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思政课堂“隐性逃课”、理论灌输中的娱乐化碎片化和实践调研“走马观花”为表征的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容易诱发高校思政课育人属性被遮蔽、与生活世界脱钩、教学与实践割裂等风险。应当从现代虚无主义精神危机、“无意义感”消磨学习主动性、“圈层传播”削弱话语认同以及“泛娱乐化”解构价值认知等角度全面把握思政课学习浅表化的现实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精准供给、增强思政话语体系生命力、深化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丰富理论迁移外化参与过程,从而消解大学生思政课参与惰性,推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转向深层。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浅表化;泛娱乐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4)03-0043-10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浅表化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学习浅表化困境中的大学生课堂参与浮于表面,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时心慵意懒,社会实践调研敷衍了事,难以真正将理论深化于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为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问题的研究和化解。
一、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的现实表征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堂参与表层化,思想政治理论不“入心”,难以内化为精神追求;以娱乐化心态对待思想政治理论灌输,难以达到“真信”的效果;课堂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不“入行”,难以外化为自觉行动。
(一)课堂参与“身体在场、思维游离”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浅表化困境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中“身体在场,思维游离”的表层参与状态,即课堂教学中的“隐性逃课”现象。有学者研究发现,64.4%的大学生在包括思政课在内的课堂学习中不具有积极的课堂参与行为[1]。大学生身处思政课教学现场,意识和思维却已“离席”,课堂上“低头族”、开小差的现象比比皆是。“思维游离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其相应的是,他们会忽视甚至无视教师的教学与互动。”[2]24由于教育对象思维的“离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近乎“0沟通”,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过程的课堂教学沦为狭义的理论授受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愈加机械死板。另外,当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抛出问题时,部分大学生会从网络中搜索答案,而不是在脑海中仔细回忆、思考、分析问题。这种做法看似提高了学习效率,实则损害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带来钻研精神、创新精神缺失的问题。大学生长期沉浸在思维游离状态中,会失去“坐冷板凳”的毅力,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二)接受理论灌输时的娱乐化和碎片化
浅表化困境还表现为大学生接受理论灌输时的娱乐化、碎片化学习方式。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寻求浅层次、瞬时性的快感,经常以网络热点为切口,快速了解和参与关于当前社会热点以及各种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持续受到网络热点更新速度快、头部内容同质化以及羊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部分大学生对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抱着娱乐化的散漫态度,当学习热情退潮时通常会浅尝辄止。这种方式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浅层学习,存在学习时空零散、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内容庞杂、学习思维断裂等局限性,一边娱乐一边“囫囵吞枣”,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与网上理论学习娱乐化同时存在的是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碎片化。碎片化学习虽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及碎片化知识相对简单、易于吸收的好处,但与此伴生的网络碎片化学习资源不完整、不准确问题严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整体性和说服力。而且,不恰当的碎片化学习容易诱发学习者注意力的失焦,对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满意度造成消极影响。以娱乐心态和碎片化方式学习的大学生思维趋向于表层,在接受理论灌输时难以达到“真信”的效果;同时,因其学习和思考的连续性被肢解,他们更难适应系统性的思政课育人全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入脑难入行”
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还体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时“形式大于内cTkPnF2ricljcq1AKcbvZA==容”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基本完成了从‘重要奠基阶段’到‘全面深化阶段’,再到‘新时代质量提升阶段’的发展过程”[3],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渠道和平台,并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重理论轻实践,认为熟记重点、完成考试就代表学习任务告一段落。他们思想上未能树立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行动中对实践调研敷衍了事,导致课外实践流于走马观花的表层形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难以有机衔接,存在各自为战的“两张皮”现象,制约了实践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处于学习浅表化状态的大学生把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视为学校派发的一项任务而非锻炼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在选择社会实践项目时拈轻怕重,导致实践育人效果不佳,思想政治理论难以外化成现实行为遵循。
二、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的不良后果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使课堂教学流于简单的理论授受过程而面临脱离生活世界的风险。同时,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分离,给当前思政课教学实践带来多重困境。
(一)思政课沦为狭义的理论授受过程,育人属性被遮蔽
思想政治教育者“教书”不仅是传授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育对象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因而要把思政课教学置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既要基于教育者的“教”,又要基于受教育者的“学”。但学习浅表化困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政课程中身体在场而思维游离,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接收到的教育对象反馈信息大大减少。不仅如此,由于教育对象处于“沉默”状态,思政课教师难以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状况,难以与他们交流思想和情感,师生之间无法建立起无心理距离的交往关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生成和表达陷入困境,既难以感知受教育者的情绪变化,又难以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导致高校思政课堂局限于简单的“理论授受”过程。课堂教学仅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沦为枯燥无味的说教,无法充分体现思政课的育人属性。“久而久之,教师应有的作为教学主体的理论批判与创造能力渐被磨灭,甚至异化为知识传递的工具性存在。”