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秋,一位执教于大学的文学教师,在政府部门挂职期间,用半年时间建了一座图书馆。她将这段经历写成一部非虚构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2024年1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旋即激起热烈反响,豆瓣评分高达9.1。这部作品不仅烙刻着独特的个人印记,更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其蕴含的图书馆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性等多重学术价值,共同铸就了其跨越出版界的广泛赞誉。
“生活之难”,秉笔直书
从进入西安碑林区文旅局担任“临时副局长”,到筹建图书馆,理想主义与现实坚壁剧烈碰撞。到岗之后,杨素秋发现日常工作与她想象的诗情画意毫无瓜葛,她要做的,是“记住酒店后厨烟道清洗规范,熟悉新挖工地文勘进展,检查鼠药和垃圾摆放,答复12345市民热线投诉,回复人大、政协文旅提案……”建设图书馆,是她最初构想中唯一实现的一件事。这项工程殊非易事,此间,杨素秋不得不与各方周旋。
书商在深夜打来电话——
他的声音比白日里柔和:“您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您吃饭吧。您别看我年轻,规矩我都懂。我肯定会回报于您……”我委婉地说:“我现在需要休息,不愿谈论工作,我先挂了好吗?”
装修千头万绪,一砖一瓦,皆由她“白手起家”——
后来我发现,这个微信群的发言很有规律,只在沉默模式和暴躁模式之间无缝切换,没有中间态。他们互相耽误的人力工时,折合的全都是钱,因此吵闹不休。同样,因为经费紧张,我收到的设计图纸上所有墙面都是空白,没有任何装饰。那简陋的样子像是临时搭建的移动板房。
机关系统事务琐屑,流程繁杂——
我照办,然后草拟“开馆仪式流程”,四处请示……局、区、市、省各级领导给我的意见全然不同,各具特色。在他们轮番指正下,我一共改了六遍,最终以最高级别指示为准,确保不会惹任何一位来宾不高兴。
更有权力寻租者找上门来,要求她必须取消全部已编书目……
杨素秋并未回避这种“生活之难”。她以她的坦荡与锋芒,如实呈现与荒谬“应然”的博弈,书写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用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抗争,直面黑暗中龇突的獠牙。她以参与者和旁观者双重视角的交织,秉持着文人的倔强和“对不起,我不能说谎”的初心,完成了令人信服的现实主义书写。
诗意闲笔,摹绘“小确幸”
杨素秋的文字细致入微,充盈着诗意的抒情性。如:“秋雨如同一场病,树一夜之间秃了,老得不像个样子,满地的证据。”“看见冬天枯萎的草木,他觉得它们正在拨动通往春天的门帘。”“这里的云彩边缘清晰,像是蓝天中的果实,随时可以摘下来似的。”
而在展现图书馆建设的艰辛和其中的麻烦冲突之余,她总喜欢巧妙而轻盈地宕开一笔,去写“闲人、闲景、闲趣”。
她写在野外做科研的荐书者的故事,甫一开头,便浓墨重彩,毫不吝惜笔墨:
贡嘎山的夜晚,雪山隐没为远方的黑影,星星从穹顶弥漫到地平线。在这里住了几天,王焓觉察到北斗星座移动的方向,也发现星星的颜色其实一粒一粒各有不同。亮黄色和浅金色星星网织如缕,素淡的白色星星似乎稍微后退了几步,嵌在天幕里。还有几颗星星是奇异的绿色,她记得它们的位置。倚在观景台的木栏杆上看星星,俯仰之间都在闪烁,几乎要把自己卷进去。这像是维也纳见到的克里姆特的金箔画。那天,她刚刚结束学术会议,跑去美术馆看那幅著名的《吻》,画中恋人裙袍上的金色微粒,远远反射着光芒。(《阅读树枝的女人》)
写到帮忙编摄影类书目的摄影师的故事,她这样结尾:
在一个大雪之夜,他想起家附近的树林中有一座被丢弃的老虎雕像。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突然想去看看它。公寓门口的保安十分惊诧,半夜十二点多,雪没过脚踝,还有人要出门去散步?
