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探析

2024-10-11 00:00:00黄咏梅
新教育·科研 2024年9期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整体教学观念,从重组教材内容、把控教学比例、投放连续问题、优化测评总结等方面入手,提高数学学科单元主题教学体系构建质量,增强数学学科教学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助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

小学数学学科单元主题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作为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单元主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知识零散化、碎片化问题,有效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增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的多元成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单元主题教学的独特教学价值,聚焦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积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一、重组教材内容,确立单元主题教学方向

教师基于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个性化成长目标,围绕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追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重组,引入更多单元主题相关的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形成单元主题教学合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深潜教材之中,挖掘数学单元教学中能够联结学科知识点和核心素养的关键点,以此确立单元主题教学的主要方向,对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合、分等处理,逐步构建完整的单元主题教学体系,为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搭建更多学习思维立足点和生长点,引领学生的数学单元主题学习思维向更深层次蔓延,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从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总体内容设计来看,该单元知识“上承”学生3-4年级已掌握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图形特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数学旧知,“下启”学生5-6年级将要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数学新知学习,体现出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为确保单元教学内容的结构性和完整性,教师基于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数学建模、空间观念、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确立以下教学方向:(1)深入讲解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强化学生数学运算能力;(2)着重强调采用图形转化方法推导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空间几何观念和数学建模能力;(3)组织开展数学操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准确完成多边形面积公式推理构建,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把控教学比例,调整单元主题教学重心

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设计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时,要做到教学组织的有的放矢,通过把控教学比例,调整单元主题教学侧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分配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高效完成单元主题学习任务。教师立足单元主题教学的多维目标,明确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层级,在教学内容整合环节,主要围绕单元主题教学重难点知识展开教学设计,并合理整合次要的知识内容,删减多余、不必要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和精力放在核心知识点的探究中,确保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内容时,教师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在充分研读教材编排内容和对应练习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筛选出每个数学知识点在整个单元中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如在本单元教学中,借助几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学生就能对“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数学现象建立较为准确的认识,该部分教学内容无需占用过多教学时间。而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数学概念,以及在直角坐标系画图验证正比例关系,则属于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教师有侧重性地展开教学。通过单元主题教学重心的有效调整,确保了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更有针对性地探究数学核心知识,准确掌握该单元的数学核心概念知识。

三、投放连续问题,梳理单元主题教学线索

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驱动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有力抓手。教师精心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素材,通过投放带有连续性特点的数学问题链,彰显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表象联系和内在关联,帮助学生厘清数学单元主题学习的关键线索,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等多个维度,教师设计投放单元主题教学连续问题时,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特点,与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呼应,依托连续问题强化学生数学学科单元主题学习意志,循序渐进推动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和建构的同时,力争为学生数学学科多元思维成长带来更多启迪,助力学生不同维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单元教学由三个小节组成。让学生准确掌握不同平面图形顺、逆时针旋转运动的数学技能,是贯穿整个单元主题教学的重要线索。小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旋转”这一数学概念,教师设置单元主题教学连续问题时,从学生这一认知起点出发,在课堂导学阶段展示摩天轮、旋转木马等多组生活动态图片素材,投放生活情境导学问题:图片中显示的是哪些游乐项目?这些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思维引向“旋转”数学概念,唤醒学生数学旧知,切入数学课堂单元教学主题。新知演绎环节,教师继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展示教辅素材,组织学生观察对比两个钟面上时针旋转的演示动画,思考问题:它们旋转运动的过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旋转都是围绕同一中心点,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是90°,以此加深学生对旋转的三要素概念的认知理解。教师从数学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属性出发,由浅及深地设计投放多个数学思考问题,推动学生数学认知有效迁移,使学生顺利建构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概念,为学生单元主题教学活动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优化测评总结,提升单元主题教学效果

测评总结是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最终环节,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数学单元知识进行整体归纳和学习反思,推动学生数学认知有效内化。教师应始终把学生放在单元主题教学的中心地位,根据学生数学学科认知基础、思维能力、学习水平、学习品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优化调整测评总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提高单元主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据处理”单元内容时,教师在单元主题教学的测评总结环节,改变“唯结果论”的单一评价方式,从学生的课堂提问反馈情况、习题测评完成情况、课堂学习态度和过程表现等多个维度展开综合性评价,并制定不同指向的评价标准,包括:检验学生能否正确回答单元主题教学中的数学基础概念问题;考察学生能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考察学生能否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习过程是否认真,是否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数学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发展。这样的测评总结环节设计,既涵盖了单元主题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及时有效地巩固加深了学生单元知识学习印象,还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情感,促进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在数学单元主题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深度把握单元主题教学理念内涵,积极推进单元主题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多点渗透,既是整体统筹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点,确保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完整建构的有效路径,也是形塑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综合学力的必然要求。重组教材内容、把控教学比例、投放连续问题、优化测评总结等,都是小学数学课堂高质量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教师要站在整体教学视角,探索创新数学课堂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出单元主题教学的独特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正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数学之友,2024(02).

[2]黄梅.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J].教师,2024(09).

[3]林碧.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