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水果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管理策略

2024-10-14 00:00:00王清唐光顺周光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9期

摘 要 番茄不仅可作蔬菜,还可作水果,富含维生素且口感好,是各国人民喜爱的果蔬之一。番茄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广泛种植,但该地区的水果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为给当地农户提供科学、环保、经济的病虫害管理方案,探讨了该地区水果番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早疫病、晚疫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提出选择优良抗病虫害品种、合理开展轮作与土壤管理、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民养护管理水平等管理策略。

关键词 水果番茄;病虫害;防治策略;贵州省黔西南州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11

番茄是我国栽培种植范围较广、经济效益较可观的一种果蔬兼用作物[1]。其中,水果番茄因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且口味酸甜、皮薄汁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市场对水果番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果番茄已成为一种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果品。贵州省是我国主要的夏秋蔬菜产区,得益于当地中高海拔区域温和的雨热同季气候,蔬菜供应季节可从7月持续到10月,因此当地夏秋蔬菜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2]。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终年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黔西南州成为我国水果番茄的主产地之一。但随着该地区水果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水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如何采取科学、高效、环保的措施防治水果番茄病虫害,以保障生产安全、实现绿色生产,是黔西南州水果番茄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1 概况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处于云南省、广西、贵州省3省(自治区)接合处,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端,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5 ℃,年降水量1 250 mm。黔西南州地形复杂,西北高、东南低,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近年来,黔西南州的水果番茄种植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由于当地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水果番茄等亚热带特色水果的生长。当地通过引进优良的水果番茄品种和高标准的大棚种植技术,使水果番茄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步向现代化、高效率、高品质方向发展,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当地水果番茄种植业的发展。

2 水果番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2.1 早疫病

水果番茄早疫病是一种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又称轮纹病、夏疫病,由茄链格孢菌引起,在湿度80%以上、温度20~25 ℃的环境下最易发生[3]。该病害主要影响水果番茄的叶片和果实。染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淡绿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变为暗褐色,中间有退绿的晕圈;染病后期,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植株枯死。早疫病在黔西南州普遍发生,对水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显著影响,能导致其产量减少20%~30%,严重时甚至在50%以上。

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如下。若在大棚内种植水果番茄,应调整棚内温湿度,将湿度控制在80%以下,同时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以避免叶面湿润。在病害发生前使用药剂喷雾,可使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注意药剂应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若在水果番茄结果期发现早疫病,应及时摘除下部老病叶,既减少菌源,又有利于通风透光。

2.2 晚疫病

水果番茄晚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的不规则云纹状斑,严重时会导致全株叶片枯黄脱落。该病害在水果番茄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冬季设施栽培中,由于处于高湿、低温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易发生并迅速传播。

针对晚疫病的防治,可使用烯酰·锰锌、霜脲·锰锌等药剂进行喷雾,喷施时应使药液均匀覆盖叶片的正反面,以确保药剂能够有效接触到病原菌。晚疫病发生严重时,应使用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吡唑醚菌酯乳油,或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烯酰吗啉等药剂防治。注意交替轮换用药,5~6 d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

2.3 叶霉病

水果番茄叶霉病是由褐枝孢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害可导致叶片出现病斑,叶片背面会出现淡绿色霉斑,潮湿时长紫灰色霉层,主要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发病时,多围绕果蒂形成圆形硬化凹陷黑色病斑,严重时会侵染枝干,降低水果番茄产量和品质。

适当的通风和湿度控制可以预防叶霉病发生。还可适时喷施药剂,如百菌清等,使用浓度为500~1 000倍液,每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4~5次;或使用丙硫·多菌灵悬浮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7 d喷药;也可使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苍耳子、蛇床子等制成的复合制剂,对叶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

2.4 脐腐病

水果番茄脐腐病是由植株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发病后,水果番茄果实变扁、变轻、失去光泽,严重时出现黑斑、腐烂,造成水果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下降[5]。

为预防脐腐病,可通过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成品有机肥、过磷酸钙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番茄植株根系吸收钙元素的能力。同时,注意科学灌溉,避免土壤忽干忽湿,特别是不要让土壤过于干旱缺水。在种植过程中可适量补充硼肥,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还可叶面喷施0.1%硝酸钙、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需要注意及时摘除病果,保留健康优质果,防止病害蔓延,确保产品品质。