路上只有送外卖的摩托还在行驶,地太滑,戴头盔的快递员摔了一跤。宋璐扶起他,然后独自拐向那片树林。林子里的雪是完好的,唯有他嵌入了两行脚印。“老虎”就站在那里,没有动,雪花覆盖了它的斑纹。宋璐看着它,它也看着宋璐。然后,它邀请他举起了相机。(《雪夜的老虎》)
如此这般的“闲笔”,文本中俯仰可拾。除了优美晓畅的诗意笔调外,作品在结构上的处理也颇为考究,每每犹如电影运镜,人物形象跟随镜头的推拉摇移,徐徐展现,跃然纸上。
她尤擅写西安。东、西、南、北大街,钟楼,骡马市,书院门,回民街,南院门,小寨,粉巷,德福巷;烟熏肥肠。羊肉泡馍,金黄粉紫的馒头,绿豆大小的“元宵”,周至的猕猴桃,临潼的石榴……风土人情,寻幽入微,淋漓尽致,活色生香。不妨将之看作是杨素秋挂职经历中的“小确幸”,那既是她充满个人趣味的个体书写,也是绘声绘色的“歌以咏怀”,更是栩栩如生的纪实性描摹,反映城市的公共景象,让读者如临其境。正如杨素秋本人所言:“在我看来,描写公共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像关注一株植物周围的泥土。”
文学笔法与纪实手法的熔铸,构成了一个有脉络、有细节、有景象、有生气的非虚构长篇文本,透过形象、情感和叙事的呈现,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更深刻的体认。
“苦中作乐”,诙谐达观
杨素秋认为,“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但为公共图书馆选书挑战重重,需要放下知识分子的傲慢、爱书人的褊狭,对各个群体的阅读需求兼容并蓄,需要打开自己,和外界碰撞,更不必说书目背后还牵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利益。她坚持为读者负责,拒绝粉饰太平。
现实与理想的抵牾,并未让这部作品生发出呐喊反抗的凝重姿态,反而有种与之相悖的轻快。这是因为杨素秋笔间常现风趣诙谐,生活的苦乐交织被她以达观的态度演绎,将现实的困境作了一定的消解。
譬如她写工地里的争执:
得多少钱?谁出这个钱?三方各派一人进行协商。装修方选送壮实小伙,物业方来的是魁梧妇女,我方派我出征,体重四十五公斤。
当她去榆林市府谷县图书馆交流学习,看见企业家捐助的昂贵典籍,得知是“陈馆连喝七碗酒,换来全套《四库全书》”时,自叹弗如:“佩服。陈馆真是艺多不压身呐。我只会为读者编书目,他还能为读者喝大酒。”随后,她又“回头问宁馆酒量怎么样,她吓得连连摇头”,令人忍俊不禁。
对行政管理中的量化尺度,书中也有着极富戏剧性的生动描述:
在表哥指导下,我的表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不敢玩手机,只是偷偷在本子上写文章,时不时抬头看看主席台,若有所思状。一次次的会议就这样相安无事,我暗暗自得。有天我无意中看见另几个局长的装备,方知山外有山。
某局长手机背面贴着一张纸,密密麻麻的微缩字,覆盖透明防水胶带。这种纸我熟悉,以前我在学校监考抓小抄的战利品就长这样。这位局长说,对对对,这就相当于考试复习资料,上面印的是他包抓扶贫点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
何某某,年龄:55岁,未婚,身体状况:单腿有残疾,高血压,糖尿病。平日种田为生,偶尔给人打零工,年收入不足四千元……
上级随时可能打电话抽查提问,无论局长身在何处,他一概压低声音答复:“等下,我正开会。”然后抓紧复习背诵五分钟,回电话过去,对答如流。
另一个局长又掏出裤兜给我展示他的小抄:“河长”文件缩印,提纲挈领地归纳了他负责的一条河流的长度、水质、沿途工厂企业名称、排污状况。最下方印着他需要背诵的河道管理口诀:
污水不排、垃圾不倒、违章不搭、底泥要清理、生态要修复、河面要保洁……
他们对我说:“你要学习的还很多啊。”
杨素秋化庄为谐,借由笑谈摹绘现实图景,反映社会现象。这样的幽默与松快,令她的文本中即便有波折、有焦灼,让她“坐在地铁座椅上,有那么一瞬间,眼眶的泪实在要出来”,也不见怨天尤人的指控、愤世嫉俗的言辞,反而正如她喜欢的E.B·怀特所言,“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对现实荒诞的淡淡讥诮与无奈,也在细腻的陈说与欢快的行文中点到即止。而这诙谐达观的“苦中作乐”,实则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或悲苦的怨怼,蕴含着深邃的思考。
