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神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4-10-14 00:00:00黄文群李玲邓宝玲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9期

摘 要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产业兴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抓手。近年来,神山村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简要介绍神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和主要创新路径,分析神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优化组织运营管理,激活内生资本;做深做细现有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强产业人才引育,培植发展后劲等对策。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山区;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20

村级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村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是集体经济的类型之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出要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作用,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取得良好成效。

1 神山村概况

神山村是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的一个小山村,位于黄洋界脚下,地处+a08SSCLRj974OM+IVu/Pke5ylHa7Sgp/XC8ETDJ+fw=偏远山区。截至2023年底,神山村占地面积约4.6 km2,共有村民74户241人,耕地面积为13.2 hm2,山林面积为331.67 hm2,其中毛竹林占90%。神山村所在地段山坡陡峭,土地相对贫瘠,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神山村视察,作出重要指示,为神山村带来重大发展机遇。2017年,神山村成功脱贫。2022年,神山村集体经济收入21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并且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等。

2 神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

2.1 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神山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党建+”理念。1)党支部主动学习村级集体经济相关发展经验,摸索出“合作社+基地+村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帮助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让村民获得了土地租金收入和收益分红。2)为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支部带领神山村党员自发成立了神山村旅游协会,主动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在对接市场、游客讲解、环卫保洁等工作中争先锋、做表率。截至2023年底,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同志的示范、带动下,有50余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先后返乡加入家乡建设。此外,在乡村治理中,神山村以党支部为主导,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有效推进村落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2023年先后建成38个美丽示范庭院、16户标准化农家乐,为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文支撑。

2.2 深度挖掘资源禀赋,做大“红色+绿色”旅游产业

神山村立足竹林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黄桃、茶叶两大特色产业,设计赏花、采茶、打糍粑等生态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神山村依托红色遗迹、革命故事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对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研学机构等,发展红色研学旅游。神山村根据当地脱贫攻坚的探索实践,开发了“一堂精准扶贫课”等研学课程,建造了神山村史馆,并对接井冈山主要景区,串点成线,成为井冈山旅游的必选打卡地,每年接待旅客超30万人次,并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

2.3 借助全媒体广泛传播,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为将神山村推向大众视野,吸引更多游客,促进产业发展,打造神山品牌,在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应媒体的帮助下,神山村采用全媒体矩阵传播方式,通过新华社、央广网、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大江网、江西广播电视台等省级媒体,搜狐、腾讯、网易等网络新闻媒体,以及市级短视频账号等进行报道宣传[2-3]。媒体的深度关注,不仅给神山村带来了大量游客,而且带来了各种资源,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3 主要创新路径

3.1 创新治理机制

神山村始终坚持“党建+民主治理”理念,探索和大力推行“131”(即一核心、三规范、一监督)村级治理模式,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一核心),严格规范组织的职责、规范组织工作运行程序、规范组织内干部行为(三规范),加强村务监督(一监督),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4]。在“131”村级治理模式下,神山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建设、依靠产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神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通过发挥其资源整合、外引内联作用,有效拓展了村集体增收路径。

3.2 创新分配机制

神山村借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村情,对分配制度进行创新,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专业运作,吸引更多的投资。在村集体、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村集体稳定增收。1)村民通过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股东,年终按所持股份享受合作社分红。2)为脱贫农户提供服务员、清洁工等岗位,进一步增加这一部分村民的收入。3)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建立对内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强化村民加入集体经济建设、增收致富的信心。