[2]26在客体“思维逃逸”的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背离了其本真状态和育人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联系遭遇割裂风险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的实质即现实之人的生活,亦即生活中的人本身,现实的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生活世界构成了现实的人生存、交往、发展的实践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是现实的人发展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浅表化学习的教育对象沉溺在网络泛娱乐化、碎片化的话语叙事中,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所致的“虚拟与现实互逆”又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场域的不断虚拟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性关系因一方的缺席以及技术的过度介入而逐渐消解,异化为一种“缺乏关系的关系”,使得教育过程愈发冷漠。由于身处虚拟场域中,教育者容易轻视思政课对人生价值的涵养意义,使教育目标被人为抬高至现实生活之上而脱离现实之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变成一种“超现实”的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对象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场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居所”和理论外化的实践场景,教育对象的现实发展需要在客观上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一旦与生活世界脱钩,就会沦为空中楼阁,背离赋能教育对象自由全面发展、提升教育对象批判超越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价值指归。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分离,导致大学生知行不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重点和关键,因此,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有机契合、优势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深入参与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教育对象才能最终勘验理论真伪、判断观念正误。然而,由于教育对象深陷在学习浅表化困境中,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难以实现过程衔接。一方面,教育对象学习浅表化使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中方法僵化、形式单一的问题更加尖锐。在组织和设计德育活动时,教育者无法与陷入浅表化学习状态的教育对象进行心灵交流,因而不完全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和发展诉求,难以根据其个性和主观需求因材施教,更难以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以及教育对象“知情意信行”诸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进行评估。评估程序重规模形式,难以重效果,只着眼于搞了几次竞赛、有过几次活动,无法得到深层数据和可靠信息。另一方面,教育对象未能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高校思政课大都通过书面形式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掌握情况。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缺失,思政课要求教育对象掌握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难以让深陷浅层学习状态的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真正认同,容易出现“知而不信”的情况,道德信念也难以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容易表现为“言而不行”。
三、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的成因
思政课学习浅表化的产生不能简单归结为大学生群体消沉颓废,而应从现代人面临的虚无主义危机、“无意义感”的现代性精神困境、“圈层传播”削弱思政课话语认同以及“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认知的歪曲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
(一)“加速社会”中现代人的虚无主义危机
虚无主义是伴生于现代化进程中并随着社会加速而被不断激化的现代性问题,是造成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的根本所在。在哈特穆特·罗萨的眼中,“对于晚期现代的主体来说,世界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必须完全侵占的地方了”[5]。由于现代性只有在提升的逻辑、动态的方式中才能维持稳定,人们对于现代性大都体验为在科技、生活变迁以及生活步调范畴上的加速。但就是在社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所赋予的人的自主性和个性被逐渐湮没,现代人已经不自知地跌入现代性的“谎言”之中。“现代性的‘谎言’使人们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因时间的匮乏而进行自我规训,在倾其所有为社会加速提供助力的情景下,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陷入了某种茫然和眩晕感里。”[6]显然,虚无主义本身就是现代性的症候,或者说“并发症”。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传统社会伦理价值的消解和科技理性的片面化发展,现代性与传统彻底脱域、断裂,关于生活意义、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本体论支撑彻底坍塌,人们陷入信仰失落和“无意义”的精神处境。“本来人的生命由经历过程、形成连贯意义构成,‘体验短/记忆短’使得人的经历无法整合成为一个意义整体,由此,产生了一种意义感被消解的虚无。”[7]“物”成为“神圣形象”解体之后的“新神圣形象”,患有“空心病”的现代“空心人”迷失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陷入本真丧失的虚无主义精神症候,难以真正摆脱虚无主义的精神困境,从此,“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一种世界命运”[8]。
(二)“无意义感”消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受到“社会中的传统伦理价值被消解的情境”与“数字时代带来的新的现代性精神困境”[9]22的双重影响,当代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了不同程度的无意义感”[9]20。当今网络上参与度较高的“学习无用论”“鼠鼠文学”“脱掉孔乙己的长衫”等话题本质上都是隐藏在不同的网络亚文化伪装下的“无意义感”的一种体现。“无意义感”的弥漫体现了部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低、随遇而安、缺乏奋斗精神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问题时“消极避世”“无欲无求”“知难而退”的态度。“无意义感”借助网络流量效应而疯狂“破圈”,在其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躺平”“摆烂”的现象,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遇到挫折就一“躺”了之,在学业上不求努力奋斗、只求“菩萨保佑”。“无意义感”即“意义缺失”严重消磨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出现了各种“教育躺平”“科研躺平”[10]现象。部分大学生觉得参与思政课没有意义,因而存在侥幸心理,上课“摸鱼”、考前突击的应付行为难以杜绝。思政课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积极互动过程,要求教育者、教育对象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同频共振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但现实中,教育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时长期存在“不思考”“不回应”的消极态度,导致教育者“对牛弹琴”,教育对象“左耳进、右耳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圈层传播”削弱思政课话语认同感
