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甲骨文里欢跳的蛐蛐儿

2024-10-14 00:00:0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4年36期

秋天摆脱了燥热,微风送来习习凉意。同学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除了舒适的气候,你有没有思考过,“秋”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的秋字,从火从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从火从虫,状如长须长足的蟋蟀。我国最早的“秋”字,为何与蟋蟀有关?从什么时候起,“秋”字才摆脱昆虫特性,改为植物特性?

第一站

秋字里的昆虫

甲骨文里的秋字,是什么样子的?

“秋”在甲骨文里,可谓是自带音效:见其形,仿佛闻其声。

长须长足,状如蟋蟀,有时立于火上,这便是甲骨文的“秋”字。

秋从火。蟋蟀靠近火,也就表示秋天来了。蟋蟀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古人通过观察蟋蟀的活动变化,来确定季节的流转。

也有的说,甲骨文中的“秋”,看起来像蝗虫。蝗虫也是经常活动于秋季的昆虫。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农民伯伯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投火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秋”字从火。

到了籀文,“秋”字加入了植物特性。籀文中的“秋”,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一个“禾”,突出秋季是禾谷成熟的季节,但里面的昆虫变成了“龟”形。三个独立字形组成的秋字,看起来又过于复杂,于是小篆便省略了“龟”,字形简化为“秌”。到了隶书,才出现左“禾”右“火”的“秋”字,并沿用至今。

用蟋蟀来代表秋天,有一定的必然性。

蟋蟀是对气候极为敏感的昆虫,具有避寒趋暖的本能。

《诗经·豳风·七月》就细致吟唱了蟋蟀的生活规律。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野”前面,省去了主语蟋蟀。它们七月在田野,八月在屋外,九月到屋里,十月就钻到人的床下面了。

秋凉时节,蟋蟀在寂静的夜里鸣叫,仿佛是提醒大家,天气冷了,女人赶紧织布做衣服了。正因如此,蟋蟀又被叫做促织,直译过来,便是催促织布的意思。

借用蟋蟀的形象来代表秋天,在甲骨文造字方法中为假借。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双庆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造字方法概括为六种,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些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均有体现。王双庆说,由此也可以证明,甲骨文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

第二站

“秋”的甲骨文写法

“秋”字左为禾,似沉甸甸的麦穗,右边为火,难道是火烧禾苗?当然不是。《说文解字》的解释为“禾谷熟也”,谷物成熟的季节就为秋天。那秋与火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甲骨文的“秋”字上为一只虫子,下为火苗,也就是虫子和火就构成了表示季节的“秋”。从最初的字形我们可以看出,“秋”最初的本义是用火驱杀虫子。“秋”之所以代表“谷熟季节”之意,也正是用烟火驱杀了危害庄稼的蝗虫,保住了庄稼才有了丰收。

左上为“日”,左下为“火”,右为“禾”。这个文字的出现,描述了秋季的另一个特征,即各种农作物,尤其谷物大多到了收获时节——金黄的稻谷在田野摇曳,广袤的土地响起了丰收的欢呼声。

第三站

“秋”的含义

“秋”字从繁杂的甲骨文、小篆,到现代的楷书,虽然字形变化较大,但都是用秋天的特征来表达秋天之意。

秋是一年中的第三季,是庄稼成熟,收获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感受出发,赋予了“秋”字的不同含义。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代表一年,再后来,分出冬夏二时,才有了四季。有些古书所列四季的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另外古时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时期也称为春秋。孔子把记载鲁国历史的书籍叫做《春秋》,其记载的史料与东周上半时期时间大致吻合,所以东周前半段被称为“春秋”。

第四站

“望穿秋水”的“秋水”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望穿秋水”这个成语,但你知道这里的“秋水”指代什么吗?

“望穿秋水”中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睛。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中对人眼睛的生动描绘,尤其是用“秋水”来比喻清澈明亮的眼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这一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

例如,唐代诗人李贺在《唐儿歌》中写道:“一双瞳仁剪秋水。”这里直接用“秋水”来形容孩童眼睛的清澈明亮。

又如,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意思是:渴望见到他几乎望穿的双眼,皱坏了双眉。生动地刻画了莺莺对张生的深切思念。

后来,这一比喻逐渐被引申为“望穿秋水”,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长时间的等待和期盼,眼神中透露出的焦急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