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慢半拍

2024-10-09 00:00:00纳豆
好日子 2024年9期

人生有幸三万天,不过匆匆几十年。

有句话,就说得很好:“我放慢语速,我从不贪快,你想快速抵达,我想最后才到。这不是因为我老了,那不是我追求的生活。我总喜欢慢一点,我妈妈常这么说。我系紧鞋带,可我不想奔跑。我会踏着我的节奏抵达,我不需要发令枪。”

1 开口慢半拍,显格局

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生而为人,会说话,是一种智慧;能够适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智慧。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男士,走在路上,恰巧看到地上掉了一部手机。他捡起来后,觉得失主肯定很着急,就想着赶紧找到失主。

这时,电话突然响了。男士心想可能是和失主相关的人,就赶紧接了电话,希望对方能够安心。但他还没张口,就听到电话那头大声喊道:“是不是你偷了我的手机?你最好赶紧还给我。”

这位男士觉得可能是对方太着急,就说:“等等,我……”

没想到,他的话才蹦出三个字,失主的话头就赶了上来:“我告诉你,我手机里是有卫星定位的,我已经知道你在哪里了!”

男士一听他这话,就觉得自己是好心办坏事。顿时,他脾气也上来了,就直接挂断了电话。甚至,还买了十几个氢气球绑在手机上,想让手机随风飘走。

看着渐渐远去的手机,他冷冷地说:“好好让卫星定位,去找你的手机吧。”

手机失主,如果在开口前能够慢半拍,不仅能寻得手机,或许还能交到一位朋友。可话太快,却把别人迎头送来的善意赶走了。

2 关系慢半拍,得真情

三毛曾说:“青年人交友,出于一片热切之心,恨不能朝朝暮暮,生死相共。”

当年,14岁的林徽因,在家中邂逅了梁思成。初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都被对方的学识所吸引。可没过多久,两人便各自出国求学,偶有书信往来。

三年后,林徽因从英国返回上海。因为林梁两家私交甚好,长辈们见面的次数多,捎带二人也常有机会交流。每每碰面,聊起文学,聊起建筑,都会让彼此新生欢喜。

或许是因为志趣相投,他们决定一同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白天,二人相约外出考察各类建筑,晚上则一起绘制图纸。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两人慢慢地了解、熟悉着对方的一切。直到二人相识的第十个年头,他们才决定成为伴侣。结婚以后,夫妻俩也在彼此的扶持中,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

好的感情,像一锅需要文火慢炖的汤。给足时间,让食材和汤汁彼此交融,才能熬出营养,熬出滋味。关系慢一点,时间自会帮你选出那个对的人。

3 成事慢半拍,行长远

毕淑敏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在热播剧《小日子》中,有一阵子,顾茉莉的事业运突然飞升了。从画廊经纪人转型成为画家,她得到了一个画廊老板的赏识。对方不仅为她豪掷千金,邀请艺术圈名流帮她坐镇。而且还以近千万的成交额,帮她卖出去人生中第一幅作品。

拿到画款的她,喜出望外。只是,在个人画展上,好友却和她说:“你的画,有些灵气,但不足以是这样的阵仗。”

不久以后,那位赏识她的画廊老板就因为涉嫌洗黑钱被抓了。而她的画,也只是对方洗黑钱的一个工具。

像她这样的小画家,有很多。大家都抱着一夜成名的想法,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贵人”的圈套。只是,当实力配不上名气时,所谓的风光也只是短暂的。

后来,顾茉莉也认清了自己的定位,拿着一幅画三五万的画款,慢慢成长,缓缓进步。

生活,磨砺总是会大于顺遂,困苦总是会多于甜蜜。当你发现,自己突然承接了意料之外的好运时,请先稳住自己。要知道,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世间,永远不会有坐享其成的美事。

好的人生,需要慢慢积累;好的结果,需要缓缓成型。

诗人木心在《从前慢》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有时候,外部的节奏,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可以适当地慢一些。让言语慢半拍,等一等脑子,既彰显了气度,也收获了好运。让关系慢半拍,等一等情感,既收获了挚友,也得到了长久。让结果慢半拍,等一等能力,既收获了踏实,也赢得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