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类命运的新赛局

2024-10-10 00:00刘可澄
海外文摘 2024年10期

2023年11月,在聊天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尚未满周岁时,人们就已然明白,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几乎无所不能的机器人方便了百万用户的生活。它能依据冰箱里的食材给出食谱,也能按照草图搭建网站。如果用户的车抛锚了,只需给它发一张简单的照片,就能获得修车建议。

人工智能已开始革新21世纪,而我们对其潜力的了解仍只是冰山一角。该技术的前景是如此广阔,它将能预测疾病、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生产力……与所有颠覆性的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点燃了大众的无限热情,但同时也引发了恐慌、焦虑及巨大的不信任感。甚至有人担心,人工智能将导致人类大规模失业。这一技术究竟会带来什么?是像《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预言的那样毁灭我们的文明,还是像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相信的那样,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启蒙时代?

聊天机器人将走向何方?

2023年11月17日,开放人工智能首席执行官、“ChatGPT之父”萨姆·奥尔特曼被突然解雇,五天后又重返公司。这位不到40岁的年轻高管饱受非议。他被指责缺乏沟通能力、过于高调。最重要的是,他打算在未来短短几个月内推出多款产品。这么做是否过于冒进?创立之初,开放人工智能还是一家非营利实体。2019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极需资金。为了说服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入股,奥尔特曼变更了公司性质。微软为其注入了将近130亿美元,换得ChatGPT专业版销售额的1%。这场交易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所不齿。他原是开放人工智能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于2019年退出。2023年2月17日,马斯克发文称:“开放人工智能从前是非营利实体,用的是开源代码。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它命名为‘开放’人工智能。但现在它用上了闭源代码,成为了一家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公司,被微软掌控。”与此同时,马斯克也开发了自己的聊天机器人——格罗克聊天机器人(Grok),与ChatGPT对垒。

“ChatGPT之父”萨姆·奥尔特曼仅用了一年时间就革新了人工智能的用途。
2023年,时任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与埃隆·马斯克在布莱切利园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

就在奥尔特曼突然被罢免的几天前,开放人工智能董事会收到了一封信件,称奥尔特曼的“Q星”算法项目或将“对人类造成威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部分董事会成员将这个新的算法项目看作是超级智能领域(又称通用人工智能,即AGI,指认知能力赶超人类的人工智能)的突破性成果。而实际上,通用人工智能目前仍停留在幻想阶段,但奥尔特曼对此信心十足。为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他推行了多个项目,比如能踢足球的人形机器人,甚至打算设计通用人工智能专用的联络电话。奥尔特曼被董事会罢免后,纳德拉伸出援手,先是在微软给奥尔特曼找了一个位置,后又恳求开放人工智能恢复他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法国“密史脱拉风”人工智能公司的三位联合创始人

马斯克预言,人类有一天将无需工作

布莱切利园位于英国东南部的白金汉郡,是一座融合了历史上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庄园。正是在这里,艾伦·图灵与一众天才数学家于二战期间破译了纳粹密码,后来他被视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2023年,包括时任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在内的各国领导人再次相聚于此,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少学界精英也出席了这场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比如约书亚·本吉奥。他是人工智能“监督学习”训练方式的发明者之一,让人工神经元具备了识别字母、形状及颜色的能力。本吉奥平日里沉稳话少,在峰会上却显得有些焦躁。他说:“人工智能肯定会被用于危险用途,一定要作好准备。心术不正的人会借助它研发生化武器,或是发起网络暴力、肆意造谣。”本吉奥相信,人工智能领域应像桥梁、航空、制药等行业一样,实施严格的安全规范。

峰会上,马斯克预言,人类终有一日将无需工作。他创立了“神经连接”项目,将电脑芯片植入人脑,好让人类将来能够与人工智能相抗衡。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并不认为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饭碗:“我丝毫不相信这样的未来。我更愿意看到在教室里上课的是人类老师,而不是电脑。要是我生病住院了,我希望能和人类医生交流,而非机器。智力不是一切,同理心也非常必要。主宰这个世界的只能是人类。”

法国人的声音

为了打造专业的开源欧洲版聊天机器人,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毕业生阿蒂尔·门施毅然离开了人工智能前沿企业“深度思考”(于2014年被谷歌收购),与两位元公司(Meta)前员工联合创立了“西北风”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他说:“人工智能是一场不可忽视的技术变革。如果不涉足该领域,欧洲30%的经济都将依赖外部。其实,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人才都是法国人。”这些法国人在创立公司时,除了希望获得欧洲投资方的支持,也渴望政府落实相应的监管法规。目前尚未最终生效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或许能帮助企业抵御风险,然而,其监管范围却引发了热议。对此,门施发文称:“我们不能因为C语言可用于开发非法软件而禁止C语言。C语言只是个工具。监管的焦点应当放在非法软件本身以及那些滥用这一工具的个体上。”

