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地磁场
地球周围也存在磁场,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非常类似(图1)。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如前所述,地磁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并不重合。在地球外部,假想的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出发,回到地磁南极,包裹住地球。如果我们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放置小磁针,这些小磁针的北极将指向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这时小磁针的南极所指的方向正是地理南方附近,这就是指南针之所以指南的原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球内部有一个真正的条形永磁体。地球的磁场其实是电流产生的,也就是说,地球是“电磁体”。
初中学到了“电流的磁场”相关知识。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实验告诉我们,电流(或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而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到电流的距离都有关系。电流的磁场方向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如果是直线电流(或通电直导线),则让右手的大拇指竖起,与四指垂直;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据此,我们可用KT 板、木棒做个直线电流周围磁感线的模型(图2)。这是一个环形磁场,没有磁极。磁感线是一圈圈的同心圆,越到外围,间距越大,表示磁场就越弱。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图3)。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环绕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如果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铁芯将被磁化,而且磁场方向与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相同,原有的磁场将得到强化。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其实就是电磁铁。
铁磁性的材料放到磁场中后,会表现出磁性,这个过程叫作“磁化”。当磁体被拿走后,铁磁性材料仍有磁性保留,这叫“剩磁”。铁一类的材料,剩磁微弱,被称为“软磁性材料”,它们既容易被磁化,也容易消磁。钢一类的材料,剩磁比较强,被称为“硬磁性材料”,它们可以被制成永磁体。有一些稀土永磁材料,剩磁超强,可以被制成超强磁体,比如市面上常见的钕铁硼磁体。磁化的方法比较简单,比如想将一根铁钉磁化,只要拿着钕铁硼磁体沿一个固定方向摩擦几次铁钉即可。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接触到铁钉,靠近铁钉,沿固定方向移动也可以。如果钕铁硼磁体是一粒一粒的,可以将它们吸在一起,当成一个大一点的磁体使用(图4)。
地磁产生的机制被称为“发电机理论”。从地表到地心,地球的结构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温度很高,但是由于受到的压强很大,所以并没有熔化,而是呈固态,主要是固态铁。外核则主要是液态铁,在热对流、热化学对流、地球自转等影响下,不停地流动,就像是金属导线组成的线圈在不停旋转,如果位于变化的磁场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最初启动电磁感应的那个磁场可能来自太阳,这已经是三四十亿年前的事了。在变化的电流周围,又会产生磁场,会再次引发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流动的液态铁与磁场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在这样的循环机制下,最终形成了和条形磁体相似的地磁场。但是,由于外核液态铁流动、能量转换的复杂性,地磁场的N 极、S 极常会发生漂移甚至倒转。研究认为,过去的360 万年间发生过11 次地磁倒转,最近一次发生在约77 万年前。但是,地磁倒转没有固定周期,在恐龙生存的白垩纪,大约4 000 万年间都没有发生过地磁倒转。目前,人类尚无能力预测地磁倒转。
自制指南针
理论上,如果有磁石,我们也可以磨制一个司南,但是工序太烦琐了。
北宋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和使用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今天看来,这就是一个制造人造磁体的过程。通过加热使薄铁片的温度升高,让原有的磁性基本消失。淬火过程中,铁片受到地磁场影响,在特定方向重新表现出磁性,就可以指向南、北方向了。科学原理没有问题,缺点是地磁场相对较弱, 被磁化的指南鱼的磁性较弱。
我们可以用钕铁硼磁铁来实施磁化。用记号笔在铁片上画一个鱼的形状,用剪刀将其剪下,用图4 的方法将铁片鱼磁化。找个容器,盛上水,等水面平静后,让铁片鱼漂浮在水面上,你就会发现,它总是指向南、北方向了。如果鱼头指向北方,只需要调换强磁体的磁极或者摩擦方向或者鱼头鱼尾方向,将指南鱼重新磁化一下,就可让铁片鱼的头指向南方了(图5)。指南鱼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指南鱼的表面如果用铁钉压出一些凹点,更容易漂浮。
其实,指南鱼在西晋时代就出现了,优点是比司南转动灵活,弱点就是磁性弱。我们用强磁体使指南鱼磁化,磁性就强多了。当然,也可以改变铁片的形状,做成指南龟、指南鸭什么的。后世也有用木头刻成鱼、龟等形状的,在木头内部放入磁体后用蜡封好,再将针从木头两端插入,接触到磁体,就做成了指南鱼、指南龟。如果不放在水上,也可以用针状物将其支撑起来,让其自由转动,类似实验室的小磁针。
我们还可以做几种水浮指南针。
在细铁棒的两端各吸一个小的强磁体,将饮料瓶盖倒置,使其浮于水面,然后将细铁棒平稳地放在瓶盖上,一个水浮指南针就做好了。将磁化后的缝衣针或回形针(彩色的回形针更增强观感)穿过泡沫球,然后将其浮在水面上,也能做一个水浮指南针(图6)。
怎么样,这下你可以想到更多的制作方法了吧?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