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现实

2024-10-14 00:00:00汪伯承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34期

话题导入

在文学的长河中,叙事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表达形式,承载着记录历史、展现社会、反映现实的重要使命。叙事不仅仅是对故事的简单陈述,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度剖析和反思。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叙事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深思。

范本呈现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得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战栗!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

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在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常常因生活的节奏快和工作的压力大而忽略了身边那些微小却能温暖人心的瞬间。然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真实画卷,让我们在忙碌中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我急匆匆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街道两旁的店铺还未完全开张,只有零星的行人擦肩而过。我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心里暗自抱怨着这寒冷的天气。突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传入我的耳中,打破了这清晨的寂静。

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老者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正专注地演奏着二胡。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跃着,演奏出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旋律。

我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这二胡声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温暖。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那时候的冬天虽然寒冷,但邻里之间的关爱和温馨却让我倍感温暖。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到了老者的面前,她手中提着一个保温瓶和一些食物。她微笑着将保温瓶递给老者,并轻声说:“大叔,喝点热粥吧,这天气太冷了。”老者抬起头,感激地看着她,接过保温瓶,轻轻地喝了一口。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这杯热粥不仅温暖了他的身体,更温暖了他的心灵。

中年妇女又递上一些食物,说:“这是我早上刚做的包子,您尝尝。”老者连连道谢,接过食物,开始慢慢地品尝。周围的行人也被这温馨的场景所吸引,纷纷投去善意的目光。

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幕温暖的画面,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在这个喧嚣的都市里,人们常常因为生活的忙碌而忘记了关爱他人,忘记了去感受那些微小的温暖。然而,这位中年妇女和老者却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温暖是可以传递的,关爱是可以感染的。

我继续走在上学的路上,但心中却不再感到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传递着温暖和关爱。这些微小的瞬间虽然短暂,但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真实。

从那天起,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我发现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着,他们或许是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员……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的

发展贡献着力量,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美好的瞬间而变得更加充实且有意义。

(选自付沂鑫《城市中的温暖邂逅》,四川绵阳市东辰中学)

众说纷纭

杨欣悦: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通过孙少安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双水村这个社会一隅的变迁。少安对学校变迁的感慨,更是对乡村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路遥用细腻的笔触,将孙少安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这种通过个体命运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叙事方式,使得文章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萧棋文:在《城市中的温暖邂逅》中,付沂鑫同学选择了都市生活中的一个温暖场景作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一个老者与中年妇女的互动,展现了城市中的温情与关爱。在这个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身边那些微小的美好。而作者却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并将其放大,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温暖与力量。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都市中的温情,也引发了对人性、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崔星宇:两篇选文虽然题材不同,但都通过生动的叙事手法来反映现实,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有值得我们关注和珍惜的美好瞬间。这些瞬间虽然微小,但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真实画卷。启示我们在忙碌中捕捉温情瞬间,感受其中的温暖。

技法点睛

叙事作品源于现实,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思考和感悟的结晶。所以我们要用心感受现实生活,要关注现实热点。

叙事作品又反作用于现实,我们要善于通过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场景等方式,向读者传递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评价,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具体到技法上,可以借助各种叙事技巧,如叙事顺序、人称、节奏、细节等,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