恪守本心,坚守中立之姿
非虚构写作要保持客观并不容易。作者的主观意识如影随形,其内在信念与情感倾向难免会渗透于笔端,影响作品的客观立场;在浩如烟海的事实中筛选与编排,作者的主观抉择又可能无意间导致信息呈现的偏颇,挑战客观性的界限。
可以看出杨素秋对中立叙事的坚守。在后记中,杨素秋自问:
我的文字是否会让书中一些善良的人遭受不必要的麻烦,我要如何表达,才能在还原真相和保护个体之间找到那个不让我愧疚的度?
又借弟弟之口,说:“你问心。”她的“心”,一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追问反省之上。文中我们可以看见她多次审视内心情状:
我意识到不对劲,我在咀嚼自己的位置,嘴里是甜的。我贪恋这份甜,再咀嚼下去,以后会对自己职位、走位、排位、地位高度在意,发展成对权力的欲望,不断膨大,吞掉我……“我是领导”,这四个字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我是要以这四个字为特权,让别人顺从吗?这虚荣狂妄的瞬间。
一是对图书馆及其代表的精神世界,她始终保持谦卑,心怀敬畏。她思索“怎么才能在阅读中获得一种真正的自由”,她说“我没有什么才华,碑林区图书馆的书单远远称不上优秀,只是及格”,提出“其实世上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不被引导、诱导或误导,尤其对那种打着‘自由阅读’‘独立思考’旗号的引导,要警惕。”……通过不断的自我剖析,她清晰地认识并正视自己的欲望和弱点,从而避免被它们裹挟吞噬,能在斑驳的社会语境中保持清醒和纯粹。
二是基于她对社会的深切观照和人文关怀。例如,她构建视障阅览室,让视障人士“自己主动走进去”,“就像走进海里,感受海水一点一点地漫过脚面”。她致力于打破信息的壁垒,关注广泛甚或小众的需求,让书籍之美涵养更多读者,传递着身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在《碑帖外不外借》《山外有山》等章节里,她对众生相的深描、字里行间的温良与悲悯,又让我们看到她对他人的珍视与尊重,得以窥见她所蕴含的共情之心。正因这样的秉持本心,传递善意,也让她收获了华美与丰赡:当她感到自己知识结构有缺陷,向50位朋友征集书单时,他们无偿的帮助让她打开了自己,完成了对书单的编辑:
这一路,我认识王耘,便找到了久美。来拜访久美,又巧遇王焓的科考基地。朋友们踏出的足迹在山间偶然碰触,举荐的书籍也在馆内相互致意。
倾注诚挚之心,恪守本真之志,便得维系初衷。
在书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读者和选书人相继出场,他们共同构成了碑林区图书馆的蓊郁景象。这是爱书同道“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精神共振,也是杨素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社会实践,更是她向内考问本心,向外观照众生的书写挖掘。
结语
杨素秋以其纤纤细笔,叩问人性,烛照现实,在极富质感的自我言说和动人细节中完成了对现实社会的体察抒写。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和参与,对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反映了女性主义写作中常见的对社会责任的强调和对进步变革的重视,更体现了女性知识分子对更坚实也更阔远的精神建构和情怀拓展的奋力追求。全书展现的女性力量,是一种坚韧与温柔的平衡,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有侠骨亦有柔情,如猛虎细嗅蔷薇。
作者系福建教育杂志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