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探索验证邦诱稻螟宝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增效作用,达到增效控害目的,以邦诱稻螟宝为试验药剂,分别与5%阿维菌素乳油、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合施用,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乳油与邦诱稻螟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79.8%、87.1%,比5%阿维菌素乳油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6个百分点、8.0个百分点;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与邦诱稻螟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81.2%、87.7%,比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1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邦诱稻螟宝;增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01
二化螟(Chilo suppressd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二化螟幼虫以钻食水稻叶鞘、茎秆为主,水稻分蘖期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穗期为害可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为害严重时可以造成水稻减产50%以上甚至大面积绝收[2]。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67万hm2以上。2019年以来,受气候条件适宜、机械收割留置稻桩过高、害虫抗药性持续增强等因素影响,水稻二化螟在桃源县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不利影响[3]。为筛选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配方,解决防治难、防效差、害虫抗药性增强等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开展了此次邦诱稻螟宝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增效试验。
5%阿维菌素乳油与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是当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对水稻二化螟低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由于长期单一过度使用药剂,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加上针对性防治药剂缺乏,难以达到理想的虫害防治效果[4]。邦诱稻螟宝是一种用于引诱二化螟的利他素溶液,与杀虫剂混配喷施水稻植株后,可吸引二化螟幼虫从隐匿位置出来取食,从而增加二化螟幼虫接触、吸食杀虫剂的机会,提高致死率,延缓二化螟对化学农药的抗性,高效、快速提升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此次试验以邦诱稻螟宝在药剂防治中的增效作用为切入点,与其他常规药剂分别混合使用,在桃源县水稻一代二化螟防治窗口期开展常规喷施,以验证该药剂的增效作用,为大面积科学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23年5—6月,在桃源县浔阳街道福庆山村进行试验。试验地灌溉方便,地势平坦,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5.7,土壤肥力中上等。试验田面积共0.9 hm2,常年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二化螟为主的病虫害发生偏重,水稻产量损失较大。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株两优819,全生育期105.4 d,株型适中,叶色绿,分蘖能力中等,株高80.9 cm,每667 m2有效穗数为23.5万穗,为当地常年主栽品种。供试水稻于2023年3月24日播种,4月15日进行机插移栽,移栽株行距为17.0 cm×20.0 cm。移栽前,每667 m2施用复合肥30 kg作底肥;移栽后7 d,每667 m2施尿素10 kg作追肥。其他田间管理与当地田间管理保持一致。
供试药剂有邦诱稻螟宝,由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5%阿维菌素乳油,由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由山东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开始前2 d,对整个试验区开展水稻二化螟发育进度与虫源基数调查,确保在二化螟低龄(1~2龄)幼虫期开展防治。2023年5月18日施药一次,施药当日晴,最高气温32.0 ℃,最低气温19.0 ℃,平均气温23.7 ℃,风速0.3 m·s-1,相对湿度66%。药后7 d,平均最高气温24.2 ℃,平均最低气温17.2 ℃,日均气温19.9 ℃,平均相对湿度80.0%,雨日2 d,降水量22.86 mm。施药时水稻正处于分蘖盛期,叶色嫩绿,生长正常,有利于施药作业。
试验设邦诱稻螟宝和5%阿维菌素乳油混合施用处理、邦诱稻螟宝和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合施用处理,另设单施5%阿维菌素乳油处理、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处理,以及只喷施清水的空白对照处理(见表1)。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15个处理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间设置保护行,空白对照小区面积为333.3 m2,其他处理小区面积均为666.7 m2。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工作压强为0.15~0.40 MPa,对小区作物常规均匀喷雾,每667 m2喷施药液30 kg。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7 d,便于充分发挥药效。
1.4 调查方法
施药前2 d开展药前基数调查,施药后15 d调查各处理防治效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处理区调查25丛水稻。调查活虫数时,将所取的枯鞘剥开检查,记录其中活幼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矫正防效;调查枯鞘时,直接记录所调查25丛稻株的总株数和枯鞘株数,计算枯鞘株率与枯鞘株防效。
(1)
(2)
(3)
(4)
式中:P为枯鞘株率;n为枯鞘株数;N为调查总株数;P1为枯鞘株防效;PCK为空白对照区枯鞘株率;P'为处理区药后枯鞘株率;P2为虫口减退率;S1为施药前活虫数;S2为施药后活虫数;P3为矫正防效;P'T为处理区虫口减退率;P'CK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uncan)进行统计分析,按p=0.05和p=0.01标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常规喷施5%阿维菌素乳油与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枯鞘株防效分别为73.2%、75.1%,幼虫矫正防效分别为79.1%、80.5%,两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大。在2种药剂中加入邦诱稻螟宝时,5%阿维菌素乳油+邦诱稻螟宝处理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79.8%、87.1%,比单剂使用防效分别提高6.6个百分点、8.0个百分点;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邦诱稻螟宝处理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81.2%、87.7%,比单剂使用防效分别提高6.1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
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的化学药剂对水稻二化螟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由表3矫正防效可知,处理A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处理A与处理B差异显著,处理C与处理D差异显著,表明邦诱稻螟宝增效作用明显。
2.2 作物安全性
经调查,整个试验期间,各处理间水稻植株分蘖、孕穗、抽穗、黄熟正常,无发黄、畸形等生长异常情况出现,邦诱稻螟宝对作物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长期以来,农户针对水稻二化螟以开展化学防治为主,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5]。目前,在市面上常用药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普遍不理想、高效防治药剂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合理添加增效剂,无疑是破解当前防治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笔者以邦诱稻螟宝为试验材料,与常规药剂混合喷施,于害虫防治适期施用,施药后田间保留浅水层,能够达到充分发挥药效,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其中,5%阿维菌素乳油与邦诱稻螟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79.8%、87.1%,比5%阿维菌素乳油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6个百分点、8.0个百分点;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与邦诱稻螟宝混合使用,枯鞘株防效和幼虫矫正防效可以达到81.2%、87.7%,比34%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单剂使用防效提高6.1个百分点、7.2个百分点,增效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庆国,于生.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J].现代农业,2010(7):26.
[2] 文萍,罗永阳,胡平平,等.PVC长效固体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1):56-58.
[3] 胡选祥.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J].浙江化工,2004,35(8):8.
[4] 张相,裴艳,杜立波,等.桃源县水稻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原因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2(8):158-159.
[5] 江曲,詹红玉,邓金奇.常德市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23,43(5):51-55.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