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盛景在秋分

2024-10-14 00:00:00李甫辉
莫愁·小作家 2024年10期

乡愁是什么呢?是远方的亲人,是难改的乡音,是家乡的一山一水都牵动着你的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本期“人文聚焦”,我们邀请三位作家写了家乡的美好变迁,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呈现了家乡风景之美、人民生活之美、民风民俗之美。

秋分时节,大自然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以最饱满的色彩在大地上尽情挥洒,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与希望。住在集镇边上的我,推窗远眺,大片大片的稻田恰似金色的海洋,在秋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黄澄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辛勤耕耘后的丰硕收获。这般景象,在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出身农家的我,对农事不陌生。耕耖、插秧、扯草、打药……每一项农活我都亲身参与过。小时候,家里劳力匮乏,每年仅种一季中稻。秋分前后,中稻成熟,父母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我们这些孩子便成了他们的得力助手。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手持着昨日磨好的镰刀,匆匆奔赴田间。一路上,鞋子和裤腿被露水打湿,那丝丝凉意让人瞬间清醒。下到田里,紧张的劳作便开始了。割稻的过程极为艰辛,不一会儿,腰酸背痛,气力渐渐不支。直起身来,望着那大片尚未收割的稻谷,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倦怠与无奈。然而,看到父母那坚定的身影,我又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收割下来的稻子被摊放在田里,接受着阳光的照耀。几天后,便要进行捆扎挑担。父母熟练地捆着谷,我们则负责把摊开的稻秆搂拢抱起。稻子挑回禾场后,还有码垛、打场、扬场等一系列工序等待着我们。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稻谷变成白花花的米饭,真的是历经千辛万苦。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在满畈稻谷飘香的时节,除了收稻的艰辛,我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稻子成熟时,乡亲们为了便于收割,会沿田边挖沟,将田里的水放干。这时,田沟里便会出现许多小鱼小虾。我们这些孩子便兴高采烈地来捉鱼虾。先将田沟一头筑起泥埂,另一头用网兜兜住,然后用脸盆将沟水舀干,不一会儿,网兜里就会聚满了鱼虾。拿回家后,妈妈将鱼虾处理干净后用谷米粉裹起来,放在油锅里炕熟,那鲜香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时光荏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乡人如今都用上了机械收割,手工割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早年帮父母割稻的经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些艰辛的经历,不仅让我得到了劳动的锻炼,更让我深切体验到了农民的情感和生活。

自2018年起,我国把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对农民的崇高敬意,也是对丰收的礼赞。这个节日,让我们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丰收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农民的辛勤,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以丰收为新起点,继续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李甫辉:湖北省作协会员,京山市钱场中学教师,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编辑 东篱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