网络空间中,人人都是信息的加工者、接受者和传播者。这种信息传递模式表面上改变了大众在信息传播中被动接受的状态,但实际上,以网络用语和网络亚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性、解构性、娱乐性占据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强势地位。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大V”“网红”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展现出强大的话语权,“名人效应”使他们对网络用户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随之产生的用户粉丝化现象和网络“饭圈逻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大V”“网红”所发信息的理性思考,各种“博眼球”“博流量”的伪科学、假新闻甚嚣尘上,思政课话语权威不断遭受网络娱乐化、“茧房化”的解构。一方面,在“饭圈逻辑”支配下,网络空间被人为地划分成各个不同的“文化圈层”,各圈层之间存在“互撕网暴”、党同伐异的不良风气。透过“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失语”现象,不难看出,部分大学生总体上处于一种与他人及社会共同体之间缺乏关系的异化状态,彼此冷漠,内在分离。这些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空间人为营造的各种“虚幻共同体”之中,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对思政课话语的认同感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经过网络“信息茧房”的“俘获”,大学生被“囚禁”在一个经信息推送算法过滤后相对封闭的媒介空间,不断获得满足自身兴趣的高度同质化信息,排斥与自己相异的观点和价值观。“信息茧房”的回音室效应、信息迎合特征和信息阻塞困境造成了大学生认知弱化和群体极化的问题。综上,网络信息的“圈层传播”已成为大学生对思政课话语认同度不断降低的重要原因,并已成为滋长学习浅表化现象的温床。
(四)“泛娱乐化”解构青年正确价值认知
“泛娱乐化”即“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现象”[11]。在文化的商业化发展过程中,资本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不断迎合、唤起和激化消费者的娱乐心理,某些文化产品因消费属性和娱乐属性不断走向极端而沦为世俗时代大众娱乐消遣的精神鸦片,催生出一种超越娱乐本身属性的泛娱乐化现象。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泛娱乐化“使原本具有价值象征意义的事物遭受虚无劣质的符码解构与侵犯”,“以‘娱乐’之名遮蔽或扭曲崇高精神”[12]。泛娱乐化以追求娱乐的名义背离真实,对英雄人物、历史事件和崇高理想肆意戏谑、调侃、恶搞,并不断炒作“网红”绯闻、享乐炫富来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感官刺激取代精神洗礼、低俗表象遮蔽思想深度、插科打诨的油滑消弭意义追问与现实思考”[13]。在无意识地享受刺激和快感的过程中,大学生沉溺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话语,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在“泛娱乐化”浪潮裹挟下开始“追捧‘万事皆可娱乐’的解构主义叙事,习惯以‘视觉实证’代替理性思考”[14],在享受娱乐的同时受到技术的驯化,其已树立的正确价值观面临因过度娱乐化而扭曲的风险。一言以蔽之,泛娱乐化潜移默化地侵袭乃至重塑着社会价值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被遮蔽、被边缘化的风险,淡化了大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加剧其思维惰性和浅层学习状态。
四、推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转向深层的路径
高校思政课应从弘扬教育家精神、按照学生需求精准供给、重新焕发思政课话语生命力、打造贯通虚实场域的育人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迁移外化等方面入手,有效消解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推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转向深层。
(一)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育人初心使命
2023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现实的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大学生群体,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首先,要以搭建教育主体与客体间的有效沟通桥梁为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学生的倾听者、支持者,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在互信、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共同愿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压力。随着当前学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内卷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要对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学业、就业压力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大学生生活中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挑战,摆脱“无意义感”的影响,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思政课教师只有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准确把握其思想动态,才能正确开展进一步的工作,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最后,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困难和困惑,把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与需要的满足之间的矛盾作为思政工作的落脚点。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需求,聆听大学生群体的心声,并为他们创造自主发展的独立空间。
(二)以精准供给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精准供给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基于前沿技术的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新样态。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特质。共性化、一刀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难以解决大学生浅层学习问题。要将精准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供给不同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教学模式,强调打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全方位捕捉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社团活动等多场域数据,实现对全体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模式的全景式掌握,对大学生的具体问题开展精准高效的定量分析,从“现实的社会人”中抽象描绘出“虚拟的数据人”,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绘制出辐射全体大学生的精神图谱,搭建“思想-行为”关联模型,分析大学生群体需求和个体需求,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教育需求,从而采取个体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打造“私人定制”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场景创新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体验相契合,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16]一言以蔽之,破除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须以精准供给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坚持因人供给、分类供给的原则,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三)焕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生命力
