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的映衬下,一架航模飞机划破天际,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这是纪孟言心中最美的画面。在纪孟言的童年记忆中,父亲的身影总是与蓝天和飞机紧密相连,父亲那些精致的飞机模型,不仅是收藏,更是传递对蓝天的向往与梦想的媒介。当父亲带他到户外放飞那些玩具飞机时,翱翔蓝天的种子便在他的心中悄然种下。
筑梦启航:从儿时兴趣到少年热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纪孟言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他对航模的操控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和精准,第一次操作便能让航模稳稳地飞上天空。父亲看到他的天赋后,积极鼓励并支持他开始航模学习和探索。他开始自学《遥控模型飞机》等书籍,订阅科技报刊并反复阅读,学习中国航空史、飞机飞行原理及飞行技巧等,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如何控制航模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如何让航模平稳降落?带着一系列问题,纪孟言报名参加了多个无人机、机器人、C++编程培训班,找专业老师系统指导他如何制作航模,并进行室外试飞,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因为热爱,纪孟言在五年级时学习了无人机竞速飞行,初一年级时掌握了赛制规则,前后花了3年时间,让自己从一个喜欢飞机模型的懵懂儿童,成长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兼备的航模少年,成长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无人机竞技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和佼佼者。
展翅翱翔:在砥砺奋进中不断成长
进入金陵汇文学校初中部后,纪孟言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接触到更多的竞技项目。其中遥控类竞技项目不仅考查选手的动手能力,还需要选手对模型有极高的微操能力,这些都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校负责科技的老师说:“自从纪孟言开始学习和参与航模竞技,体会到了专注与认真的重要性,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也成为一个更有责任心、更能吃苦的孩子。”
学习之路并非坦途,但是纪孟言从未退缩。为了不影响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将挤出来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航模研究上。他自己动手制作航模,反复试验,不断调整。每个周末,他都会利用半天时间去室外进行飞行训练,寒暑假期间更是天天如此,不论严寒酷暑,都不曾放弃过训练。
那些日子,汗水与蓝天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拉平、平飘、接地、滑跑、降落……训练中,纪孟言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一次次失败与摸索中总结经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操纵技巧心得,飞行技巧有了快速的提升。这种刻苦的训练为他日后的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鹰击长空:一路过关斩将逐梦蓝天
2023 年,是纪孟言航模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他历时9 个月时间,一路过关斩将,从市赛走到了省赛的舞台上,用实力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荣耀之旅。
在2023 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江苏省赛区的各阶段比赛中,纪孟言与来自全省的其他青少年一同竞技。这是一个集科普、创新、竞技、娱乐于一体的无人机盛宴,也是他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尤其是在7 月7 日—10 日的比赛中,纪孟言在参加多轴无人机任务飞行时,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穿越迷宫、完成各种任务,展现了高超的操作技巧。他的技艺与智慧,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收获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初中男子组一等奖(第一名),创造了当时的个人最好成绩。
在这一年的竞赛中,纪孟言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与稳定的心态,先后荣获无人机竞速中学组二等奖、物流搬运赛初中组一等奖、个人飞行赛初中组二等奖、无人机第三视角竞速赛中学男子组二等奖、多轴飞行器任务赛中学男子组二等奖、多旋翼飞行器任务飞行中学男子组一等奖。
这些荣誉,不仅让纪孟言收获了肯定与信心,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科技梦想。他深知,无人机技术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继续翱翔在蓝天下,更能够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特约编辑:孙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