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小说艺术特点, 深刻把握作品丰富内涵

2024-10-14 00:00:00张德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34期

入乎其内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四篇外国小说,通过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欣赏小说独特的艺术特点,深刻把握作品丰富的内涵。

一、独特视角,个性叙事

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传统的叙事角度一般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如《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在艰苦环境中通过自身奋斗逐渐成长的故事。叙述过程中从回顾性视角、主人公体验视角和作为见证人的旁观视角,特别是以孩子的视角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从而展现出不易被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独特面貌。课文节选的是书中第十一章“独自谋生”,详细描写了变成孤儿后的大卫当童工的经历以及他与房东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大卫当童工的经历,与作者本人早年的经历非常相似,米考伯夫妇的身上,也有着狄更斯父母的影子,因此可以看出该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

二、象征隐喻,精神探索

《老人与海》与《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小说,都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故事情节更为跌宕变化甚至充满奇幻色彩,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老人与海》选取了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片段,将故事“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略去了一切历史背景,聚焦老人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三夜,因此我们在品析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精妙的细节描写和精练的语言表达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人物的精神世界。《百年孤独》讲述了马孔多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受到外部文明的冲击,“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充满象征意味,在“魔幻”中映现人类历史的现实,而小说也在对神奇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描写中,试图揭示人类终极的心灵孤独。

三、细节描写,人物鲜活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生动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复活》中对玛丝洛娃的精神状态主要是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来反映的,尤其是多次描写了她的笑。“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从这些“笑”中可以看出她并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耻,“似乎还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引以为荣”。

四、写法新颖,传承创新

马尔克斯借鉴大量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他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现在的新颖倒叙法。如《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讲述小说主人公从“将来”回顾“过去”,三种时序相互交织,突破常规线性。《老人与海》被公认为是最能体现海明威叙事技巧的典范之作,极度彰显了其简洁、客观的叙事风格。他客观再现了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激烈搏斗的经过,删去“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突出表现困境面前老人的行动和心理。简洁的叙述表面下掩藏了许多深层的意蕴,正如“冰山”一样。他独创的“冰山”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