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

2024-10-10 00:00杨佳颖夏雨
新阅读 2024年8期

《秋天的怀念》收录于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写于母亲去世后,以秋天为背景,回忆母子之间发生的琐事,抒发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文章短小精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母亲真挚的情感,正如胡山林所说:“全文无一处、无一字提及母爱,但母爱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一表情动作,甚至每个字上。”[1]如此经典的一篇文章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

品味语言

文本语言或辞藻华丽抑或朴实无华,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作者情感。《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没有过多使用华丽的语言,而是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从三处“悄悄地”和两处“好好儿活”,以及母子之间的对话中,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情感。

三处“悄悄地”和两处“好好儿活”。“悄悄地”第一次出现是在原文第一段,在儿子宣泄自己的情绪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母亲深知儿子内心的痛苦,却不知该如何做才能替儿子分担,唯一能做的就是“悄悄地”出去,给儿子空间,让儿子尽情地宣泄心中的委屈与难过。第二次出现是在儿子发泄完情绪之后,母亲听到屋内没有了任何动静,又“悄悄地”进来。此时母亲眼睛红红的,可见儿子在屋里的一切行为母亲都了然于心,可是她却无法帮助儿子缓解悲痛。最后一次则出现在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后,母亲为此高兴极了,不禁回想起之前看花的情景,但是在说到“跑”“踩”这些动词时,母亲忽然不说了,“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可是这次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母亲的爱是小心翼翼的,她总是从细微之处呵护儿子,生怕儿子再受到一点儿伤害。

母亲总是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可是其中包含的母爱却是深沉的。母亲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儿子,即使自己生病了,心里也只有孩子,希望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帮助儿子走出阴霾。也许这就是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吧!

母亲无时无刻地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而“好好儿活”也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陈江认为:“两处‘好好儿活’,两个场景,两种表达:前面的沉郁绝望,后面的明朗乐观。”[2]第一处是在看到儿子伤害自己时,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课文中用“扑”“抓”“忍”三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心情的急切,而那句“好好儿活”既是对生病的儿子的安慰,也是对母亲自己的宽慰。母亲不知道自己还能陪伴儿子多久,但是她希望儿子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儿活”不仅体现在母亲对儿子的嘱托中,更体现在母亲对儿子的付出上。

史铁生在《合欢树》中写道:“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3]母亲到处寻医问药,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每一次寻得的药对于母亲来说都是“希望”,即使这种“希望”是渺茫的,但母亲始终坚持。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句话中的“好好儿活”与第一次出现时有所不同,前面多了一个“要”字,可见儿子不再像之前那么颓废,变得更加坚定,这同时也是对母亲之前“好好儿活”的回答。

母子的对话。通俗来讲,对话就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的谈话。句子的长短与句子的数量也蕴含着内在的情感。课文中母亲与儿子的两处对话都围绕着同一个话题——看花。第一处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回答:“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温声细语的询问等到的却是儿子冷冰冰的“不去”。

母亲第二次询问过后,儿子说:“什么时候?”并且同意去看花。在听到儿子同意看花之后,母亲欣喜地说:“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可见,在得到儿子的同意后,母亲一直以来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随后母亲又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这是课文中母亲说得最长的一句话。从刚开始的不到20个字,到现在的60多个字,母亲的话因儿子的态度转变而多了起来。此时母亲大抵是快乐的,一想到儿子打开心扉,愿意与自己出去走走,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有着说不完的话。与此同时,儿子也与母亲有了更多的交流,不再将自己封闭起来。

两处对话,儿子由起初的拒绝看花到后面的同意看花,态度发生了转变,那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课文第二段解释了原因,儿子从妹妹那里得知母亲病重,也许是有愧于之前对母亲的恶劣态度,所以同意了母亲的要求。在这两次交谈中,母子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走进彼此,拉近双方的距离。

品味意象

《文心雕龙·神思》有言:“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4]由此看出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尤为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秋天和菊花两个意象蕴含着特殊的情感。

秋天。“秋为悲,在中国文学中秋天的情感模式是转折是悲凉是无奈。”[5]从古至今有不少作家和诗人写了与秋有关的诗句,比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不定的悲伤。史铁生也不例外,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他将对母亲的“怀念”置于这种悲凉的氛围之中。但是在文中“秋天”并不全是“悲”的意蕴,课文最后一段中写“又是秋天”,“我”与妹妹一道去北海看菊花,各色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秋天的另一层意蕴——希望,是在母亲去世后重拾信心的新开始。“‘秋天’,无论是从自然历程还是从作者的生命经历来看,都是关键的转折处。”[6]在秋天怀念更加显得意义非凡。

菊花。在中国,菊花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史,《尔雅·释草》中写道:“鞠,治蔷”。“‘菊’的象征义有很多,如:‘长寿永恒、高洁操守、不屈风骨、感伤孤独、隐逸之风、爱情之殇、故土之思等。’”[7]在课文中,菊花是新的开始,是生的希望。“我”自从双腿瘫痪后老是闷在房子,越来越消极。因此,母亲提到出去看花,想让“我”多出去走走,不再沉溺于伤痛,希望外面美好的事物能给“我”一丝慰藉。但是“我”对于看花这件事的兴致并不高,甚至在母亲再三的要求下有些不耐烦。直到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正开得烂漫。”在这句话中,作者不仅仅写出了花的颜色,还写出了花的象征义,可以看出“我”逐渐从低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能够仔细地观察外界事物。同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明白了母亲多次提出去看花的良苦用心。菊花也寄托着“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品味情感

在史铁生患病期间,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可是当时沉溺于悲痛中的他未曾看到母亲的付出。在母亲去世后,史铁生才懂得母爱弥足珍贵。《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悔之情。

怀念之情。《秋天的怀念》写于母亲去世后,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一篇散文。在课文中又是如何表达怀念之情的呢?