2.5 蚜虫

蚜虫在黔东南州广泛分布,经常积聚在水果番茄植株的叶片背面和嫩梢上,用其针状的口器插入植株组织,吸食汁液。被害叶变黄,叶面皱缩下卷,植株生长受阻而萎缩,甚至死亡。同时,蚜虫会传播病毒病,其危害大于本身。

针对水果番茄蚜虫的防治,可利用黄色粘板吸引蚜虫,每667 m2使用黄色粘板20~30块,可有效减少蚜虫数量。或通过释放蚜虫的天敌如瓢虫、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治,每667 m2释放1 500~2 000头,利用其捕食蚜虫的习性控制蚜虫数量。在蚜虫数量较多时,可选择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嗪等。通常每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100 g,兑水喷雾或拌种,安全间隔期为20 d;或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5 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通常为3 d。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防蚜虫产生抗药性。

2.6 蓟马

蓟马是一种小型昆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四季均会发生,春季、夏季、秋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则在温室大棚中为害严重。蓟马不仅直接为害作物,还可能传播病毒病。

针对蓟马,可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利用蓟马对蓝色敏感的特性,使用蓝板进行诱杀,每667 m2的种植地布设规格为30 cm×40 cm的蓝板20~25块,要求距离作物上部15~25 cm。针对蓟马,也可使用5%啶虫脒2 000倍液防治2~3次,注意打药应在光照不强时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

3 管理策略

3.1 选择优良抗病虫害品种

在黔西南州,选择抗病虫害的水果番茄品种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关键策略之一。黔西南州气候多变,湿度较高,非常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因此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水果番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提高水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1)选择经过育种改良,已知能够抵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在黔西南州,推荐的抗病品种包括金石粉玉和博格特,不仅抗病力强,而且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2)考虑品种的其他特性,如成熟期、果实大小和形状、口感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户的生产需求。例如,一些品种可能具有早熟的特性,适合在特定季节种植,以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3.2 合理开展轮作与土壤管理

合理开展轮作与土壤管理是预防水果番茄病虫害的有效策略,不仅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轮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在黔西南州,可以实施水果番茄与豆科作物、葱蒜类作物或其他非主要病虫害寄主作物的轮作,以有效减少土传病原菌和虫卵的累积。2)土壤管理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在黔西南州,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绿肥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例如,可在水果番茄种植地周围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等,不仅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还可以通过将其翻压入土提高土壤肥力。科学的水分管理也是土壤管理的关键。黔西南州多山地丘陵,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润,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3)土壤消毒是预防土传病害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例如,使用生物制剂哈茨木霉、荧光假单胞菌等,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3.3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为加强水果番茄病虫害的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可及时发现病虫害,迅速响应,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保障水果番茄的产量与品质。1)通过安装在田间的智能监测设备,如害虫性诱监测工具、田间小气候监测仪、自动孢子捕捉仪等,实时收集关于气温、湿度、土壤条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处理中心,由专家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建议。2)利用监测设备自动识别病虫害类型,并结合专家库的知识图谱技术,智能分析数据,发送预警信息。农户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就得到通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3)与省级和国家级的监控信息平台相连,形成上下相通、横向互联的防治体系,不仅能够及时向地方提供技术服务和救灾指导,还能为各级领导进行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4 提高农民养护管理水平

在黔西南州水果番茄种植过程中,农民的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学的养护管理可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因此提高农户的养护管理水平是预防水果番茄病虫害的重要对策。1)加强农户的技术培训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定期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户识别常见的水果番茄病虫害,学习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如正确的修剪方法、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等。2)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户使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水果番茄的品质和安全性。3)加强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通过建立农户互助组织,分享防治经验,营造全民共同预防水果番茄病虫害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水果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防控难度也持续增加,对水果番茄种植产生严重的影响。水果番茄种植业的发展在黔西南州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必不可少。通过选择优良的抗病虫害品种、采取合理的轮作与土壤管理措施、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民养护管理水平等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保证水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也为黔西南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 郭文忠.聚焦番茄产业症结,调整生产结构布局[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5):1-2.

[2] 韦红边,丁敏,罗钰,等.黔西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技服务,2022,39(3):107-110.

[3] 孙一凡,刘喆,李海洋,等.侧孢芽孢杆菌Bl13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及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299-308.

[4] 曹绍玉,许俊强,吕霞,等.植物提取物对番茄主要病害防控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21,44(23):41-44.

[5] 丁富功,陈会丽,卢奕霏,等.不同施钙量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及脐腐病发生率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3,48(4):73-77.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