作为一门充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发挥着能动作用,其话语体系为国家政权的合理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应然性及个体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论证”[17]。要破除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必须改变“新瓶装旧酒”的扁平式说教,焕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生命力,切实增强话语体系的学术性、感召力、传播力。一方面,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学术意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1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富含思想深度、理论厚度,让大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摆脱枯燥说教,才能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感召力和传播力。要将日常生活话语融入意识形态话语中,改变思政课“长期以来形成的超验的难以把握的彼岸理想同现实世界的此岸生活相对立的状态”[18],抓住“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运用“分享式”“对话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感召力、亲和力。同时,大力推进“云思政”品牌建设。借助融媒体技术,以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以及他们关切的社会热点事件为话题,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金牌思政课,解答大学生思想困惑,开导其消极情绪,澄清不实信息。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语言和传播形式来表达深刻道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深化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的双线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萌芽于传统教学,托生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并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充分融合下,诞生的崭新教学模式”[19]98。深化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打破数字空间“泛娱乐化”“信息茧房”桎梏、破解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浅表化困境的必由之路。首先,扎根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居所。寓于生活世界的“线下课堂”是“思政课的主课堂、主阵地”,“学生最关注、最敏感、会产生疑问的现实问题,须由‘线下课堂’来完成”[19]99。其次,培养大学生网络理性。增强大学生辨别网络不实信息的能力,让大学生在各种网络观点和碎片化信息的碰撞中增强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大学生群体“自教”,使其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最后,贯通虚实场域,串联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教学中,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适时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创设互动情境,扩大网络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有效开展“线下课堂”中的交流和翻转,作好线下对线上的补充。围绕现实生活问题,通过小组研讨、实地调研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应用能力,并深化线上线下思政课共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双线交互育人体系。
(五)丰富理论迁移和外化应用的参与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弥补理论灌输的不足,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理论学习的浅表化困境,不断拓展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探寻专业意义和自我价值。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理论迁移能力。积极探索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联性和共同成分,“坚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发挥多学科优势,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和途径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20]。在各专业课的教材、教法上寻找突破点,深挖典型案例,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对口”的具体案例,让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从而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其次,注重因材施教,优化实践平台和育人环境。遵循教育对象成长规律,根据学生需求“定制”社会实践活动。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加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崇尚科学的实践育人环境,将勇于探究、求真求实、勇攀高峰、砥砺奋斗的理念融入大学生实践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实践平台与社会环境的渗透合力,让社会实践更加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最后,作好评估考核,实现实践育人常态长效。加快构建导向正确、权责明确、精简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监督评估机制,突出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接受度、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引导大学生群体以扎实的实践调研关注中国故事、聆听群众呼声、丰富基层经验,进而扎根中国大地,用汗水写就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1]杨娟,邵凡,泽仁江增.大学生课堂参与类型与学业收获——基于追随力模型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7.
[2]张燕,程良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层参与及其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20(4).
[3]周远,牧士钦.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精准化理念与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21(10):10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罗萨.不受掌控[M].郑作彧,马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7.
[6]连水兴,邓丹.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6):38.
[7]代利刚.加速社会中的传播媒介与虚无主义:解蔽及超越[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7.
[8]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01.
[9]王东美.意义感光谱与青年自我意义生成[J].探索与争鸣,2023(6).
[10]张自慧,依力亚,黄利金.青年“躺平”背后的意义缺失与精神危机[J].哲学分析,2022(1):90.
[11]冯刚,彭庆红,佘双好,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58.
[12]张丽娜,吴琼.“泛娱乐化”的叙事图景、实质剖析与规约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3(3):125.
[13]刘艳.泛娱乐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突围[J].新疆社会科学,2022(4):173-174.
[14]张恂,吕立志.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J].思想教育研究,2021(8):95.
[15]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N].光明日报,2023-09-10(1).
[16]操菊华,卫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48.
[17]万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百年探索: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5-16.
[18]俞婷,丁俊萍.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建构路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9(11):26.
[19]张博,张世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整体性的三个协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
[20]杨城晨,柴哲彬.高校课程思政设计的学理基础和学科实践[J].人民论坛,2023(11):55.
〔责任编辑:余明全〕