母亲的辞世。文中有这样一句,“母亲喜欢花……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侍弄”这一动词可以看出母亲非常喜爱花。史铁生在《合欢树》中也曾写到“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3]花的凋零和盛开都会影响母亲的心情,可见母亲是多么喜爱花。可是在儿子生病后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儿子中,根本无暇再去管那些花草。与儿子相比,喜爱之物已是无足轻重,在母亲心中儿子永远排在第一位。

母亲的细心。在儿子无端发泄自己情绪时,母亲会悄悄出去,但也在时刻关注着儿子。此外,母亲照顾到儿子的每一种情绪。在同意去看花后,母亲说起儿子小时候的趣事,心情是欢快的。当提到“踩”“跑”这些动词时母亲立刻就不说了。母亲清楚地记得儿子喜欢吃的东西,记得上次看花的点点滴滴,将儿子放在心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

母亲的忍耐。母亲容忍儿子发泄自己的脾气,任由儿子折腾,看着杂乱的房间也不会生气。看到儿子的自残行为,母亲忍住心痛,安慰儿子,鼓励儿子好好生活。同是病人的母亲一直以来都忍着病痛照顾着儿子,不禁让人心头一紧,感慨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母亲的难。看到儿子发脾气,母亲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内心经历着激烈的斗争——说太多害怕适得其反,放任不管又担心儿子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母亲的难还在于儿子不知道母亲的病,文中第二段写道:“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母亲不但每天要照顾生病的儿子,而且还时刻顾虑着自己的身体还能照顾儿子多久。母亲是如此艰难,可是当时儿子却是不知道的。

母亲的力量。在母亲一次次的提议下,儿子最终同意去看花,说明儿子不再抗拒去接触外界事物。在课文最后一段写到了不同颜色的花,侧面看出母亲的爱感染着儿子,儿子不再孤僻,开始接受新事物,欣赏新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

愧悔之情。“回忆性散文,都有双重叙述视角,即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我’,这两个‘我’是交叉存在的。”[8]因此,可以通过“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两个视角来分析愧悔之情。

首先是不懂母亲的心。“过去的我”肆意妄为,经常毫无征兆地发脾气,生活里充斥着消极情绪。母亲几次要“我”去看花,“我”也是用很冷漠的态度回复着。丝毫没有注意过母亲的情绪,从未想过母亲是否会因“我”的拒绝而失落,是否会因“我”伤害自己而心疼。甚至在母亲为看花做准备时,有些厌烦,言语中满是不理解和不耐烦。整个世界仿佛只有那残废的双腿,对母亲的关心甚少。“现在的我”回忆起来满是懊悔,悔恨当时没有与母亲好好说话,不懂得与母亲交流,更不懂母亲要“我”去看花的心。后来,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写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3]可是“当时的我”却是如此的不懂事,没有想过母亲比“我”承受得更多,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对母亲的关心毫不在意。

其次是不知母亲的病。课文中写道“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这句话表明是以“现在的我”的视角来写“过去的我”不知道母亲生病。从母亲“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以及“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两句话可以体会到“现在的我”在写作时一定心如刀割,回想“过去的我”对母亲的病情一无所知,态度如此冷淡,甚至不愿多说一句话。而母亲却是日复一日地照料“我”,从未喊过累,也没有透露生病的事。那句“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写出儿子从未想过那竟是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无法相信母亲离去的事实,忏悔之情更加强烈。

最后是未与母亲看花。“过去的我”对母亲看花的要求,不是拒绝就是兴趣不高,最终也没有与母亲去看花。母亲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了人世,而这也成了“我”的遗憾。如果“我”能够早些答应与母亲去看花,至少母亲不会带着遗憾离开,可是时间无法倒流,“子欲养而亲不待”。

结语

通过对《秋天的怀念》中的语言、意象、情感的解读,能够更好地体会史铁生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感,感受母子亲情,从而敦促我们珍惜母爱、珍惜亲情,不要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露.《秋天的怀念》: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J].中学语文,2021(32):56-59.

[2]陈江.求几字下落,见满文真情——《秋天的怀念》文本细读及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22(01):59-61.

[3]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44,46,6.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416.

[5]傅道彬《月令》模式与中国文学的四时抒情结构[J].学术交流,2010(07):161-172.

[6]周慧琴,杨继利.为何在“秋天”怀念?——《秋天的怀念》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23(11):53-56.

[7]秦阳.“菊”意象与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0.

[8]魏本亚,步进.语文课堂教学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