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三心二意”命越好

2024-10-09 00:00:00木炎
好日子 2024年9期

每个人际遇不同,但越走越顺的人,大多能守住“三心”,修身养性,做好“二意”,所愿皆可得。

“三心”之:将心比心,帮人帮己

老话说得好,多一个朋友总是比多一个敌人要好。与人为善,适时换位思考,更易收获尊重。

如果遇事得理不饶人,满怀怨愤,只会让自己的路“雪上加霜”。

电视剧《问心》中,老章生病住院,女儿明明想让父亲早日康复,却不顾护士的叮嘱。父亲刚做完手术不能吃柿子,会加重消化问题,可她仍一意孤行地偷偷给父亲喂柿子,导致父亲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看着辛苦清扫完的床单又一片狼藉,护士忍不住吐槽。这一幕恰巧被老章的女儿看到,她只关注父亲被护士埋怨,却不体谅护士的辛劳,随即录下视频投诉,不依不饶,非要讨个说法。

问题的起因,本是她不遵医嘱,不配合护士,却一票否决护士日常照料父亲的辛苦,执意要医院开除护士。

无法理解他人难处,一味针尖对麦芒,只会使内心越发匮乏和冰冷。

剧里,护士最后真诚道歉,女儿也看到护士往日悉心照料她父亲的视频,体会到护士的不容易,最终和解。观众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三心”之:寡欲清心,潜心内在蜕变

万千烦恼的根源,不是因为得到的太少,而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降低欲望,集中心力于自己想做的事,更容易找到生活的意义和追求,活出本真的自我。

豪门媳妇郭晶晶,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她一如既往坚守自己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她会给孩子修补书包,自己穿不到百元的帆布鞋,在大卖场买衣服,物欲低配。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经营家庭,辅助丈夫的事业发展,不断精进自我上。从奥运冠军到裁判,在角色转变中发掘自身优势,持续努力。

在各种公开演讲、公益活动中,郭晶晶都表现得淡定自若、端庄优雅。就像她在演讲中强调的,不管你的对手是谁,有多强大,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想要的,在不稳定的命运中,找寻最稳定的自己。

人的自由来自节制,给欲望做减法,才能留足空间和时间坚守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丰富生命的维度。

“三心”之:悦己舒心,爱我所爱

人生匆匆,转眼间皱纹和白发都清晰可见,慢慢才明白:取悦自己,是最好的自由,也是强大自我的根基。

就像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的黄亦玫,经历几年不幸的婚姻生活,也没有丧失自己的价值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因为她懂得取悦自己,清楚自己要什么,拿得起放得下,爱的时候勇敢爱,不爱的时候果断离开。

有些独立,从不依附于外界评价,而是源于对自己的笃定和信心。既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不如就勇敢去过让自己舒服的生活。

“二意”之:直抒胸臆、善解人意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单。

他们为人坦诚,做事清爽,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还能适时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体谅他人的难处。

就像综艺《婆婆和妈妈》里的伊能静和婆婆,一个直抒胸臆,一个善解人意。她们亲似闺密,相处融洽,外人预期的鸡飞狗跳,都被她们轻松化解。

比如一次吃饭聊天,伊能静大谈自己能干顾家,贴心安排每个人的饮食,她一一列举不仅要做秦昊的减肥餐,小女儿的辅食,儿子的高热量餐,还有爸妈的营养餐。

原本期盼得到赞许,没想到秦昊却拆台说她也不是天天都做,大部分是阿姨打理,一旁的婆婆也随声附和。

伊能静听到两人的反应,没有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直接表达态度,抱怨道:“我刚才想让你俩赞美我,说我很会替别人着想,你俩一直不赞美,没有体谅过我的辛苦。”

察觉到伊能静情绪的变化,婆婆立刻批评儿子,还贴心地一边宽慰伊能静,一边示意秦昊要多称赞妻子。在玩笑和打趣中,伊能静的小情绪也烟消云散。

知道伊能静最讨厌洗碗,因为她人生打的第一份工就是洗碗,婆婆立即体谅地说:“再也不让你刷碗了,我来洗。”

看到这样无比和谐的画面,网友们羡慕地感叹:“这样善解人意的婆婆啥时候能轮到我。”

想要生活美满,就要远离钩心斗角,真诚待人;与人交流体察他人心意,体贴周全,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