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的制干效果,选用5个无核品种、5个有核品种开展葡萄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比较评价研究,测定色泽、出干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方式的葡萄干燥时间比晾干短。促干剂组的晾干,紫霞玫瑰葡萄失水率最低、出干率最高,葡萄制干的效果最好,能有效地减缓葡萄制干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促干剂组的热风烘干,巨峰葡萄总色差值最低,颜色变化最小,制干效果明显。
关键词 葡萄;干燥方式;食品加工;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16
新疆吐鲁番市是我国著名的葡萄及葡萄干产区[1]。2020年,吐鲁番市葡萄种植面积为3.8万hm2,葡萄产量121万t,分别占新疆葡萄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1%和40%[2];吐鲁番市是葡萄干优势产区,年产葡萄干15万~18万t,占我国葡萄干总产量的90%以上[3]。吐鲁番市制干葡萄主栽品种为无核白,占葡萄栽培面积的90%以上,其他制干葡萄品种有无核白鸡心、波尔莱特、长粒无核白、紫甜无核、无核紫及甜蜜蓝宝石等,栽培面积均较小,为零星栽培[4-5]。吐鲁番市鲜食无核白葡萄竞争力下降、销量下滑,导致制干葡萄原料增加、葡萄干产量增加,葡萄干产能过剩,种植效益降低,甚至葡萄干滞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6]。葡萄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吐鲁番市种植葡萄均需要埋土防寒[7]。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植户入不敷出,不少种植户出现弃种无核白葡萄现象[8]。
吐鲁番市生产的葡萄干在品种和品质上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引入葡萄新品种,筛选出栽培及制干性状优良的葡萄品种进行推广,优化制干葡萄品种结构,促进葡萄干产品多元化发展,是解决产区制干葡萄品种及产品单一,提升葡萄干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9-10]。
通过制干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及本土资源的筛选,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市的制干特性,为吐鲁番市葡萄干产品多元化发展及葡萄干品质、产品竞争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制干葡萄产业提质增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晾房和中式车间开展。
1.2 试验材料
无核葡萄品种为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火州黑玉、火州紫玉、火州翠玉,有核葡萄品种为新郁、绿洲宝石、紫霞玫瑰、SP522、巨峰(欧美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不同葡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如表1所示。挑选形状和大小均匀相近、无损伤、无病虫害,果柄不脱落,表面完整的原料作为试验材料;每个葡萄用纸袋包装,外包装采用纸箱包装,进行常规运输,运输时间为20 min。
1.3 试验设计
以5个无核葡萄品种、5个有核葡萄品种为材料,开展葡萄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比较评价研究,测定色泽、出干率等指标。用促干剂预处理后,再分别采取热风烘干(起始温度为28 ℃、终止温度为35 ℃)和晾干两种制干方式,以不经过促干剂处理的葡萄为对照组(CK),其中热风烘干下不经过促干剂处理的葡萄为CK1,晾干下不经过促干剂处理的葡萄为CK2。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每次重复4个样取平均值测定。果实硬度:使用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的GY-4型数显式水果硬度计测定,单位为kg·cm-2。出干率:将每个葡萄品种的晾晒后质量与晾晒前质量相比。含水率:采用烘干法测定[10]。颜色变化:使用深圳金准仪器设备公司的JZ-300通用色差计测定。鼓风干燥箱:DHG-9070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不同品种葡萄制干时间的影响
由表2可知,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方式的葡萄干燥时间比晾干短,外观效果好,能较好保持葡萄干的品质。
2.2 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不同品种葡萄制干硬度的影响
由表3可知,烘干下促干剂组的葡萄干硬度高于晾干下促干剂组。烘干下,促干剂组的葡萄干硬度比CK1组的硬度好,质地较好;晾干,仅巨峰(欧美种)促干剂组的葡萄干硬度小于CK2,其他品种促干剂组的葡萄干硬度均大于CK2。
2.3 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不同品种葡萄制干失水率的影响
失水率是衡量果蔬制干的一项重要指标。由图1可知,晾干方式下,CK2组火州紫玉葡萄失水率最低(0.673),促干剂组紫霞玫瑰葡萄失水率最低(0.633)。烘干方式下,CK1组的SP522和火州紫玉葡萄失水率最低(0.733),促干剂组的SP522葡萄失水率最低(0.700)。促干剂组的晾干方式,紫霞玫瑰葡萄失水率最低,制干效果明显。
2.4 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葡萄制干出干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晾干方式下,CK2组的火州紫玉葡萄出干率最高(0.327),促干剂组的紫霞玫瑰葡萄出干率最高(0.367)。烘干方式下,CK1组的火州紫玉葡萄出干率最高(0.282),促干剂组的SP522葡萄出干率最高(0.300)。促干剂组的晾干方式,紫霞玫瑰葡萄出干率最高,制干效果明显。
2.5 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葡萄干制总色差值的影响
由图3可知,晾干方式下,CK2组的巨峰(欧美种)葡萄的总色差值最低(7.336 0),促干剂组的新郁葡萄保持总色差值最低(10.738 7)。烘干方式下,CK1组的火州翠玉葡萄的总色差值最低(5.581 0),促干剂组的巨峰(欧美种)葡萄的总色差值最低(4.348 1)。
促干剂组的烘干方式,巨峰葡萄总色差值最低,制干效果明显。
3 结论
研究促干剂预处理下烘干和晾干对10种不同品种的葡萄制干效果的影响,烘干变温干燥较晾干时间短、葡萄干外观效果好;促干剂组的葡萄干保持较好的硬度,质地较好;促干剂组的晾干方式,紫霞玫瑰葡萄失水率最低、出干率最高,葡萄制干的效果最好,能有效地减缓葡萄制干过程水分的散失;促干剂组的烘干方式,巨峰葡萄总色差值最低,颜色变化最小,制干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罗云波,生吉萍,陈昆松,等.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2] 蔡翔宇,张进财.吐鲁番葡萄及其加工业概况与优化提升策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2(5):112-116.
[3] 苏颖.非热加工技术助推食品产业升级[J].食品开发,2011(4):68.
[4] 赵龙,郭峰,梁雎.制干葡萄品种波尔莱特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7(6):40-41.
[5] 薛锋,潘绪兵,魏登攀,等.5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吐鲁番地区的栽培性状及制干特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23,60(1):105-115.
[6] 方芳,毕金峰,李宝玉,等.不同干燥方式对哈密瓜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5:68-72.
[7] 区焕彩,毛文菊,冯筱骁,等.三七热风干燥试验分析[J].湖南农机,2013,40(3):28-31.
[8] 黄艳斌,郑优,陈海桥,等.柠檬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169-172.
[9] 周国燕,詹博,桑迎迎,等.不同干燥方法对VC含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32(20):44-47.
[10] 谢辉,张雯,王敏,等.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鸡心葡萄干色泽及次生代谢物质变化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166-2174.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