2023年11月7日,人工智能库太实验室正式成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博士生毕业后留在法国工作,为法国和欧洲的项目贡献才能。”库太实验室投资方、法国伊利亚特电信集团总经理奥德·迪朗说。用高薪吸引人才?没有用,因为奥尔特曼永远能开出更高的价格。“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人才,全球不过百人。”门施说。

实际上,库太实验室的非营利性质才是招揽人才的主要卖点。“心怀热忱的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发表,与世界共享,而非隐于幕后为某个产品卖命。”迪朗说。库太实验室负责人帕特里克·佩雷表示认同:“如果五年后,我们能为预测气候变化或攻克不治之症作出一点贡献,那我就太高兴了。然而,目前我还不知道我们未来将走向何方。”

谷歌惊觉落后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免费向公众开放后大获成功,这对谷歌的核心业务构成了直接威胁。谷歌惊觉自己已经落后,于2023年2月推出了支持40种语言的“巴德”聊天机器人。同年7月,“巴德”产品负责人杰克·克拉夫奇克来到巴黎推介这款产品。“输入问题后,它会给出三份草稿。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继续细化问题。我会让‘巴德’帮我写睡前故事。我儿子最喜欢听建筑卡车的故事了。‘巴德’还能把答案高声朗读出来!”克拉夫奇克说。

法国伊利亚特电信集团创始人格扎维埃·尼埃尔(右)及其得力干将、集团总经理奥德·迪朗(左)

然而,虽然“巴德”功能强大,谷歌人工智能领头人戴密斯·哈萨比斯仍不敢对这场变革掉以轻心。哈萨比斯堪称业界传奇,四岁时就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拿下冠军,如今是“深度思考”的联合创始人。他们团队研发的阿尔法围棋机器人曾横扫全球众多顶尖棋手。哈萨比斯对人工智能满怀热情,但也曾在一封公开信中表达了疑虑:“与其他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一样,人工智能具有风险,必须慎重考虑。”2023年5月从谷歌辞职的杰弗里·辛顿也同样直白。这位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算法的先驱人物在接受采访时称:“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许会是人类世界的风险因素。我有时会想,要是我这辈子没有研究出这些成果就好了。”

无法停下

世界陷入了恐慌。2023年3月22日,数百名专家发表了联合公开信:“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立刻暂停训练比GPT–4语言模型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暂停时长至少六个月。”发起人包括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尤瓦尔·赫拉利。他们呼吁各界暂停训练人工智能,直至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以落实有效的监管措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主任帕蒂·梅斯是这封公开信的签署者之一,她担忧地说:“大型语言模型及聊天机器人可能冲击经济结构,破坏政治及社会格局。假新闻将愈加泛滥,真相会被侵蚀得体无完肤。我们应该思考这些创新科技会对社会造成何种影响,而不应该因为拥有了创造人工智能的能力,就肆无忌惮地使用它。”然而,这一崇高的倡议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及元公司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杨立昆都认为,这封信是新时代的蒙昧主义,只会阻碍科学进步。很显然,科技巨头不会停下脚步。法国人工智能专家让–加布里埃尔·加纳西亚甚至怀疑公开信发起人别有用心。他说:“他们提出的论据站不住脚。生成式人工智能近期进步之大,确实让人不安。但要说这些会说话的机器将改变人类的命运,那就过于武断了。”

最新进展

如今,ChatGPT、“中道”(Midjourney,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等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智能。大部分人工智能软件只需借助数据生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用户便会买账。为了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研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类的大脑,与神经科学家展开了合作。法兰西学院的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教授说:“我们大脑中的一切都能被机器复制,甚至包括意识。大脑之所以有意识,实际上就是有一个空间能开展全局性工作。神经元紧密相连,能够获取信息,然后将信息传输至大脑的各个部分。我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拥有自主建模能力的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已开始逐步实现这些功能,而且进展迅速。不过无需担心,它们不会突然控制这个世界,而只会日渐进步。”

zIwEJoghqJz1N2/EZyzImQ==
谷歌人工智能领头人戴密斯·哈萨比斯(左)与元公司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右)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
“人类”公司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投资了“人类”公司。

“深度思考”公司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认为,下一阶段将会是交互式人工智能的天下。与只会执行明确任务的静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所不同,交互式人工智能更为灵活,可以完成多个独立任务。“只要给它一个总目标,它就能借助自身拥有的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它会和人类及其他人工智能对话。只要你同意,它便能自由采取行动。”苏莱曼说。

目前,创立于2021年的“人类”公司正在打磨对话式机器人“克劳德”。这款产品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完成那些通常需要人类来完成的繁琐任务。一位专家表示,“预训练阶段结束后,生成式人工智能接收的互联网数据尚未经过筛选,生成的回答难免有所偏差。因此,相关人员需对结果进行微调优化。而‘人类’公司希望‘克劳德’能自行优化结果,代替人类完成这些工作。”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