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刺色彩的短小精悍的故事。笔者结合寓言的文体特点,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寒号鸟》为例,谈寓言学习策略。
识结构,理思路。学生在梳理寓言故事的结构前,要先读懂课文。课前,笔者布置预习单,引导学生疏通字词。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先默读《寒号鸟》并思考这则故事的主角是谁。学生初步明确课文主要讲了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接着,笔者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并思考“本文在讲述故事时遵循了什么顺序”。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笔者通过电子白板显示“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等句子,引导学生思考三句话所暗示的顺序。有的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秋风”“冬天”“寒冬腊月”发现季节顺序;有的学生通过分析“快要到了”“说到就到”“大雪纷飞”等发现故事是随着时间推移的。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寒号鸟》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结果在半夜被冻死的故事。
品语言,学表达。笔者设置两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品析语言。第一个任务是反复品读,找出课文中形象生动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有的学生圈画出“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认为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北风”比作狮子的狂吼,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冬天寒冷的程度。有的学生圈画出“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等短句,但说不清句子好在哪里。笔者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样的认识:这几句都在写冷或热,“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是通过“打哆嗦”“直冒汗”等身体行为表现的,“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第二个学习任务是仿写。根据比喻句“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学生仿写出“春风像妈妈一样温柔”“太阳像火球一样耀眼”“云朵像棉花一样洁白”等句子。对上述“冻得直打哆嗦”等“得”字句,部分学生不会仿写。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的特点。学生发现,有的句子“得”字后跟的是动词,有的句子“得”字后跟的是名词。他们据此仿写的句子有“疼得直打滚、急得团团转”“冷得像冰霜、苦得像黄连”等。
抓形象,悟寓意。笔者设置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喜鹊和寒号鸟的特点,探究寓言故事的寓意。第一个活动是分角色表演朗读,看谁读得最生动,能读出两个形象的特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喜鹊的劝告从“赶快做窝”的催促到“将来难过”的警告,语意递进,我们读的时候要加重语气,表现出心情的急切、忧虑;寒号鸟的回答从“不要吵”的冷漠到“别啰唆”的厌烦,从“正好睡觉”的借口到“得过且过”的态度,意思也是层层递进的,我们要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的语气。第二个活动是探究问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看到结局,你有什么感受”。有的学生根据第三自然段简单推理出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的特点。基于此,笔者先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二者的住处、过冬准备、冬天时的处境、结局。学生发现寒号鸟目光短浅、不听劝告,喜鹊目光长远、热情真诚。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寒号鸟的前后表现。学生不仅发现寒号鸟懒惰、目光短浅、不听劝告、得过且过的特点,还领悟到这则故事的寓意是“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