3.5 加强农用地管理
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面积推广间套种等种植模式,如玉米套种大豆、番薯,薯蓣套种大豆、玉米,果树套种大豆,油茶套种旱稻,香芋套种玉米等,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9]。
2)对于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或被破坏的耕地,并经过土地和农业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以视同补充耕地并鼓励农民尽快复耕。
3)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应明确工作目标,严格落实粮食粮食生产党政同责的工作机制及粮食安全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尽快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承担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守住耕地红线。同时,根据粮食生产安全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达到保面积增产量的目的。
3.6 继续落实涉粮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1)八步区应推行补贴与粮食贡献、商品粮挂钩,多卖粮多补贴,谁种粮谁得到补贴。例如,可将争取的种粮补贴资金集中补贴到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促使其形成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规模种粮模式,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2)根据八步区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财政局应逐年提高各项涉粮财政补贴标准、不断扩大补贴范围。3)八步区财政局应会同农业农村局等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项涉粮资金发放情况持续开展监督核查,加强涉粮资金发放管理。4)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应利用广播、电视、抖音、快手和宣传专栏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大涉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户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知晓种粮补贴政策的制定意义,有效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月兰.广西耕地保有量与粮食安全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4):467-472.
[2] 黄锐.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8):190-192.
[3] 冯艳丽.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思路探析[J].决策探索,2019(8):47-48.
[4] 李银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乡村科技,2020(2):121-122.
[5] 邢增喜.保障粮食安全、蓄势乡村振兴[J].农业知识,2022(12):10-12.
[6] 丁金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J].农业知识,2022(8):4-5.
[7] 唐永飞.广西农业发展与脱贫产业选择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7(2):46-48.
[8] 刘一江,梁骏.广西发展精确农业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4(2):35-39.
[9] 刘艳芳.贺州市八步区粮食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4(2):70-72.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