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绿色发展为手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助力实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科学谋划,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为构建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构建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价值观。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4)03-0016-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的要义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对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
分析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内涵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其蕴含着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绿色发展为手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丰富内涵。
(一)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1]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生产生活必须依赖自然。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共生关系,人因自然而生,人与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对自然界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人类只有在尊敬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持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并从中得到回馈。地球生命共同体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维系地球的安全稳定和谐,必须以生态文明观念为指导,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守住地球生态安全底线和边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全球环境治理的角度,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协调国家、民族、代际间的生态利益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从理论上解释了人与自然间有机共生关系。四个共同体相辅相成、层层递进,从不同维度阐释了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共同体理念不仅体现了人类要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外化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体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要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认识。
(二)以绿色发展为手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关于科学发展的认识探索过程是由浅入深的。起初人们不惜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谋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第二阶段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但只是注重小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忽视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以邻为壑、转嫁危机,通过破坏周围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第三阶段环保意识普遍觉醒,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环境保护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如何协调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指导下形成的绿色发展道路破解了发展与保护相悖的难题,现代化进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生态效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破解经济增长难题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绿色发展观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全过程,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推行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发展。鼓励绿色创新,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优惠激励政策,严格环境监督管理,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化转换,树立绿色政绩观。
(三)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追求和终极目标是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出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被正式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划分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步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体现了对“美丽中国”现代化目标认识的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的要求,2035年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党的初心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动诠释,建设美丽中国的正式提出虽然较晚,但建设美丽中国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人类文明诞生起就存在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反思以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人类文明开始向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不断追求发展与保护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结合我国国情和人类文明发展转变中,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产生了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助力实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科学谋划,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为构建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智慧。
(一)助力实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科学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国家战略安全高度,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理论和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生态理论与实践,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做出了许多破坏生态环境、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彰显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优越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建立在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之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人来自自然、依赖自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不断增大,人与自然间的依存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求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求提供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协调稳定为前提,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50,这意味着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追求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革新,而且包含着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3]363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自然资源的制约下难以持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不仅要注重发展的速度和数量,更要注重发展质量,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62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正确理解发展本质,平衡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发挥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利用绿色科技和先进技术推动产业换新升级。利用各地科研条件,开展创新合作,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和新动能,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三)奠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实现共同富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加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灾难,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也将化为空谈。人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和生态环境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1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资源本身就是重要的社会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域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矛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互为整体的和谐共生关系。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决定了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程度。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角度为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共同富裕都注重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发展进步,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优美的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化氛围指引人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富裕的实现能够激发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民自觉参与其中。
(四)为构建美丽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智慧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仅立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注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还放眼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全人类的永续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类文明兴衰、关乎人类未来。抗击新冠疫情的这场战争,深刻体现出全世界是命运与共的有机整体。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人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能够置身事外。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凝聚生态共识与原则,共同推动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生态良性互动。面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提出构建人类共同体的理念、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的独创性贡献。在取得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同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承担国际义务,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国为全世界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并且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面对资源和环境危机的责任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全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全人类合作共赢,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构建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价值观。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明的价值遵循。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修复生态,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5]256,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生产不仅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更要考虑到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兼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平衡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循环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伟大历史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虽然当前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前进路上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风险与挑战,这项艰辛复杂漫长的事业需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亿万群众的磅礴力量与智慧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参与者,绝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造福人民。人民群众不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成果的受益者和享有者。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民共享、造福人民。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仅要让中国各族人民而且要让国际社会、全世界各族人民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二)正确处理五大发展理念关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动力,要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推动生态文明理论与时俱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实践活动制定行为准则,发挥制约保障激励作用。补齐绿色科技领域短板弱项,发展绿色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生态环境难题。协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统筹综合治理,处理好因生态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投入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差距和出现的失调现象。加强总体规划,系统合理分配总体资源,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城乡、区域间的协调统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社会各方面建设相协调。绿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要着力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解决高耗能、高污染的生态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生活方式、转变观念以约束自身行为,营造绿色生活氛围。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树立正确消费观,反对奢侈消费和铺张浪费。开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实现双向互动、全面包容、共赢共进的开放发展。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推广中国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与各国间的合作交流,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全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实现互利共赢。共享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目的,要倡导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体人民平等享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满足人民的生态权益。新发展理念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将其他发展理念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中,为绿色发展服务。
(三)构建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多元化治理主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3]366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方向、谋大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标准体系。强化外部约束,完善绿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体系,严格监督执法,将外部压力常态化,守住生态保护的安全边界。企业作为重要经济主体,不仅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企业要主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产方式,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企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社会组织和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治理中最基础且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要开展相关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弘扬绿色生活理念。广大群众要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社会组织和公众还要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评价工作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能够形成强大的生态治理合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四)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关系到思维方式的变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凝聚着党和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理念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培育环境保护的意识观念。广大人民群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生态法律意识,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管理与约束,依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强化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学习。生态价值教育要贯穿到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阵地实现全覆盖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力。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开展符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全过程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要将所学落实到行动中,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学习生态文明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好其中的立场方法观点,把握好其中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将其贯彻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王雨辰,彭奕为.“四个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向度与价值[J].探索,2023(1):1-1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62.
[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56.
〔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