3.3 创新运行模式

神山村为发展生态绿色产业,采取“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模式[5]。通过这种模式,村民除了可以获得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等收入,还能在基地务工,获得劳动收入等。例如,返乡创业青年左香云利用神山村丰富的毛竹资源,带头成立合作社,并摸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将当地的茶叶、黄桃、竹笋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发展旅游产业,神山村整合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创新“农旅融合”“红旅融合”等路径,推出“培训到村,体验到户,红旅、农旅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委托专业团队对神山村景区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和专业化运营管理,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神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还未完全将这种资源优势转换为生产优势、发展优势。当前,神山村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有待多层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较大,处在外部资本嵌入式发展向内生资本激活的发展阶段[5]。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脱离政府等外部资本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内生性人力资本、强有力的内部组织管理等做大做强。而从当前情况来看,神山村在人才、机制、内部资本等方面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4.2 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神山村拥有茶叶、黄桃等特色产业,同时发展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业,但总体产业规模较小,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个性化不足。茶叶和黄桃还未实现标准化种植,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此外,由于地处山区,当地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且物流成本较高,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以线下销售为主,销售渠道受到限制。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借助红色资源优势吸引的团体旅客较多,散客相对较少;旅游衍生商品与其他景区具有较高的同质性,旅客在景区可体验的活动较少,加上景区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旅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较短,吸客和留客能力有待提升。

4.3 产业人才相对缺乏

人才短缺是制约神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尤为明显。神山村黄桃、茶叶等产业要纵深发展,需要智能化种植、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当地还是以传统种植型技术人员为主。此外,旅游业是神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抓手之一,但当前神山村旅游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专业性培训的人员较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给旅客带来的体验感整体有待提升。由此可见,引进专业、高素质旅游开发及服务人员已成为神山村发展旅游业的关键。虽然神山村借助全媒体传播,已获得较高的知名度,但对接产业终端的线上运营、网络营销等的相关技术人才缺乏。这类人才的缺乏不仅会影响神山村品牌的营销推广,而且不利于产品的线上销售转化。

5 对策

5.1 优化组织运营管理,激活内生资本

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规章制度,构建集中领导、适度分权的治理结构,建立监督机制,规范运营管理,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6]。借助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在神山村资源整合、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性优势,继续深化借力用力模式,着力提升产业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能力。梳理村级现有资金、资源、资产情况,以及合作社、旅游项目、研学项目等村集体经济入股与分红情况。依据梳理的结果,结合村民意愿,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引导更多村民入股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通过创新投资途径增强村集体资源的流转速度及营利性,激活内生资本,使资源“动起来”,帮助资金“走出去”,持续增强“造血”能力。

5.2 做深做细现有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实施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分拣等,提高合作社现有农产品品质;积极链接井冈山区域品牌,借助区域品牌提升农特产品品牌价值;通过加入区域产销联合体、对接当地大型商超和连锁水果超市等方式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以此夯实合作社的发展基础。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纵向延伸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链条,横向拓展农事体验、生态休闲等产业形态,积极同各类经济实体、民间志愿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汇聚多元力量。深化“旅游产业+农业产业”双驱动模式,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在已建成的户外星空屋、生态停车场、思源餐厅、神山书吧等项目的基础上,深化周边景观、智能化工程、配电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与乡村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推动产业发展与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5.3 加强产业人才引育,培植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神山村能人的召集和引领作用,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完善引才政策,逐步建立适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选、育、管、用机制,对外吸引集聚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对内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积极与当地院校等合作,开展村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等,为产业发展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储备。对现有人才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和管理能力培训,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理人,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7]。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4-06-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 李晨.全媒体传播赋能乡村振兴研究:以井冈山市神山村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3.

[3]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市实施村(社区)“131”治理模式纪实[EB/OL].(2016-06-20)[2024-06-13].http://www.jgsdaily.com/2016/0620/18233.shtml.

[4] 孙超.产业造血可持续干群齐心谋发展:井冈山神山村:推动深层变革不负殷殷重托[J].当代江西,2019(2):14-16.

[5] 喻嘉,彭小兵.脱贫:资本的嵌入与内生:基于井冈山神山村的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124-131.

[6] 刘善庆,尤琳,刘梦怡.耦合:革命老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益探索:对赣州市信丰县的调查与思考[J].苏区研究,2017(6):117-125.

[7] 刘勇.怎样激发村集体投资公司发展活力?[N].农民日报,2022-04-13(5).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