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正着的美食

2024-10-09 00:00:00饼干球球
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 2024年9期

古往今来,有许多美食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有的是为了保存而采用了新的烹调方式,有的因为厨师的失误而造就。下面这几种食物十分有名,它们可都是因“意外”而诞生的。

各种豆腐

相传西汉年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即主持撰写《 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上炼丹时不小心将石膏撒到豆浆里,两者融合形成了洁白细腻的物质,这就是豆腐的原型。没想到吧,豆腐这种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竟是意外产生的!毛豆腐、臭豆腐、腐乳这些另类形式的豆腐,也是人们无意中将疑似变质的豆腐进行再加工而制成的。

热干面

20世纪30年代初,汉口的一名食贩在将没卖掉的面条煮熟沥干时,不小心碰翻了油壶,油全泼在了面条上。小贩只得将面条用油拌匀后重新晾放。第二天,他将熟面条烫热,放入调料卖给顾客,没想到竟大受欢迎,这就是武汉著名小吃热干面的由来。

臭鳜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以细嫩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著称。相传200 多年前,安徽沿长江一带的鱼贩,每年都将鳜鱼装到木桶中,挑至徽州山区出售。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采用放一层鱼洒一层盐水的办法保存,并且每天上下翻动一次。一周后到达黄山脚下,鱼鳃仍为鲜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气味。人们将鱼洗净,用热油稍煎,再加上辣椒等佐料,经文火烹调后,鱼肉虽略有臭味,吃起来却唇齿生香。

蚝油

蚝油是用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调味料。清朝时期,一个名叫李锦裳的年轻人在帮母亲生火煮蚝时,因忙碌忘记照看炉灶,直至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才想起来。他揭开盖子一看,锅底结了一层浓稠的汤汁。扔了吧,浪费食材;不扔吧,母亲知道了免不了一顿责骂。他一边懊悔,一边鬼使神差地尝了一口,发现这黑乎乎的汤汁竟异常鲜美。于是,一种新的调味品——蚝油诞生了!

这种将鸡刷上料汁、包上荷叶,然后用黄泥层层包裹,丢进柴火堆煨熟的美味,一看就不是出自厨房。传说,叫花鸡是乞丐在既无炊具、又无调料的情况下制作出来的,没想到竟成了江南一带的传统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