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十七八岁时,个头已有1.82米,超过了我和爱人。我们夫妻俩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暗暗攒着劲儿要供他上理想的大学,然后读研,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
让我们意料不到的是,2009年,高考结束没多久,儿子告诉我们自己要去当兵。
爱人说:“儿子,当兵训练很苦,你受得了吗?”儿子说:“妈妈,其实这些我早就想好了,部队来学校进行征兵宣传,我动了心,我觉得我能吃得了苦!”
儿子的话,让我半信半疑。虽然我和爱人对他并不溺爱,但是终究他还是个孩子,睡懒觉、不太讲究卫生、起居无规律……他能适应部队的生活吗?
不过,想想儿子这个暑假的表现,觉得也不是口说无凭。高考分数下来的第三天,儿子就和村里几个年轻人进城打暑期工。作为酒店的服务生,他们每天端盘子端碗,楼上楼下地跑,往返数百次;住在20人的宿舍里,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十分闷热……很多暑期打工的学生,因受不了那份艰苦,走马灯似地来去,只有儿子一直坚持了下来。
当年12月,儿子入伍到武警某部。之后近两年,儿子没有回家探过亲,我们也没去部队看过他。
2011年夏,我第一次去儿子部队探营,让我深受震撼,感触颇多。
那时,他们部队还在老营区,一排排低矮、破旧的砖瓦营房,没有空调等设备,夏天热得像蒸桑拿。然而,与艰苦条件极不相称的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和繁重的出警任务。
儿子说,刚开始他并不太适应,每天早上长跑,基本都是“吊车尾”。但随着慢慢调整方法,他每周都能往前赶超数十名,一个月后就获得了前三的好成绩。
也正是因为儿子的吃苦耐劳,刻苦训练,他后来又被选拔到总队参加集训,强度更是拉到了极限。
“不过,我现在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爸,其实总队集训回来后,我是被分配到总队警务连的。但到了那里我反而不习惯,便主动申请来到现在的基层中队。”
儿子说,“我喜欢听练兵场上有力的号子声和战车的隆隆声,如果不训练、不处突、不救援的,我来当兵有啥意思?”
在儿子平淡甚至有点漫不经心的讲述中,我知道他吃了很多苦,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军营的磨砺,儿子变得刚毅、坚韧,也印证了他说的“我能吃得了苦”。
那次,我在儿子所在中队住了一个晚上,听着集合哨声、列队报数声、战车隆隆声、往车上装器材的声音,汇成激越的交响,不绝于耳。
第二天起床后,我在营区溜达一圈,除了营门口站岗的哨兵,见不到一个人影。哨兵告诉我,驻地附近的一个县,山洪暴发,中队官兵都去那里抢险了。
直到下午,儿子和战友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营区。儿子陪我出去街上饭馆吃饭,我特意点了一份他爱吃的回锅肉。本以为抢险一天,儿子会狼吞虎咽,没想到,他却久久不下筷子。
我以为儿子不好意思,就给他夹了一块回锅肉,他却“呕呕”地要吐,一块肉被我强塞进他嘴里,他却快步冲进卫生间吐了。
儿子回来后,悄悄告诉我,今天他和战友们在洪水中进行打捞、清理等工作,想起当时情景就反胃。
见我担心,儿子安慰我说:“爸,过两天就没事了。其实以前我也参与处理过一些车祸现场……有时,晚上回来都不敢睡觉……后来,单位及时给我们做心理疏导,慢慢地就适应了,没事儿。”
2011年12月,儿子转改为士官。
后来,他们部队搬入了新营区,住进了楼房,整体居住条件提升了。
这些年,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儿子坚持了下来。他曾动情地告诉我:“部队就是我的家,只要是部队需要我一天,我就坚守一天!”
如今,儿子已经服役15年了,成为他们中队的代理中队长。
每次儿子回家探亲,我们家准会大变样。他每天都比我们起得早,帮我们做家务,洗衣服,铺床叠被,啥活都干。碰到节假日,他还会下厨给我们做几道可口的饭菜,宫保鸡丁、炖排骨、红烧肉、酸菜鱼……原来,儿子在中队厨师请假的时候,经常自告奋勇为战友们做饭,日子久了竟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街坊邻居看到儿子的变化,也纷纷将孩子送到部队,而且个个变化都很大,有几个当年见了毛毛虫都吓得哭鼻子的“胆小鬼”,现在都变成了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有的还考入军校,提了干。
8月中旬,儿子再次回家探亲。那天,我突发奇想地问儿子:“当兵后悔不?”
儿子说:“大家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在我看来,当兵一直是不悔的选择。”
(作者单位: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政府)
编辑/吴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